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儿童的"无理取闹"行为屡见不鲜。玛丽亚·蒙台梭利从自然发展概念出发,对儿童"无理取闹"的原因进行了科学揭示。所谓的"无理取闹",在多数情况下,是处于特定敏感期的儿童的特定需求没有得到满足而引起的一种本能反应。敏感期是儿童"无理取闹"的多发期。解决儿童"无理取闹"行为的科学方法是设计符合儿童自然发展需要的"有准备的环境"。  相似文献   

2.
经常听到很多家长抱怨说自己的孩子上学后做作业或考试时粗心大意,是个实足的“马大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现呢?  相似文献   

3.
儿童具有外在秩序和内在秩序两重秩序感。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对孩子的有些行为疑惑不解,而且也无从知晓原因在哪?但是,这样的行为却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使我们有着很强的挫败感,假如我们没有真正了解产生这些行为的原因的话,我们采取的措施可能是收效甚微甚至会使得事情变得越来越糟。但是,只要我们了解到这一时期的孩子具有一种和成人不同的秩序感时,我们就会很轻松地处理这些事情。  相似文献   

4.
征稿启事     
《早期教育》2004,(3):U003-U003
1.语言敏感期(0~6岁):婴儿开始注视大人说话的嘴形,并发出呀呀学语声时,就开始了他的语言敏感期。语言能力影响孩子的表达能力,因此,父母应经常和孩子说话、讲故事,或多用“反问”的方式,加强孩子的表达能力,为日后的人际关系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5.
正爱玩是孩子的天性,但这种天性离不开老师的呵护和引导。这不,快要放学的时候,认真负责的班长晓筱拽着班里一个调皮的男孩小涛进了我的办公室,"老师,你快管管吧,小涛领着我们班的几个男生玩弹珠。"晓筱脸涨得通红,"我没收了这几个,他口袋里还有。"晓筱摊开手将几个晶莹漂亮的弹珠递到了我的眼前。看着晓筱愤怒的脸,再看看那个满脸惊恐的男孩,我意识到  相似文献   

6.
刘颖 《家庭教育》2009,(2):26-27
小小两岁半左右的一个晚上,一家人高高兴兴地散步完进家门,小小却莫名其妙地哭了起来,非要大家把鞋穿好,退到门外重新再来。原来每次回家,大门都是由小小来开的,今天因为小小走得慢,妈妈先把门打开了,所以小小坚持要大家重新来一次,由他来开门。  相似文献   

7.
人的存在是一种秩序的存在,秩序感的形成对于个人的成长及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秩序感的培育要及时抓住幼儿秩序敏感期,为培养有秩序的人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魏玲 《考试周刊》2021,(2):167-168
幼儿正处于心智发育的初级阶段,他们的逻辑思维初步形成,对于外界的感知力也变得更加敏锐,幼儿的敏感期接受到的教育对其身心健康会产生重要影响.教师应当注意幼儿敏感期的教育,尊重幼儿的个性发展,并通过外部环境的改善来对幼儿施加正向的影响.文章针对幼儿敏感期教育展开讨论,提出几种幼儿敏感期教育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在生活中.常有这样的事情:孩子正在兴致勃勃地玩玩具,而家长却出于某种原因把玩具拿走了。这时.有的孩子不吭声了,而有的孩子却哭闹不停。许多家长都喜欢前一类孩子,认为这类孩子“乖”、“听话”,是好孩子;而后一种孩子却太“犟”,不听话.因此.常常遭到家长的斥责和批评.  相似文献   

10.
"妈妈,为什么树上的叶子会掉下来?""爸爸,为什么爷爷的头发是白的,而你的头发是黑的呢?""爷爷,你看天上的小鸟,为什么我在地上走,鸟可以在天上飞呢?"……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总会"遭遇"到孩子千奇百怪的"十万个为什么",该如何解答孩子的这些奇思妙想呢?讲深奥的科学道理吧,他们听不懂;置之不理吧,又觉得于心不忍。这可真让家长们伤透了脑筋。那就让我们一起探讨这十万个为什么的解答之法吧!  相似文献   

11.
王麟 《家长》2003,(11)
13岁的圆圆漂亮活泼,在学校是个“歌星”,但回到家却对父母无话可说。母亲见她小小年纪爱打扮,好意劝她,圆圆不是恶语相向,就是摔门不理人。父亲问起学校功课,她也是爱理不理的,还说“讲了你们也不懂”之类的话。平时,父母讲什么,她总是故意反着做,还说这是流行趋势,越是让她干什么,她越是不干,气得父母开始打她,她却大声唱歌,然后跑出家门。前几天,为了向父母要100元参加同学的生日派对,她竟然在家装疯卖傻,一会儿装着昏死过去,一会儿又撒野拍桌子、摔椅子。当父母不满意她的野蛮行为,明确告诉她晚上不能外出,更不会给她钱时,她竟恶狠狠地…  相似文献   

12.
成人“逗”孩子是一种常见的现象,方式方法也很多.合理的“逗”孩子方式,可以促进成人与孩子之间的沟通与交际.但不合理的“逗”孩子行为,可能会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使之产生厌烦感,造成隔阂.成人要做到理解孩子,正确看待和处理自己的“逗”孩子行为.家长也要对自己的孩子给予引导和帮助,让孩子免受“被逗之苦”.  相似文献   

13.
庄晓默 《母婴世界》2014,(5):128-129
名词解释 秩序敏感期是宝宝对秩序极端敏感的一个非常重要和神秘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宝宝对事物的秩序有强烈的需求,而宝宝会在这个过程中慢慢熟悉并适应自己的生活起居习惯,这就是秩序感。  相似文献   

14.
《母婴世界》2012,(11):64-65
满足孩子的好奇心 孩子爱问“为什么”说明她动脑筋了,这是个好现象呢.家长也应该尽可能满足孩子的好奇心。不过自己解答不了时也不要随便搪塞孩子,要尽可能带孩子找到正确答案,无论是图书馆还是从电脑或报刊中,都要尽可能让孩子养成缜密思维的好习惯,并且培养孩子举一反三及联想的能力。譬如孩子问到一株植物。可以趁机将更多有关植物的知识告诉他.引导他观察叶子的形状和分布,花朵的颜色等等,这样悉心教导下,你的孩子很快就会成长为“小博士”!  相似文献   

15.
16.
王丽燕 《家庭教育》2004,(7B):47-47
某幼儿在家里睡觉前,总是先把脱下的衣服全部整理、折叠好,才钻进被窝,哪怕天气再冷,也决不例外。家长要求他先钻进被窝再整理衣服,他却说老师是那样要求的,在幼儿园就是那样做的。而另外一名幼儿则在幼儿园表现得很独立,自己吃饭、睡觉,而在家里却表现得判若两人,事事都要依赖家长。  相似文献   

17.
编辑同志:我儿子今年已满六周岁,长得漂亮,又聪明活泼,亲戚、朋友们都非常喜欢他。可是最近一段时间,我发现了他的一个坏毛病:每天早晨醒来以后,总赖着不起床,抚摸自己的“小鸡鸡”,神情也很奇怪。刚开始时,我总是跟他讲一些道理,他也爱听。我在时他不去摸,但等我不在时,他还是会忍不住去摸自己的“小鸡鸡”。现在发展到不愿意让我在他面前看着他。有时候,我也很生气,真想揍他一顿,但我知道那样做是没有用的。我真担心,他会不会变成一个“坏孩子”。对于他的这个毛病,我非常着  相似文献   

18.
陈霞 《少年世界》2008,(6):35-36
镜头一:商场玩具柜前"你已经有一个变形金刚了,这个我们就别买了吧,宝贝!""我不,我就要这个,就要这个……""好了,好了,别闹了,给你买就是了,小祖宗……"镜头二:家里"妈妈,我还想吃冰淇淋。""不行,你今天已经吃了不少了,不能再吃了。"  相似文献   

19.
孩子的鼻粘膜娇嫩.血管丰富且浅表,容易损伤,导致出血。医学上称之为鼻衄。引起鼻衄的原因很多,可分为全身性和局部性两类。全身性原因常为血液病,风湿热,肝炎,维生素C、K缺乏等;局部原因常为鼻外伤、鼻异物、鼻炎。有时鼻出血会多发在孩子生病发热时,此时,鼻粘膜毛细血管扩张,剧烈咳嗽会导致毛细血管破裂,  相似文献   

20.
沈卓 《家庭教育》2009,(5):10-11
金华一位读者来电问:“孩子自从上了四年级以后,人长高了,可是也变得爱顶嘴了。以前我说他,他都能听,可是现在我说他一句,他有两三句等着我,真是让人十分恼火。请问,我该怎么对待这个问题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