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生的心灵之窗是需要有人为他们打开的,其实教师的思维之窗也同样需要有人为他们打开.细细研读《验证勾股定理(1课时)》四个课例,笔者感觉自己的思维之窗被打开了,一阵阵清新的风扑面而来,特别是对课例(四)感受颇多.  相似文献   

2.
李雨施  吴芳 《现代语文》2005,(11):41-41
考试又一次失利了,“忍受”了父母的一通责备后,我把自己锁在房间里,向窗外看去。大片大片的乌云,笼罩了整个天空。偶尔有一个破破烂烂的塑料袋被风狂乱地吹卷着,消失在天际。乌云已经积攒了好几天了,看起来,今天这雨恐怕是非下不可了。这时,一只小小的飞蛾,似乎发现即将来临的暴风雨。它来到我的窗前,希望能够挤进来躲避即将到来的危险。但是,一扇玻璃窗挡住了它的去路。只是几毫米的差距,它就只能在外面眼睁睁地看着,看着。我百无聊赖地看着它:它太小了,若要打破窗子是绝对不可能的;它又太大了,怎么也不能挤进缝隙中。它把玻璃窗爬了个遍,…  相似文献   

3.
亲爱的朋友,当你翻开这一本杂志,我们希望,你就是在打开一扇通向世界的窗。这个世界是这样丰富,在课堂之外,在学校之外,在你生活的城市或乡村之外,还有那么广阔的空间,还有那么多样的人和事,还有那么多的乐趣与奥秘。  相似文献   

4.
亲爱的朋友,当你翻开这一本杂志,我们希望,你就是在打开一扇通向世界的面。这个世界是这样丰富,在课堂之外,在学校之外,在你生活的城市或乡村之外。还有那么广阔的空间,还有那么多样的人和事,还有那么多的乐趣与奥秘。不妨瞪大了眼睛细细打量,你会看到白发苍苍的老人,在午后的时光里打盹,  相似文献   

5.
孩子们体验着“校长助理”、“食堂主管”、“图书管理员”等诸多工作岗位的酸甜苦辣,也在这样的体验中快乐成长。  相似文献   

6.
真真的相集中有一张老照片,照片中的男孩子瘦瘦的,眯缝着眼睛,他有着和真真一样的笑容。不知为什么我觉得他仿佛很遥远。一个很平常的午后,真真和我讲起了她和男孩的故事。  相似文献   

7.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更没有一样的学生.每学期,我都会面对200多个有着不同特点的学生.他们有着不同的个性,不同的经历,不同的智能结构.你相信吗?这是同一个班学生画的(见图1-2).我们不禁要感叹学生的差异性之大.同时也在思考,面对这种差异,我们以什么样的眼光与胸怀对待.故事的发生还要从一张画像说起.  相似文献   

8.
9.
不喜欢考证学生的一个格外的赏赐 2005年9月,即将升人大三的我在焦急之中拿到了大学英语六级成绩单。看着淡绿色成绩单上507的总分,以及同一批考试的同学羡慕的眼神,我不禁有点飘飘然。  相似文献   

10.
陆霞 《生活教育》2013,(6):63-63
大班毕业典礼的打击乐节目中,站在舞台中央、穿戴帅气的小男生背朝观众,担任指挥。他挥臂动作紧随节拍,力度有轻有重,变换声部时情绪表达、肢体动作都很到位,赢得了观众们的称赞和掌声,他就是我们班的顺顺。带顺顺这个班级三年,印象中的顺顺性格内敛,不善言辞,说话声音很小,显得极不自信。班级的"星光大道"活动,是每天餐前由小朋友表演小节目。轮  相似文献   

11.
教学内容:音乐欣赏《梁祝》;教学对象:五年级艺术加强班;第一课时:情境——陶冶;暗示——领悟主要指运用语言、实物、音乐等手段,创设生动真实的情境,激发学生情感,提高其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但情境暗示并不是指让“荧屏画面”侵占学生的思维过程,而是提供思维的线索。  相似文献   

12.
小学生习作时常出现四种现象:一是无话可说,二是有话写不出来,三是写不具体,四是提笔忘字。针对这四种情况我们可以创设情境,让学生有话可说;提供先行组织者,让学生把话说出来;提供"脚手架",让学生写具体,从而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相似文献   

13.
他们有着双重的身份:在自己的学校,他们是被教的学生;走进另一所学校,他们是执教的老师。他们是参加支教的青年学生。他们用青春和热血栽培和呵护贫瘠土地上的花朵,他们用真诚和行动履行当代青年学生的社会责任。在支教中,他们付出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所讲,支教让他们"丰富了阅历、磨炼了意志、增长了才干"。下面,就让我们走近这些可爱的支教者,分享他们的支教经历和体悟,和他们一起思索"人应该怎样活着"这个古老的话题……  相似文献   

14.
最近几天,我发现班长迟萌萌精神萎靡,好像有什么心事似的,不仅对班级工作漠不关心。而且课堂上也不再频频举手争着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学习成绩有所下降。面对她的反常表现,我左思右想:怎样做才能让她了解老师对她的关心呢?当着学生的面批评她,这个在众多老师手心里捧出来的孩子可能无法忍受这样的屈辱,她会不会从此一蹶不振、学习一落千丈呢?暗地里找她谈话,[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一个美国小男孩天生一只奇丑无比的大鼻子,因为这个大鼻子,他在学校几乎成了每个同学嘲笑的对象。他闷闷不乐,不爱和同学打交道,不愿参加班上的集体活动,常常趴在教室的最后一扇窗户旁看风景。小男孩的老师玛丽亚发现了他的忧郁。一次课后,她走到小男孩身边问:"你在看什么呢?""我看见一些人正在埋葬那条可怜的小狗。"小男孩悲伤不已。"那我们到前面的一扇窗户边去看看吧。"玛丽亚牵着小男孩的手,走到另外一扇窗户边,"孩子,你看到了什么?"  相似文献   

16.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季节的更迭,有如车轮碾过,在我们的心里熨贴成一道道年轮……调版之后的《辅导员》中旬刊已然成长一年,她还如婴儿般稚嫩,也愿永葆婴儿般的天真。编辑犹如大厨,努力用最有机、最营养的食材做出同学们爱吃的佳  相似文献   

17.
让我认识你     
课问操结束后,我让班长王阿竹帮我把张玲同学叫来,可王阿竹说她不认识张玲,这真让我感到意外。一年级新生开学已经一个多月了,我这个班主任每个学生的名字都能叫出来,学生在一起的机会更多,怎么会不认识呢?我只好自己去把张玲叫来了。  相似文献   

18.
梁伟 《早期教育》2006,(10):1-1
奥托·瓦拉赫是一位著名的化学家,曾荣获诺贝尔化学奖,但他的成才过程却经历颇多曲折,极富传奇色彩。据说,瓦拉赫在开始读中学时,父母为他选择的是一条文学之路,不料一个学期下来,老师为他写下了这样的评语:“瓦拉赫很用功,但过分拘泥。这样的人即使有完美的品德,也绝不可能在文学上发挥出来。”面对如此令人失望的评语,父母只好尊重儿子的意见,让他改学油画。可瓦拉赫对艺术的理解力也不强,成绩在班上倒数第一,教师的评语比上一次更令人难以接受:“你是绘画艺术方面的不可造就的人才。”面对如此“笨拙”的学生,绝大部分老师认为他是“朽木…  相似文献   

19.
一场雷电引发的山火将保罗·迪克的森林庄园化为灰烬,他欲哭无泪,商人麦士不幸患上白内障,举步维艰。身临“山穷水尽”的他们前边还会出现“柳暗花明”吗?请读一读《总有一扇窗为你打开》。相信你不仅能从中找到答案,或许还能得到什么意外的收获呢……  相似文献   

20.
杨伟 《亚太教育》2020,(4):11-11
一本书,一个梦,一群人。新教育人在中国大地上悄悄播撒种子,静待种子发芽生长,可期的某一天里长成参天大树,还原教育的本来面目。从相知走进经典,开启晨诵诗;相恋于阅读当中;读绘本,与生活相联系铸造心灵深处;鼓励学生进行创作绘本。新教育路漫漫,我在这里,在新教育的路上,与学生共同走进新教育的“心灵的教育”,师生一起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