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前段时间,笔者在教学用画图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这一内容时,产生了不小的困惑——不少学生在例题教学之后的练习,尤其是课后练习中,经常会问:"老师,这道题要不要画图呀?"笔者理解,学生之所以这样问,其实是将"画图"作为一种额外的"作业要求",而不是解决问题的真实需求。这样一种十分常见的现象促使笔者不得不重新审视和反思:我们教...  相似文献   

2.
一、对学生解题思路的指导 小学语文教材的课后练习,除了帮助学生巩固在本课或本单元中习得的字、词、句、篇等语文知识以外,还渗透了对学生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的指导。如先提出要求,启发学生进行读书、分析、体会、理解后再回答问题。又如提示学生借助字典等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锯字、词、句等。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上册中的《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课后练习第2题:“查字典弄清带点字的字义,再说说整个词语的意思。”这个题看起来比较简单,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实际上提示了学生理解词语的三种方法,也可以说是三个步骤,即:(1)通过查字典弄懂字义;(2)理解词语可以先弄懂其中关键字的意思;(3)理解了关键字的意思,整个词语的意思就可迎刃而锯了。  相似文献   

3.
职高语文第一册(人教社版)《赤壁之战》一文课后练习第四题要求学生说明句中加点词的词义,其中有个句子是:“初守睢阳时,士卒仅万人,城中居人户亦且数万,巡因一见问姓名,其后无不识者。(韩愈《张中丞传后叙》)”人教社编写的《教参》提供的“参考答案”为:  相似文献   

4.
正在小学数学新教材中,低年级阶段大多是以形式多样、富有趣味、可读性强的"图文结合"题来呈现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的。教学中,笔者发现,有的学生对于和例题一样的题目会做,而对于课后练习中的题目,还有课堂作业本上的题,稍微改变一些条件,他们就会束手无策。许多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常常因为不会读或读不懂其中的信息,不能将题中的图文清晰地转化为解决问题所需要的条件和问题,从而出现一些理解错误并导致解答错误。"不会读"和"读不懂"折射出学生读题能力的缺失。因此,如何让学生"会读题""读懂题",提高学生的读题能力呢?笔者认为:我们可以根据低年  相似文献   

5.
用“否则”一词造句(五年制十册《詹天佑》课后练习4),学生常常造出如下句子: “否则,不但被老师批评,还会使我们失掉学习的自信心。”  相似文献   

6.
新修订的小学语文第一册教材的“课后练习”是编者遵循新修订大纲的精神,根据课文特点,教学目的和训练重点统筹安排、精心设计的,每课安排3-4题,大部分是读、背、写字方面的练习,重点突出,形式多样,生动有趣。它既为教师教学指明了目标,提示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又暗示了教学方法和思路,是落实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依据,教师必须认真钻研“课后练习”题,了解编者意图,紧密结合“课后练习”的题备课,充分发挥“课后练习”题在教学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正> 解答生物习题时,需要学生敏锐地捕捉、辨析题干(支)信息,把握题干(支)要求,有的放矢,准确解答。但在实际解题过程中,学生因对材料中的字、词、句等的辨析不到位而失分的现象非常普遍,因此,解答生物习题时也需要考虑"咬文嚼字",本文就此举例探讨。  相似文献   

8.
为了扩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展开合理想象,大胆进行创新.初中一些课后练习中设置了“续写”题目。而这类“续写题型”的写作,不少学生不知如何下笔。针对这一问题,笔者认为,要想让学生把握好这类题型的写作,在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9.
<正>苏教版《数学》三下“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单元课后练习中有这样两道题(图1):这是常见的面积知识应用问题,与之相对应的题组还有“每棵树占地几平方米”,如图2所示,是一道单元作业题。这类问题一般以果园为情境,因此学生将其趣称为“果园题”。这类问题虽是常规题,但对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数学思维有一定要求。许多学生表示,  相似文献   

10.
人教版新编语文第六册第五单元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 ,恰当地运用多个典故抒发自己豪情狂态和希望朝廷重用 ,给他机会建功立业的思想感情。课后练习一第四小题问本词中的“遣冯唐”、“射天狼”两个典故分别表达什么意思 ?很多学生认为“遣冯唐”是典故 ,而“射天狼”不是。这首词中的“亲射虎”、“遣冯唐”的确用了典故 ,都能指出古书出处和故事原型。上片词中的“亲射虎”出自《三国志》 ,记载在一次出行中 ,孙权的坐骑为虎所伤 ,他镇定地在马前击毙了老虎 ,作者引用此典故 ,表达他要像当年的孙权那样亲自挽弓 ,马前射虎 ,特别…  相似文献   

11.
文题解析针对"为你而骄傲"这一全命题作文,同学们不妨采用以下方法来快速进入写作状态,获得高分:一、紧扣题眼求深度。这个文题的题眼就在于"骄傲"一词,在写作时,同学们要深入思考:为什么值得骄傲,哪些方面值得骄傲,自我从中受到了什么启发或是感悟。  相似文献   

12.
[片段一]揭题想象 (教师先用绿色粉笔板书"春天"一词) 师:当你第一眼看到老师写的"春天"一词的时候.你脑海里联想到什么?  相似文献   

13.
人教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入选了《隆中对》一文。在课后练习中有这样一道题:"诸葛亮为达到这个目标(霸业可成,汉室可兴)提出了什么战略方针?"与其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给出了这样的答案:"内政和外交方面应遵循的方针是:‘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整理’。"  相似文献   

14.
正伊瑟尔提出的"空白"理论认为:文本给读者留下不确定性的"空白",在阅读活动中等待读者用想象去补充,从而来充实作品的内容,丰富作品的内涵,发展自己的思想。也有人说过:"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作者写文章由于某种需要往往略去一些情节,因此往往留给学生一段"空白",而我们教师恰恰可以利用这段空白,让学生展开联想补充"空白",并且思考作者为什么留下"空白",从而让学生更深入地走进文本,了解文本。一、揭题空白,引领入文课题是文章的眼睛,是思维的窗口。它与文章内容大体有如下三种关系:一是题目揭示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二是题  相似文献   

15.
正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笔者试以苏教版二下《台湾的蝴蝶谷》一文作为学习语文的范例,谈点认识和做法。一、教材是学习语言表达的"例子"1.教材是学生积累词语的例子。课文后面练习第3题中,出示了一些描写色彩的词语,教材这样安排,对于学生积累表示颜色的词语提供了范例。我在引导学习"色彩斑斓"一词时,问学生:"课文中还有两个  相似文献   

16.
案例一堂练习讲评课上,我正在讲解一份阅读练习。其中有一道题:摘录文中描写颜色的词。题目出示后孩子们积极回答:"红!""蓝!""金黄!"……我点头表示赞同。"还有‘鲜艳’!"这时,一个名叫占力戈的学生忽然站起来大声地补充说。"鲜艳"?五年级的学生竟然把  相似文献   

17.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是语文教学非常重要的课程,而课后的练习题直接反映出了编写者的教学意图和任务,在语文教学中也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因为受到了传统教育的影响,使得很多教师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中习惯在阅读完文本后让学生利用课后练习完成对学生的检测,巩固学习的知识,这样的方式其实并没有充分发挥出课后练习的价值。课后练题应该贯穿到阅读学习的始终。为此教师需要对课后练习进行灵活的应用,从而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18.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除略读课文外,每篇课文均编排有课后练习。这是编者根据课文内容精心设计的,是对课文重点、难点的提示,是课堂教学目标的一种呈现。然而,在阅读教学中很多教师忽视了课后练习的重要性,让课后练习"退居二线"那么,如何巧用课后练习,提高阅读  相似文献   

19.
"情是教育的根",教师若能将学生的情感调动起来,教学便成功了一半。在语文教学中,如果能将丰富多彩的感情融入课堂,就能让语文课堂情感飞扬,就能给学生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情感,激发学生的"情"呢?如何让"情"溢满我们的语文课堂,让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1)斟词酌句品真情;(2)展开想象悟真情;(3)情真意切激真情。  相似文献   

20.
高中语文第二册《眼睛与仿生学》的课后练习里,编者安排了一道习题,提出了“综合说明”和“分析说明”的概念。编者在给这两个概念下了定义之后,便要求学生从课文中找出例子来。在指导学生完成此题时,“综合说明”比较容易把握,但“分析说明”的答案却出现了分歧,学生对人民教育出版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