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潘春阳 《考试周刊》2012,(49):27-28
一《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部分提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文言文是我国民族文化的一种载体,作为传承中国文化、吸收民族文化精髓的有效途径,文言文教学应该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理应引起语文教师的重视,它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初中文言文教学历来是颇有争议的一块领地,文言文教学和对文  相似文献   

2.
文言文学习是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模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文言文具有培养人格精神、陶冶个人情操、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提升文化积累、提高民族素养的积极作用。文言文蕴含着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它记录的有秀美的山川风物、质朴的民俗民风,表现优秀人物的优秀品格,拥有多方面的审美特质。引领学生学好文言文,对传承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培养他们的民族情怀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文言文是我国古代文化的重要载体,是现代汉语的源头。学好文言文是学好语文的需要,也是继承民族优秀文化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学好文言文就握有一把打开民族文化宝库的钥匙,不仅可以领略璀璨的文化瑰宝,而且可以使民族文化的血脉生生不息,绵延不绝。同时,由于古今汉语的血亲关系,学习文言文对促进现代汉语的学习也有显著作用。所以,基础教育中的文言文教学理应得到重视,  相似文献   

5.
魏伦 《现代语文》2011,(12):77-78
文言文是我国的古代文化遗产,堪称民族文化中的瑰宝,学好文言文是传承民族优秀文化的需要,更是学好语文的需要。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多为经典,文质兼美。因此,深入钻研文言文教学,探讨文言文教学的规律和方法,提高文言文的教学质量,已成为初中语文教学一个重要课题。笔者结合教学实践,粗浅地谈谈文言文教学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6.
文化是一个民族传承的信仰与力量,是植根于人内心的修养与自觉。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天然地具备选择、诠释、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功能。文化视野下的语文教学,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文言文内容,"以文教化",让学生更好地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继承传统文化的精粹,提高民族自信与个人修养。一、明确文言文教学的文化追求文言文经典具有得天独厚的文化内涵,但是学生常常满脸苦涩地诉说文言文注释理解的生硬背诵。  相似文献   

7.
文言文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是学生了解中国历史,研究民族文化及继承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针对目前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状况及教学环境,探讨高中文言文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8.
<正>文言文在数千年的发展积淀中蕴育了大量的底蕴,富含极多的词汇、典故,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丰厚的载体,它不仅是中华文化的精神宝库,更是我们学习民族语言的根源。学习文言文就是对中华文化最直接的传承。入选初中语文课本的文言文绝大部分是古代文化的经典,学习文言文也是了解民族文化的过程。教师应该努力培养学生文言文学习与鉴赏能力,让学生真正领略华夏几千年文化的风采,使我们民族的优秀文化在浩瀚的历史中千载留香。  相似文献   

9.
李海鸿 《考试周刊》2013,(20):34-34
<正>文言文是我国古代文化的重要载体,是现代汉语的源头,学好文言文是继承民族优秀文化的需要,也是学好语文的需要。怎样让学生读懂文言文,喜欢文言文,这是语文教师时常感到头疼的事。如果教师能为学生找到一条学习文言文的"捷径",就能使其顺利通过文言文这一关,并能领略到古代文化  相似文献   

10.
<正>文言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蕴含着伟大的民族精神。对于优秀的文言文作品学习就是汲取民族文化精神,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但长期以来,中学文言文教学缺少整体性、渐进式的设计,导致缺乏教学衔接性。基于此,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实践教学经验,对高中文言文教学"断层"现象的原因及对策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一、高中文言文断层现象原因分析归根结底,导致高中文言文"断层"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学生认知能力与知识水平不能满足课标及课堂教  相似文献   

11.
孙碧霞 《考试周刊》2009,(21):26-26
文言文是我们中华民族历史、思想、文化的载体,是我们民族文化之根,它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内涵和智慧结晶。北京的语文特级教师韩军曾大声疾呼“没有文言,我们将找不到回家的路”。的确,作为民族文化之“根”,文言文教学确实应该成为我们母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文言文的教学现状却又有点令人担忧。“学古文难,难于上青天”是当今中学生常发出的慨叹。对他们来讲,文言文的学习是相对枯燥乏味的。  相似文献   

12.
走进文言文     
十六大政治报告在论述当代文化教育问题时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支柱。”民族精神必以民族文化为载体,民族文化又以中国历史上优秀的语言文学作品最为精辟。文言文本身具有凝练、纯粹、古朴的魅力,这也是白话文所追求的方向。而我们学习文言文的根本意义就在于此。  相似文献   

13.
文言文是我国古代文化的重要载体,是现代汉语的源头,学好文言文是继承民族优秀文化的需要,也是学好语文的需要。怎样让学生读懂文言文,喜欢文言文,这是语文教师时常感到头疼的事。如果教师能为学生找到一条学习文言文的“捷径”,就能使其顺利通过文言文这一关,并能领略到古代文化的精髓。  相似文献   

14.
<正>文言文教学对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培育民族精神、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意义是毋庸置疑、众所周知的。在新课标中,文言文教学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能力,提高语文素养。近几年来,全国各地高考语文部分文言文方面的考试题型、难度、比例也几乎形成模式。可以说,文言文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但是当今高中文言文  相似文献   

15.
唐爱琴 《现代语文》2010,(12):55-58
高中阶段的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培养学生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提高文言素养方面有着继往开来的作用。对于高一学生来讲,高中阶段的文言文教学是他们一生中关键时期,引导得当,不仅能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有利于现代汉语的学习,更能够持续、深入地继承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6.
文言课文是我国民族文化的一种载体.作为传承中国文化.吸收民族文化精髓的有效途径.文言文教学理应引起语文教师的重视。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应采取相应的方法来调整我们的文言文教学方式。下面是我在教学中的一点做法。写出来与大家共勉。  相似文献   

17.
文言文作为一种文化载体,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独特的文化特征,传达着民族的精神。文言文是现代汉语的根。吸收“古人语言中有生命的东西”,对提高驾驭语文工具的能力,增强现代汉语的表现力和底蕴是大有裨益的。但当代学生大多对学习文言文不感兴趣,针对这个问题,现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文言课文是我国民族文化的一种载体,作为传承中国文化,吸收民族文化精髓的有效途径,文言文教学理应引起语文教师的重视。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应采取相应的方法来调整我们的文言文教学方式。下面是我在教学中的一点做法,写出来与大家共勉。  相似文献   

19.
王智姝 《现代语文》2008,(11):115-116
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文言文的阅读和学习,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古代社会的文化生活状貌,而且可以更多地“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因而,作为文言文学习主阵地的课堂,必然也成为学习感受传统文化魅力的殿堂。  相似文献   

20.
情文并茂的文言文是我国民族文化的一种载体,是传承中国文化,吸收民族文化精髓的有效途径,然而,不知何时它也成了让许多学生望而生畏、不愿学习的文体之一。综观文言文教学的现状,存在较普遍的高投入、低产出现象。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挖掘文言文中的“趣”“味”“情”可以使文言文教学由平面的解读走向深层,而注重学法指导,归纳可以举一反三的文言文阅读方法,更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法宝”。下面,我以初中教材中的《论语八则》和《孔孟论学》为例,谈谈我对于文言文教学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