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有一些十分流行的课堂新用语,如:“你读懂了什么?”“你有哪些地方不懂?”“你最喜欢读哪一段?”“你想先学哪一段?”……许多年轻教师运用这些课堂用语只停留在邯郸学步的层面上,亦步亦趋机械照搬。我们不否认这些新用语的运用本身意味着教学中人本的回归和学习自由度的拓宽,但必须强调的是,阅读教学要真正提高质量,仅靠形式上的趋之若鹜是无济于事的,盲目地跟从,生搬硬套,其结果只会是削足适履。比如问:“你读懂了什么?”学生可对文章作全景式的鸟瞰概括,也可作景点式的局域感知。学生感知后的信息交流呈现不同层次、不同角度、不同…  相似文献   

2.
张励 《成才之路》2009,(15):16-16
目前,有一些十分流行的课堂新用语,如“你学懂了什么”“你有什么不懂”“你最喜欢读哪一段”等等。许多年轻教师运用这些课堂用语只停留在邯郸学步的层面上,亦步亦趋,机械照搬。我们不否认这些新用语的运用本身就意味着教学中人本的回归和学习自由度的拓宽。但必须强调的是,阅读教学要真正提高质量,仅靠形式上的效仿是无济于事的,盲目跟从、生搬硬套,其结果只能是削足适履。笔者认为,有必要给这种及类似这种流行用语的盲目跟风降降温。  相似文献   

3.
目前,有一些十分流行的课堂新用语,如:“你学懂了什么”、“你有什么不懂”、“你最喜欢读哪一段”、“你想先学哪一段”等等。许多年轻教师运用这些课堂用语只停留在邯郸学步的层面上,亦步亦趋机械照搬。我们不否认这些新用语的运用本身就意味着教学中人本的回归和学习自由度的拓宽,但必须强调的是,阅读教学要真正提高质量,仅靠形式上的趋之若骛是无济于事的,盲目地跟从,生搬硬套其结果是削足适履。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下的语文课堂,涌现出了一些十分流行的课堂用语—— 流行语之一:“你最喜欢这篇课文的哪一段或哪几句?” [案例一]第一册《春联》 师:课文提到的5幅春联中你最喜欢哪一幅;为什么?  相似文献   

5.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教师们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行为都在发生着变化:这能从课堂中一些十分流行的“用语”体现出来,如“这个问题,请你们小组合作解决”、“用你最喜欢的方法计算这道题目”等一我们不否认这些新用语的运用体现出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回归、教师角色的转变和对学生主体  相似文献   

6.
教学背景及教学目标语文课堂教学应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和情感经历已成为许多参与新教材试验教师的共识,把课堂放手给学生成为教师教学行为的最佳选择。一时间,课堂上处处是学生讨论、交流的局面,“放手”成了当下最流行的教学用语。然而,如何真正地把课堂“放”给学生?又怎么在课堂中处理好“放”和“引”的关系呢?  相似文献   

7.
一、日语课堂用语使用情况分析在日常听评课过程中,笔者发现日语教师课堂用语的使用存在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为此,笔者设计了“大连市初中日语教师课堂用语教学现状调查问卷”,向全市全体日语教师共50人发放了问卷,回收有效问卷45份,其中市内教师40人,农村教师5人;日语专业毕业教师39人,转岗教师6人;教龄10年以下的教师27人,10年一20年之间的教师18人。统计数据体现目前我市初中日语教师的构成情况,因此调查结果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和可信度。通过问卷统计,结合日常听课观察,对初中日语教师课堂用语情况作以分析。1.课堂用语使用较少76%的日语教师认为课堂用语教学实效性不大,因而在教学中很少使用课堂用语。一些教师虽然有日语课堂用语使用的意识,但是因为词汇匮乏、语法不规范而不得不使用汉语教学。半数以上的教师认为备课不用备课堂用语,随机性很强。这些教师多为年轻教师,对自己的口语能力很自信。但从课堂观察来看,年轻教师课堂用语使用效果并不好,往往会出现一半日语一半汉语,教学组织不严谨,课堂松散等现象。  相似文献   

8.
幼儿升入大班后 ,家长们最关心的问题是 :自己的孩子能写多少字 ?能做几道计算题 ?家长们填写“家园联系册”时 ,多半家长都要求老师多留一点作业 ,让孩子回家完成。而家长们所要求的这些作业 ,都是一些“死作业” ,如让孩子多抄几遍生词 ,多做几道算术题。这些“死作业”对于幼儿的发展来讲 ,弊大于利。那么 ,幼儿园该留什么样的作业 ?这是一个值得认真探讨的问题。一、幼儿园教育不是小学教育的雏形 ,所以幼儿园不宜给幼儿布置一些“死作业”。时常有家长这样问我 :“我几乎每天都看见你们带着孩子游戏 ,为什么不给他们做做作业 ,写写字呢…  相似文献   

9.
在教学中设计好的提问,能促进幼儿思维和创造力的发展,有利于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以下是笔者就课堂提问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改进提出一些意见。一、存在问题 1.过于简单,缺少启发性,无助于思考。如故事《金色的房子》语言教学中,有的教师出示图片讲一次故事后提问:“这座房子漂亮吗?”“你喜不喜欢?”这些  相似文献   

10.
为使幼儿健康活泼地成长,懂得社会公德,美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学前班教学也必须重视美育。 教师要注意在每日活动的各个环节中有意识地教给他们一些礼貌用语的词汇并辅以形象生动地讲解、演示。生活中要引导幼儿在发生矛盾时用礼貌用语解决问题,要训练孩子们能适当地用“对不起”、“没关系”、“请原谅”、“谢谢”等语言。  相似文献   

11.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教师和学生的交际离不开课堂用语。当我们在精心设计教学中每个环节的时候,是不是也该推敲一下我们的课堂用语呢?  相似文献   

12.
随着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的推进,科学课堂教学发生了很大变化。许多科学教师(包括兼职教师)能根据新课程理念,不断探索科学课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却忽略了“科学”这门以培养孩子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对教学语言要求的特殊性,有相当一部分教师的课堂用语缺少科学味,尤其是一些新兼任科学课的语文老师,课堂用语追求形象生动,上科学课像上语文课一样。可以说,老师们很少关注科学课堂用语的规范性,也没有意识到课堂用语的规范对学生的影响有多大。  相似文献   

13.
最近,某媒体对全国多个城市近万名中学生的口头禅进行了一次调查。结果表明,有超过半数的中学生口头用语带有“灰色”倾向,“烦、闷、累”被众多中学生挂在嘴边。青春年少,为何郁闷多多;菁菁校园,为何郁闷流行?  相似文献   

14.
前不久,听了一堂四年级的语文课《普罗米修斯盗火》,一些时下流行的“套话”在课堂上不绝于耳。这些“套话”的牵强附会引发了我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5.
《蛋白质女孩》这本书你听说过吗?“这可真是个怪怪的名字。”你一定会这样说。可是,这里的蛋白质,并不是鸡蛋里富含的那种营养物质,而是“笨蛋+白痴+神经质”的意思,怎么样,够“狠”吧? 像“蛋白质”这样的“新新语言”已经成了现在校园里的流行用语,类似的还有“老板 (老板着脸)”、“偶像(呕吐对象)”、“情圣(感情过剩)”等等,就连看似平常无奇的标点符号和数字,在学生那里,都具有约定俗成的意思, 譬如“-_-”表示神秘笑容,“:-?”表示平淡无味的笑,“(?)”表示眯着眼睛笑,886是“拜拜了”,7456则是“气死我了”,9494又是什么呢?对,是“就是就是”……这些符号和“特定语”在网上,在课堂上的小纸条中,在同  相似文献   

16.
幼儿音乐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一个领域,是以音乐艺术的形式进行的人的基本素质的教育。幼儿音乐教育应以什么为核心?什么样的音乐教育才能真正激发幼儿的兴趣,使他们的生活更加多彩?“审美与快乐”式的音乐教育或许能回答我们这些问题。一、“审美与快乐”式幼儿音乐教育的主要特征相对于传统的幼儿音乐教育,“审美与快乐”式幼儿音乐教育主要有如下特征:1.是一种以幼儿为主体的“主体性”教育。传统的幼儿音乐教育活动的设计、组织、实施常是为了让孩子学习唱几首歌、跳几个舞、演奏一些打击乐器等等,是一种注重知识技能学习与训练的“标准…  相似文献   

17.
不少教师认为“急口令”内容枯燥,不象故事、看图讲述那样容易教。在教育改革中,我们开始对“急口令”教学进行了一些探索,教学时采用下面这些办法: 一、用实物教具设置情境。在教“盆和瓶”时,我预先准备了一只面盆和一只玻璃瓶。上课时将瓶放在盆内,然后,请幼儿仔细观察。老师把盆子一倾斜,盆与瓶相碰,发出了“乒乓”声,便问,“小朋友,刚才你们听到了什么声音?这种声音哪儿来的?”这时,课堂上幼儿们争论是“瓶碰盆”还是“盆碰瓶”,老师接着小结:“不知是瓶碰盆,还是盆碰瓶。”这样幼儿理解了急口令“盆和瓶”的内容,而且读准了b和P两个音。二、用图示调动幼儿各种感官参加活动。如教“瓜儿大”时,在黑板上画上两座村庄,各写上“东关”,“西关”字样,在东关村下面画了一个  相似文献   

18.
随着语言和智力的发展,幼儿逐渐对周围的事物产生强烈的兴趣和好奇心,他们每天都接触到许多对他们来说很陌生、很新鲜的东西,并努力想去了解周围的人和事物,于是,各式各样的疑问便在他们的头脑中产生的。 幼儿大约自两岁以后,逐渐出现发问的现象,这是幼儿思维发展的标志,也是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具体表现。幼儿最初的问题大多是:“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到三、四岁,幼儿常常会问:“蚂蚁是好的还是坏的?”、“动物中谁最大、谁最厉害?”;五、六岁的幼儿对事物之间的关系产生了兴趣,总喜欢问“为什么”。比如:“为什么天上有太阳?”,“天上的月亮是不是跟我一样,不爱吃芹菜变瘦了?”等一些非常有趣的问题。这些问题是他们在接触周围生活的过程中激发了强烈的求知欲,产生了新的兴趣才能够提出的。问题的深度和广度是衡量幼儿智力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教师与家长应十分重视幼儿的问题,采取积极的态度,正确、科学地回答幼儿提出的问题,幼儿通过提问获得新知识,是发展幼儿智力、激发幼儿兴趣的一个重要方面。下面就如何正确对待幼儿的提问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9.
林鸿 《云南教育》2003,(25):44-45
苏霍姆林斯基对教师语言修养作了精辟的分析:“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教学用语是教师教学的习惯用语,是体现教师主导作用的重要表达方式,也是调控课堂,激活课堂的重要手段,更是展示教师教学艺术与机智的有效途径。因此,作为教师要不断进行教学语言的锤炼,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一、启发性的教学用语启发性的教学用语应是关注每一位学生,给每一个学生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使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达到“一石击起千层浪”的效果。常用启发性教学用语如:———“看到这个课题你想到什么?”“你想提…  相似文献   

20.
江讯 《中学教育》2005,(10):49-49
去中国大陆采访,与一些年轻人交谈中,早就习惯了一些时髦用语:东西不叫东西叫“东东”;支持不叫支持,叫“顶”,追女孩不叫追女孩,叫“泡MM”;羡慕不叫羡慕,叫“流口水”……如今不识流行用语;交谈时往往一头雾水,不人流则被视作老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