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家庭道德启蒙教育是儿童道德教育的有机组成,直接关系儿童基础文明素养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为了使家长们有的放矢、因势利导、卓有成效地对子女进行道德启蒙教育,提升家庭道德启蒙教育科学育人的水准,要力争做到"五要"与"五忌",即要及早施教,忌错失时机;要树立权威,忌滥用强权;要形象直观,忌强灌硬喂;要自觉能动,忌拖沓懒散;要适宜适切,忌流于形式。  相似文献   

2.
家庭是幼儿道德启蒙教育的起始场所,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道德启蒙教师.但谈及孩子的道德启蒙教育时,许多年轻的家长既为孩子的道德启蒙收不到应有的教育效果感到失望,也为孩子表现出的众多不良行为而苦恼.在分析孩子产生不良行为的根源时,结果却发现,原因并不完全出在孩子身上,问题还出在家长不正确的道德启蒙教育方式、方法与观念上.那么,家长在孩子道德启蒙教育中应采取什么措施以便走出误区呢?  相似文献   

3.
家庭道德启蒙教育的情感艺术及其实施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教育过程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艺术.情感是家庭道德启蒙教育的灵魂.具有净化心灵、怡情养性、完善人格之效,是儿童道德学习的原动力和 道德素质形成的催化剂.以情感教育的视域与维度为基点,家庭道德启蒙教育就是以情感人、以情动人和真情育人的活动过程.因此,挖掘和领悟情感的教育价值,积极探索和充分利用情感的教育艺术,将情感融入道德启蒙教育的整个活动过程,是当前家庭道德启蒙教育的重要议题之一.  相似文献   

4.
家庭道德启蒙教育是学校道德教育与社会道德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它直接关系到人才的培养与社会的和谐安定。目前我国家庭道德启蒙教育无论在教育观念上抑或在教育方法上都存在诸多误区:教育观念上重智而轻德、推卸责任、急功近利;教育方法上重物质奖励而轻精神关怀,重强硬灌输而轻主体参与,重明理导行而轻情感激发,重品德训练而轻道德养成,重自行其是而轻协调一致。  相似文献   

5.
道德启蒙教育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启蒙教育不能局限于幼儿园,更要依靠社会和家庭。只有幼儿园和家庭形成有序的整体效益很高的教育生态环境,才有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6.
运用童话对幼儿进行道德启蒙教育,适应了幼儿道德认知发展的水平与特点,使幼儿在欣赏童话的同时能轻松地理解童话中所蕴含的道德寓意,从而有效地促进幼儿道德认知的发展.研究选取中班幼儿作为被试,采用教育实验的研究方法,以童话为德育素材,并以幼儿道德教育的不同方式为着眼点,考察了以童话为素材的道德认知教育在幼儿道德启蒙教育中的独特价值和优势,及道德认知教育中童话的应用方式和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生之计,莫如树人。”这充分说明了育人工程的长期性与艰巨性。而育人又以育德为先,品德教育作为育人工程的核心和内核,应当从早抓起。3~6岁幼儿是进行良好行为习惯训练的关键时期,也是培养和巩固良好品德行为的重要启蒙时期。所以应当抓住这个有利的时机,及时向幼儿进行道德启蒙教育,为个体发展奠定坚实的良好个性和品德素质基础。幼儿的启蒙教育是否取得实效,方法途径问题至关重要。达尔文曾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方法的知识。”笔者认为,当前对幼儿进行道德启蒙教育应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一、主…  相似文献   

8.
严英 《华章》2007,7(5):106
本文针对当前家庭教育中重智轻德、道德教育的失范等问题,分析了家庭教育在个体道德发展中的种种优势:基础性、针对性、感染力、广泛性等,建议家庭道德教育中应以素质教育为契机,更新、完善教育观念;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者联动的教育网络,共同促进个体道德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儿童期是奠定个体基础文明素质和良好品德素质的关键时期,对儿童进行思想启蒙和道德品质培养,不仅要求教育工作者具备自觉的道德启蒙责任意识,而且应讲究策略与方法。分析和把脉当前儿童道德启蒙教育中的宜与忌,可为推进道德启蒙教育的健康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启示。一、宜身体力行,忌推卸责任陶行知先生指出:"道德是做人的一环。根本一环,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否则,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愈大,就能为非作恶愈大。"[1]及早对儿童进行道德启蒙教育,符合个体品德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培养卓越人才的奠基工程。聚  相似文献   

10.
良好的道德人格教育应该包括以下内容:促进道德社会化;加强心理素质培养;加强责任教育;加强网上道德人格教育。高职大学生良好道德人格塑造的途径是:更新德育观念,促进道德社会化;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积极向上的道德人格;调整责任教育内容,突出责任教育的层次性;把道德人格培养与职业指导结合起来;实施网络道德人格的培养;促进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功能一体化。  相似文献   

11.
正确把握儿童道德启蒙教育的着力点,需更新观念:尊重儿童的道德主体地位;情感体验:步入儿童的情感世界;践履道德:在儿童的活动中凸现道德实效;随机教育:夯实儿童的习惯养成教育。  相似文献   

12.
青少年道德养成是青少年发展的关键,青少年道德养成教育要遵循道德养成的内在规律,要符合一定社会的规定性。在青少年早期以真、善、美的感性认知为主,加强对青少年道德情感、意志的培育和呵护;中、后期要注重道德理性、价值教育,通过引导青少年自我教育,积极进行良好道德行为的塑造和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青少年道德养成教育也要把握网络时代的新特点,把家庭的激励、正面教育与学校的认知教育以及社会的规范教育等多方面紧密结合,为青少年道德养成创造良好的环境,从而促进青少年发展。  相似文献   

13.
“有德无才是庸才,无德有才是害才,有德有才是良才”这反映出当今学子不仅要具有坚实的专业知识,更需要具备良好道德思想.然而技校生因自身因素以及家庭、社会的影响,使其存在许多对社会道德意识淡化、公共道德失范的行为.要使学生形成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行为习惯,可以通过分析成因,全面了解学生;变现状,全方位加强教育;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这三个步骤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14.
家庭教养方式是影响儿童道德发展的重要因素。父母积极的教养方式(如温暖、鼓励、支持等)有助于儿童道德的发展,父母消极的教养方式(如严厉管教、控制、忽视等)会阻碍儿童道德的发展。儿童道德发展及家庭德育面临诸多问题,如家长自身道德素养亟待提高,忽视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及德育养成规律,重智育、轻德育,父亲教养缺位严重,留守与流动儿童家庭德育缺失,家庭、学校、社区未能密切配合等。促进儿童道德发展、改进家庭德育现状,需要多方共同努力,家长要进行"适度"与"关爱"教育,父亲要承担应尽之责,此外,还需要传承培育良好家风,关心关爱留守与流动儿童,加强家庭德育横向衔接,做好"互联网+"时代下的家庭德育。  相似文献   

15.
道德责任教育是当代大学生责任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家庭、学校、社会、个体认识等因素对大学生道德价值观念的形成和道德责任感的培养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加强大学生的道德责任教育,在运用家庭引导、学校教育、社会影响、个体自我教育等渠道对教育对象施加影响时,注重家庭教育的导向性,发挥高校教育的主阵地作用,创造良好的社会道德环境,提高大学生的自我教育水平,做到各方面的协调一致,以达到最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养成教师德性:教师道德发展的自律境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分析道德与德性、教师专业道德与教师德性的内涵及其关系着手,认为教师德性是教师道德发展的自律境界,养成良好的教师德性是教师的道德追求。并从四个方面论证了养成良好教师德性的策略:教育教学实践是教师德性发展的基础;自我修养是教师德性形成的基本手段;师德教育有利于促进教师德性发展;优良的环境是良好教师德性形成的环境保障。  相似文献   

17.
包卫 《怀化学院学报》2010,29(6):127-130
道德人格是个体人格的道德性规定,标志着个体道德境界和人品修养的高低,同时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青少年儿童期是人生发展和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研究发现,青少年儿童道德人格及其培养过程中仍然存在道德观念依附性强、道德情感扭曲变形、道德意志薄弱、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相脱节、道德人格的某些基本元素缺失等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是家庭、学校、社会及个体自身等多因素造成的。通过学校教育的培养与训练、社会环境的整治和优化、家庭良好环境和氛围的创设、个体自律精神和自觉意识的增强等手段,可以克服青少年儿童在道德人格培植过程中的问题,并促进其形成健全道德人格和良好行为。  相似文献   

18.
道德建设与社会进步息息相关。然而,在目前对市场经济的异化、多元价值观念的冲突和科学主义快速发展的影响下,我国出现大量的道德滑坡、道德失范现象。因此,要加强道德教育,在教育内容上强调核心美德以凝聚道德共识;在教育形式上注重道德共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的有机统一;在教育途径上,家庭、学校、社区既各负其责又齐抓共管。  相似文献   

19.
王娥 《天津教育》2008,(5):34-35
德商与智商、情商并列,是“道德商”的简称,启蒙教育应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德商开始。小学阶段是学生道德良知的萌芽时期,学校和教师必须抓住时机,为学生的道德启蒙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德商启蒙教育是促进学生道德启蒙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实践中可采取多种形式,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道德智商。  相似文献   

20.
0~3岁处在人一生中的敏感期,是其生理、心理、能力等方面最初发展的阶段,对学习做人和终身发展起着重要的奠基作用。对这一阶段的婴幼儿进行道德启蒙教育,培养婴幼儿正确的道德认知、积极健康的道德情感、良好的道德行为,必须从家庭抓起。家庭氛围、教养方法等因素对婴幼儿早期道德启蒙具有关键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