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过秦论》) “谁何”二字怎么解释,“谁”与“何”又是什么关系,历来有好几种不同的说法,有人说是“谁奈之何”的省略,有人说“谁何”就是“谁敢问”。教材注:“呵问他是谁,就是缉查盘问的意思。”这种理解,结构上又有两种分析法:一种是,“谁何”就是“谁”,前面省略了动词“问”;一种是,“何”通“呵”,“谁何”就是“谁呵”,就是“呵谁”,呵问是谁。  相似文献   

2.
主持 赵静(儿童文学作家,主要作品有“老妈你真烦”系列、“捣蛋头唐达奇”系列、“顶嘴小孩和唠叨大人”系列等40多部。) 谁能有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观念,谁就是成功者;谁能在生活里找到适合自己并能充分发挥自己潜在能力的机遇,谁就是成功者;谁能在生活里成为解决问题的高手,谁就是成功者;谁能习惯于把每一件小事做到最好的时候,谁就是成功者。  相似文献   

3.
周德富 《读写月报》2022,(17):30-32
<正>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一直保留在初中语文教材中,但笔者对教材释“微斯人,吾谁与归”一句中的“谁与归”为“与谁归”一直持怀疑态度。如果真如教材所言,“‘谁与归’,就是‘与谁归’”,那“与”字就是介词,“谁”字就是它的宾语。这样一来,“归”字就很不好解释。教材释“微斯人,吾谁与归”全句为“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这里的“我同谁一道”  相似文献   

4.
刘娟 《八小时以外》2014,(10):24-25
治疗孤独 “你好。” “你好……你好……你好……” “你是谁?” “你是谁……你是谁……你是谁……” “做我的朋友吧,我很孤独。” “我很孤独……我很孤独……我很孤独……”  相似文献   

5.
王凌 《文教资料》2009,(3):46-48
作为疑问代词.“谁”与“who”都是用来构成特指疑问句的(英语称特殊疑问句)。从疑问的对象来看,“谁”和“who”都是用于问“人”.可以指一个人.也可以指不止一个人。从语法功能看.两者都可作主语、宾语和定语。本文着重从两个方面谈“谁”与“who”用于疑问用法时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谁”与“who”的语法功能.“who”与“谁”在各种疑问句中的用法。  相似文献   

6.
《过秦论》中“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一句,在教材注解中将“谁何”注译为“呵问他是谁,就是缉查盘问的意思”。笔者在实际教学中觉得“呵问他是谁”这种注释给了学生一种误导,即误认“谁何”为“何谁”,因而有值得商榷的地方。一、“谁何”不能视为“何谁(呵问他是谁)”。若将“谁何”视为“何谁”,只有在以下三种情况下方可。1.在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大王来何操?”“何”前置在“操”的前面,因为这是一个疑问句。而“谁何”不是疑问句,故“何”不能前置。2.在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  相似文献   

7.
Bank Bash     
4月1日。可是不容错过的“整人”大好机会哦。这一天。大家可以尽管开动脑筋、充分发挥,看看究竟谁能“整”得过谁。谁让咱过的是“愚人节”昵。  相似文献   

8.
李卫锋 《现代语文》2008,(3):114-114
明张溥文《五人墓碑记》中有“缇骑按剑而前,问:‘谁为哀者?’众不能堪,抶而仆之。”一句,高中语文第二册《教师教学用书》(196页)将“谁为哀者?”解释为宾语前置句,疑问代词“谁”作介词“为”的宾语,并提前,译为:“差役们按着剑柄上前,问:‘在为谁悲痛?’众人再也不能忍受,把他们打倒在地。”笔者认为“谁为哀 者?”一句解释为“在为谁悲痛?”与整篇文意不是很符合,如果解释为一般的疑问句“谁在哀哭?”似乎更为妥当,在此试作如下分析。  相似文献   

9.
<正> 1990年夏季,第二次中美教育评估研讨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中外教育专家们的精彩学术报告,不仅深化了教育评估的理论研究,而且也将促进我国教育评估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笔者有幸参加了此次会议,受益匪浅。笔者在总结参加会议的收获时,也同时思考了教育评估中的若干方法论问题。现将思考中产生的一些不成熟见解叙述于后,以就教于学术界前辈和其他同志。一、教育评估中的主客体问题顾名思义,教育评估就是要去“评议”,要去“估价”,这就涉及到谁去“评”、谁去“估”;对谁“评”,对谁“估”以及“评”什么、“估”什么的问题。谁去“评”、谁去“估”所  相似文献   

10.
关于叙事学的著作,都要把叙述角度作为一个重点论题。过去,习惯于把小说的叙述角度分为全知视角、第一人称视角和第三人称视角;法国叙事学家热奈特的《叙事话语》则是分为零聚焦、外聚焦和内聚焦。热奈特修正的根据是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区分“谁说”和“谁看”,更准确地说,是区分“谁说”和“谁感知”。  相似文献   

11.
你是谁     
我们虽然不能放下周围的一切,但是也不能为了一切而丧失我们自己。一位妇人晕倒在地。突然,她感觉自己好像已经离开了人世,正站在天堂里的法官面前。一个声音问道:“你是谁?”“我是市长的妻子。”妇人回答。“我没有问你是谁的妻子,而是问你是谁。”“我是4个孩子的母亲。”“我没有问你是谁的母亲,而是问你是谁。”“我是教师。”“我没有问你做什么职业,而是问你是谁。”“我是一名基督徒。”“我没有问你的宗教信仰,只是问你是谁。”一问一答没完没了地进行下去。妇人总是不能满意地回答法官的“你是谁”这个问题。她下决心要找出“我是…  相似文献   

12.
描述了我国公益广告的基本情况,从其发展历史及现状中找出目前我国公益广告存在的问题。详细分析了美国、日本、英国、韩国、法国等五个国家公益广告的成功运作模式,最后着重从“谁来组织”“谁来出资”“谁来制作”“谁来发布”四个角度对我国公益广告的未来发展模式作一探讨,提出了个人的建设性意见,呼吁有识之士和有关部门共同努力以促进我国公益广告朝着健康、持续、有序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3.
冬天太冷了,小兔子在黑咕隆咚的迷宫洞里躲避严寒。有一天,他准备去储藏室,忽然——“哎哟!”有谁在吱吱叫,“谁撞我?”小兔子揉揉眼,只看到一团小黑影。“是谁这么大胆,闯进别人家里来了?”“什么?”小黑影生气了,“明明是我挖通的路!”“我可都住了一个冬天了。”小兔子分辩着,又问,“你是谁?”  相似文献   

14.
一、“谁之永号”的“之”《诗经魏风硕鼠》“乐郊乐郊,谁之永号”中的“之”字,有人认为是语助词表反诘语气(如蒋文甫《诗经选译》);有人认为这个“之”字是对“谁”起强调作用,无实在意义(如天津圹沽区教育局教研室《中学课本古代诗文译注》);有人译“谁之永号”为“有了安身之处谁复痛哭长吟!”“之”字未注(蓝菊荪《诗经国风今译》);中学课本注这个“之”字为“尚”“还”,可是有人说“这是明显的错误,”(如程希岚《古汉语语法概  相似文献   

15.
尹军 《辅导员》2009,(21):7-7
先说“接受学习”,是指学习者通过教师呈现的教材来掌握现成知识的一种学习方式。就是说,我们教师是“大厨”,为“食客”(也就是同学们)端上来业已加工好的“美食”——知识。今天吃什么?菜肴是如何制作?“食客”不必知道。谁吃得多,谁吃得少?谁爱吃甜,谁爱吃辣?“丰盛的美食”是否合乎“食客”的胃口?“大厨”也不去过问。唯一目的就是,“饭来张口,我做你吃”!  相似文献   

16.
再有几天就要中招考试了。刚进行了最后一次模拟测试,星期日改完试卷,我打开电脑,上网浏览。忽然,“风云九六”群对话框跃入眼帘,是不是我教的班的学生建的群呀?我继续观察。有人问:“谁是闻英?”忽然,一学生说:“老梁在群里!”一时间大家都说开了:“哦!”“晕啊!”“谁干的?”还有人问:“老梁是谁啊?”“政治老师啊!”“谁把老梁搞进来的呃?还让不让人活了,晕!”“谁加的,快删!”一会儿,我就被请出了这个群。  相似文献   

17.
谁是谁     
《新作文》2004,(12)
~~“谁是谁”答案若A是王老板,回答当然是“有”,若A是那无赖,为了隐瞒自己的身份,也应该回答“有”。也就是说这个问题本应该只有一个答案,而A回答“没有”,可见A是无赖,B当然是王老板。谁是谁  相似文献   

18.
低年级学生在练习了一定量的“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应用题后,由于思维定势的干扰,以为“多”就加“少”就减,以后学习逆叙述题时,就容易混淆,发生错误。为了防止见“多”就加见“少”就减,我在教学中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抓训练,理清基本数量关系教学“比多(少)”应用题,首先要让学生搞清“同样多”、“多”、“少”这些概念都是比较而言的,关键在于谁与谁比,谁多谁少,掌握其基本数量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分析“吾谁与归”中“归”的释义,认为“归”应训为“终、至”,“最终到达”。“与”在句中为介词,“跟……一起”。“吾谁与归(其谁与归)”的意思是:我还能和谁一起最终实现那至高的理想(探索到宇宙、人生的奥妙)呢?”  相似文献   

20.
从去年开始.坛上“骂”风劲吹。《十作家批判书》的热炒热卖、“二余(余杰、余秋雨)之争”的是是非非及“金(金庸)王(王朔)之战”的恩恩怨怨.使本来冷清的坛变得扑朔迷离、硝烟弥漫。有“骂”声称“逮谁灭谁”,“逮谁”自然大有“学问”——据说谁名气大逮谁。鲁迅名大,自然就成为某些人要“灭”的对象。去年年底,《芙蓉》杂志推出了一篇出自一位学博士之手的“奇”:《为20世纪中国学写一份悼词》(以下简称《悼词》)。这位学博士从作家和作品两个方面.对20世纪中国学进行了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