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少年天才叫威廉·詹姆士·宾德,他父亲在他一出生时就采用各种手段开发他的智力,他在3岁时就能用母语自由阅读和书写;4岁时写出了3篇500字左右的文章;6岁时又写成了一篇解剖学的论文;他上小学时,上午9点入学被编入一年级,到中午12点他母亲去接他时,已经是3年级了.  相似文献   

2.
瓦·阿·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是苏联近20年来在国际国内享有盛名的教育家。他17岁初中毕业后,就当农村小学教师,29岁起担任一个农村完全中学的校长,直到52岁逝世,始终没有脱离学校的实际工作。他既是校长,又是任课教师;既教一门学科。又当班主任;既是实际工作者,又是教育科学专家。他一生中写了40多本书,600多篇论文,1000多篇供儿童阅读的童话、故事和短篇小  相似文献   

3.
8岁时,拿着父亲的螺丝刀,他拆开了家里的黑白电视机,却无法组装成原来的模样,还把室外电线的接头插在了电源插座上,造成电路短路,在一阵浓烟中死里逃生;18岁时,他发明了一把削果皮的小刀,瞒着父母在一片冷嘲热讽中向朋友借了300块钱,为他的这把小刀申请国家专利;19岁时,人生道路发生转折,他读了一个自己不喜欢的专业,开始了一种崭新的生活;22岁时,为了撰写一篇经济论文,他查资料翻书本请教老师,甚至坐上火车专门从西安到北京去听一场讲座;23岁时,他的发明获得了2002年日内瓦国际专利技术成果博览会金奖,并被真诚邀请参加在瑞士日内瓦举行的博览会颁奖典礼.  相似文献   

4.
秦明 《教育与职业》2004,(16):30-31
8岁时,拿着父亲的螺丝刀,他拆开了家里的黑白电视机,却无法组装成原来的模样,还把室外电线的接头插在了电源插座上,造成电路短路,在一阵浓烟中死里逃生;18岁时,他发明了一把削果皮的小刀,瞒着父母在一片冷嘲热讽中向朋友借了300块钱,为他的这把小刀申请国家专利;19岁时,人生道路发生转折,他读了一个自己不喜欢的专业,开始了一种崭新的生活;22岁时,为了撰写一篇经济论文,他查资料翻书本请教老师,甚至坐上火车专门从西安到北京去听一场讲座;23岁时,他的发明获得了2002年日内瓦国际专利技术成果博览会金奖,并被真诚邀请参加在瑞士日内瓦举行的…  相似文献   

5.
<正> 经济学家总是喜欢抱怨有关部门当初在制定法律时对经济刺激关注不够。乔舒亚·甘斯就是一名经济学家,他尝试在自己家里实行了"经济刺激"。乔舒亚·甘斯头一次被迫要在一个受控环境中测试一下经济刺激的力量是在女儿芘·甘斯两岁的时候。乔舒亚是个经济学家,他深谙经济刺激之道,在墨尔本大学的课堂上他一直在教授这些东西。话说,他女儿芘两岁时还穿着尿布,而乔舒亚不想让她继续穿尿布。芘对现状十分满意,因此乔舒亚设计了一个刺激计划:如果芘去厕所方便一次,她就可以得到一粒软糖豆。新政策一实施,芘忽然间就把厕所去个没完没了。  相似文献   

6.
·【作文原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3岁的托尼把手伸进瓶子,满满地抓了一大把糖果,他想抽出手时,瓶口太小,出不来。他一颗糖都不想放弃,手又抽不出来,"哇"地一声哭了。农场主规定每个雇工除了工钱之外,还可以自选一  相似文献   

7.
埃尔德什(1913年-1996年),匈牙利数学家。作为一位极具数学天赋的数学天才,埃尔德什3岁时已能算3位数的乘法,4岁时独自发现了负数。在大学一年级时,他发表了一篇论文,给出了贝特兰猜想的一个初等证明。这一猜想,数学家切比雪夫已经给出一种证明,不过方法比较复杂。而埃尔德什的证明则简捷得多。对比两种证明方法,有  相似文献   

8.
美国少年伊斯顿·拉沙佩尔在14岁时带着自己用乐高积木和钓鱼线做出的机械手臂参加了一个科技博览会.在博览会上,他遇到了一个只有半截手臂的七岁女孩,自此他想用自己的发明改变他人的生活、改变世界,于是他一头扎进了研究当中.五年后,一个由3D打印零件组成、成本低于一千美元、可由意念控制的机械手臂在他手中诞生了!  相似文献   

9.
前不久看到一篇报道,印度有一个叫布提亚·辛格的小男孩,在四岁半时就完成了42.195公里的马拉松长跑,此举震惊了印度,人们称他为马拉松神童。2007年,五岁半的辛格计划用10天时间跑完500公里行程。然而就在他准备开始自己的漫漫征程时,大量警察封锁了辛格的长跑路线。原来,警方接到政府的指令,严禁辛格参加这项长跑活动。印度政府的理由是:辛格只是一个五岁的孩子,而500公里的路程,对他的体力和情绪都是一个负担。让一个孩子去尝试不属于他年龄的生活,是一种极大的残忍。国家可以不要神童,但有责任保护一个孩子的生命健康。"要孩子,不要神童",这是多么振聋发聩的呼唤。看看我们的家庭,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有多么迫切,不惜牺牲孩子自由成长的时间和空间,  相似文献   

10.
莫做偷梦人     
美国圣伊德罗牧马场的主人蒙地·罗伯茨少年时跟随父亲住在牧马场。父亲是位巡回驯马师,终年训练马匹,到处奔波。这使蒙地·罗伯茨的学业受到了严重影响。当蒙地·罗伯茨读高中时,老师要他写一篇作文,内容是说说长大后想当一个什么样的人,做什么样的事。蒙地·罗伯茨写了一篇长达7页的作文,全面地描绘了他的人生目标——拥有自己的牧场。在文中,他详尽地描述了自己的梦想,他甚至画出了一张牧场平面图,在上面标注了所有的房屋、马厩和跑道。他将作文交给了老师。两天后,老师将批改后的作文还给他。可是得到的是最差等第“F”。  相似文献   

11.
<正>近日,一篇名为"读书乞丐"的微博引起不少网友的关注。在这篇微博公布的照片里,一名老年乞丐在寒风中教身边的小乞丐读书。在大家的关注下,老人和孩子被送到了洛阳市救助站。老人叫何海昌,今年68岁。那个小孩叫何仙童。老人说,他和孩子并不是祖孙俩。他曾帮一个收养弃婴的人做工,离开时由于没人照顾那个弃婴,老人便把他带在自己身边,取名何仙童,孩子今年已经11岁了。  相似文献   

12.
叶欢 《少年文摘》2012,(3):8-12
本·弗雷特伍德身材瘦小,10岁的他只有1.4来高。从6岁开始他便坚持不懈地和父亲一起登"蒙罗山"。在征服284座高峰的背后,藏着一个伟大的生命传奇和一(?)浓浓的感恩故事。爱的萌起本·弗雷特伍德出生于2001年,父亲本·约翰在苏格兰一所大学做园艺师,母亲是全职主妇,他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姐姐。弗雷特伍德自幼聪明可爱,3岁便开始踢足球,他常对父母说:"我要做像贝  相似文献   

13.
正1898年,威廉·西德尼·波特,一个37岁的普通美国年轻人,因为盗用公款和逃跑拒捕被判入狱。服刑期间,为了养活自己年幼的女儿,又或者为了自己之前断断续续的文学梦,他拿起笔开始创作。他给自己起了个笔名,这个名字后来在美国乃至世界文坛上如雷贯耳:欧·亨利。1862年9月11日—1910年6月5日,在正式成为作家的10年间,他创作了300篇短篇小说和1篇中长篇小说。几乎每个人都在中学课本中看过他的代表作,也几乎所有人在一提起欧·亨利时,第一反应就是他的"神转折"结尾。  相似文献   

14.
1949年的某一天,法国一个毕业于农艺学院、正在一家人工授精研究中心工作的27岁的年轻人,随意拿起办公室里一张荷兰公牛系谱示意图,走笔在背面写起一篇小说,题目叫做《弑君者》。就这样,他在不经意间促成着一次小说艺术的革命,他的名字叫做阿兰·罗伯-格里耶。罗伯-格里耶与他的同道一起,开创了一个文学流派——新小说派。  相似文献   

15.
老舍在一篇散文中说:"一个大学或者正像一个人,他的特色多少总与他所在的地方有些关系。"梁九卿教授,文雅而睿智,厚重而幽默,慈祥而严谨,他虽已有七十二岁高龄,却依旧站在理论物理的讲台上,指引着那些有志于此的学生。他,是山西大学一张厚重而雅致的名片。我出去读博时已经四十一岁了"我出去读博时已经四十一岁了。"梁教授正了正身子讲道。那是在1981年,他只身一人  相似文献   

16.
16岁时,他拒绝了美国耶鲁大学20万美元的奖学金和住房;26岁时,他拒绝了欧洲数学协会的100万美元奖金;36岁时,他拒绝了美国克雷数学研究所承诺的100万美元“悬赏”;40岁时,他拒绝了被称为数学诺贝尔奖的“菲尔兹奖”和100万美元奖金;44岁时,他再次拒绝了“数学大奖”和100万美元奖金.他,就是俄罗斯数学家格里戈里·佩雷尔曼.“佩雷尔曼的生命只属于他心中的信仰——数学!他不需要任何奖赏、资金和职位!”在《自然》杂志上,有一篇文章这样评价他.  相似文献   

17.
近日,读了一篇小故事,感触颇深。一位丹麦警察在大街上巡逻时,发现一辆自行车飞驰而来,这人把自行车骑得和汽车一样快!他迅速拦住车手——一个15岁的学生,告知他违规了。  相似文献   

18.
素材·语段作文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这一说法现在已经成了我们的常识。真情实感怎样才能表达出来呢?答案却并不是每个人都知道。1982年11月,著名作家宗璞写了一篇题为《哭小弟》的文章。她的小弟叫冯钟越,原是飞机强度研究所所长,比宗璞小三岁。在50岁时,他英年早逝。宗  相似文献   

19.
1995年,年仅12岁的魁克·柯伯格一次看报纸时,看到了一篇改变他一生的新闻报道。那也是个12岁的男孩,来自巴基斯坦的伊克巴勒·马西,由于向世界披露了地毯厂童工的恶劣工作条件,而被残忍地杀害了。“我认为他是一名为童工说话的大英雄,”柯伯格说。“我突然意识到,年轻人也能改变世界。”  相似文献   

20.
《作文与考试》2023,(14):6-7
<正>金晓宇出生于1972年,6岁时被玩具手枪伤了左眼,高中时辍学,后来被诊断患有躁狂抑郁症,也叫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和躁狂交替发作。即便如此,他依然拿到了浙江大学英语系的自考毕业文凭。一次偶然的机会,金晓宇走上了翻译之路。他妈妈的一位教授同学,提出来让孩子尝试在家做翻译。南大出版社寄来了美国女作家安德烈娅·巴雷特的8个短篇小说,让他试试。金晓宇以最快速度翻译了其中一篇《船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