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印巴黄蚜小蜂是防治柑桔红圆蚧的优良蜂种,1989年本实验室得到Luck教授的邦助,从美国引进此蜂,以茶长本圆蚧作为替换寄主,在室内饲养了5年,约繁殖了50个世代,并对其个体发育、对寄主的选择与子代性比、发育历期与温度关系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与此同时,进行了田间散放试验。本文是这些研究工作的概述。  相似文献   

2.
食蠊小蜂     
<正> 十多年前,科学家发现一种野生的小蜂向蟑螂卵鞘里产卵,遂采集这种卵鞘,在试验室中培养观察。结果表明,蟑螂卵均被小蜂的幼虫充作了食料。因此,这种蜂便被命  相似文献   

3.
一、为什么雄蜂交尾后不久便死去?蜂王与雄蜂的交配是在空中飞行时进行的。因为只有在空中迅速飞行时,推蜂腹部的气管中才能充满空气,使雄性交配器突出,才能够和母蜂的性器官结合,并由母蜂将推蜂的生殖器官带走,雄蜂也随即死去。二、蜂王怎样在不同的蜂房里产下受精卵和未受精卵?蜂王在受精囊与中输卵管之间的S形小导管开口处有肌肉。该处肌肉收缩时,受精囊内的精液就不能排出,此时蜂王产下的卵为未受精卵;当小导管开口处肌肉舒张时,受精囊内的精液就能进入中输卵管中,与成熟的卵结合,产下的便为受精卵。蜂王产卵时依靠前足和…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榕-蜂互利共生系统中繁殖资源的分配模式,本研究比较了小叶榕榕果内的种子及小蜂后代数量。研究结果表明:榕果内传粉榕小蜂小蜂数量显著高于种子数量。随着榕果内小蜂后代数量的增加,种子数量也呈增加的趋势,但其增加趋势并不显著。这说明传粉榕小蜂更倾向于在榕果内孕育更多的后代,而非种子。所以说在榕-蜂互利共生系统资源的分配上,传粉榕小蜂应该占主导地位。除传粉榕小蜂外,小叶榕榕果内还寄生着一种非传粉榕小蜂W.kurandensis,该种小蜂仅影响种子产出,而不影响传粉榕小蜂的后代数。这可能是由于该种小蜂与种子都利用榕果内同种空间分布类型繁殖资源资源造成的。  相似文献   

5.
控制实验与植物化学分析结果表明水稻挥发性物质和其它一些次生代谢物影响稻飞虱的寄主选择。水稻营养物质有类似作用,但它们的作用机理不同。天敌搜寻食物的行为依赖于来自不同营养阶层上的信息,化学信息起重要作用。在天敌选择寄主的过程中起作用的化学信息来自于寄主昆虫、食料植物或两的相互作用,以及与寄主昆虫有联系的其它生物。其中来自寄主植物的化学信息非常重要。褐飞虱诱导的水稻挥发物对稻虱缨小蜂具有明显的引诱作用。稻虱缨小蜂同样依赖于稻飞虱的化学信息素来寻找寄主。  相似文献   

6.
<正>众所周知,蜜蜂是一种组织严密、分工明确、密切协作的群体生活的昆虫。蜂群由蜂王、雄蜂和工蜂三种蜂组成,并各有专长技能。在其发育中,蜂王因卵确定蜂房,将未受精卵产在中等蜂房中发育成雄蜂;把绝大多数的受精卵产在小蜂房中,发育成个体最小、生殖器官  相似文献   

7.
报道了日本锦鲤亲鱼培育方法和胚胎发育各期形态特征及发育特点,总结出日本锦鲤亲鱼池塘培育和人工繁育的技术方法.锦鲤卵属沉性卵,具粘性,于水温20~23℃时,多数受精卵经82小时后孵化出苗,初孵化仔鱼全长7~8 mm,三天后卵黄囊基本被吸收,可平游并开口摄食.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薜荔非传粉小蜂——薜荔佩妃延腹小蜂的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9.
榕小蜂出飞通道是榕-蜂协同进化的产物。研究表明,榕小蜂出飞通道的形成方式有3种类型:榕果苞口苞片上翘或萎蔫收缩形成小蜂出飞通道;雄蜂撕咬苞口苞片开掘苞口通道;雄蜂在果壁上撕咬开掘形成非苞口通道。  相似文献   

10.
在高中生物新课程教材中,能通过蜜蜂的生活史来加强相关生物学知识点复习的内容很多,这是因为蜜蜂是一种特殊的生物种群。我们知道,蜜蜂是一种社会性昆虫,一个蜂群中生活着蜂王(一只)、雄蜂(少数)和工蜂(多数)。蜂王的作用是产卵,雄蜂与蜂王起交配作用,工蜂则负责采集花粉和花蜜、建造蜂巢、饲养幼蜂、防御敌害等。蜂王和工蜂都是由受精卵(2N=32)发育而成的,能否发育成蜂王与工蜂,主要取决于获得蜂王浆时间的长短,而未受精的卵则发育成雄蜂。蜜蜂的具体生活史可以参考下图:  相似文献   

11.
试验选用50日龄罗曼褐壳蛋鸡200羽,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00羽,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5%的蜂花粉,探讨蜂花粉对蛋鸡的生产性能及甲状腺激素的影响.试验期间记录每天产蛋数,每10天每组随机取鸡蛋30枚逐一称重;于150日龄、210日龄每组随机取鸡6羽,心脏采血、分离血清,测定血液中甲状腺素(T4)和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的含量.结果表明,试验组的产蛋量、产蛋率,平均蛋重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150日龄血清中T4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T3/T4比值极显著高于对照组;210日龄血清中T3水平、T3/T4比值极显著、显著降低.结论:日粮添加1.5%蜂花粉能明显提高蛋鸡的生产性能,影响血清中甲状腺激素的水平.  相似文献   

12.
日粮添加蜂花粉对蛋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取180日龄罗曼褐壳蛋鸡168羽,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5%蜂花粉,于212日龄每组随机取鸡蛋30枚,测定平均蛋重、蛋壳厚度、蛋形指数、蛋黄的色泽,鸡蛋的粗蛋白、粗脂肪、胆固醇及部分微量元素的含量,研究蜂花粉对蛋品质的影响.结果:试验组蛋壳厚度增厚9.22%(P<0.01),蛋黄重量提高6.89%(P<0.05);蛋黄的色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胆固醇含量降低29.18%,差异极显著(P<0.01).微量元素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显示:蜂花粉可改善蛋品质.  相似文献   

13.
性基因数量与性别决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有性基因的存在,就必然有性基因数量的存在.本文用各型生物各种染色体在性别决定中的相对作用来代表它们含性基因的相对数量,以此讨论性基因数量与性别决定的关系,从而揭示出雌雄异体生物的性别,是在性型结构与性基因数量的双重机制作用下,由有效数量大的X基因或Y基因来决定的.X基因与Y基因的有效数量的比率──性指数X/Y和Y/X:为1.0时,发育为中性;小于2.0和为2.0时,发育为性发育不完善的雌性和性发育不完善的雄性及异常雌性和异常雄性;为2.0和大于2.0时,发育为正常雄性和正常雌性;为3,0和大于3O时,发育为超雌性和超雄性.这个理论能取代现有的性别决定学说,统一解释雌雄异体生物的性别决定,把它称之为“性基因数量决定学说”.  相似文献   

14.
人类的性别是在性型结构和性基因数量的双重作用下由 ,有效数量大的X基因或Y基因决定性别 .各种性型的X基因与Y基因的有效数量的比率———性指数X/Y和Y/X :为 1.0时 ,发育为中性人 ;为 2 .0时 ,发良为正常女性和正常男性 ;为 3.0时 ,发育为超雌女性和超雄男性 .  相似文献   

15.
无鱼粉日粮对蛋鸡产蛋性能及蛋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2600只196日龄罗曼褐商品蛋鸡,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300只鸡,试验组以豆粕为蛋白源配制无鱼粉日粮进行饲喂,对照组饲喂含有3%进口鱼粉的日粮,观察两种日粮对蛋鸡产蛋性能及蛋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组的产蛋率、料蛋比、蛋壳颜色、蛋白比率、蛋黄比率、蛋壳比率、蛋形指数、哈氏单位、蛋壳厚度以及蛋中的水分、粗蛋白、粗脂肪、钙、磷等方面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能明显降低试验鸡的死淘率(p<0.05),且平均蛋重高于对照组。试验组的软、破、异形蛋率比对照组降低了0.14个百分点(p<0.05),但试验组鸡蛋血、肉斑率比对照组高9.5个百分点,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6.
为了比较不同养殖方式鸡蛋的营养成分,分别测定笼养鸡蛋与散养鸡蛋的蛋品质及其营养成分.结果表明:笼养鸡蛋与散养鸡蛋蛋品质中蛋重、蛋黄蛋清比、蛋黄比与蛋清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营养成分中全蛋中水分具有显著性差异,此外蛋黄中灰分、粗脂肪与胆固醇具有显著性差异.但蛋白质、糖类与卵磷脂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7.
果蝇的性别是在性型结构和性基因数量的双重作用下 ,由有效数量大的X基因或Y基因决定性别 .各种性型的X基因与Y基因的有效数量的比率———性指数X/Y和Y/X :为 1.0时 ,发育为中性蝇 ;小于和等于 2 .0时 ,发育为异常雌蝇和异常雄蝇 ;等于和大于 2 .0时 ,发育为正常雌蝇和正常雄蝇 ;等于和大于 3 .0时 ,发育为超雌蝇和超雄蝇  相似文献   

18.
2007年3月对怀化市无斑雨蛙(Hyla immaculata)的早期胚胎发育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用人工催产和自然受精方法获得的受精卵,在水温18~22℃下,从受精卵开始至鳃盖完成期胚胎发育历时264h53min;将无斑雨蛙的早期胚胎发育划分为26个时期,描述了各时期的形态特征,并讨论了发育中的一些现象及与前人报道的主要区别.  相似文献   

19.
蜜蜂转基因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简述了建立蜜蜂转基因技术体系的方法和筛选标记,以显微注射法将改造过的piggyBac、mariner等转座子转基因载体导入受精卵是蜜蜂转基因工作的最佳候选方案,精子介导法和病毒载体法也值得尝试,增强型荧光蛋白(EGFP)基因是转基因蜜蜂的最佳筛选标记,并对蜜蜂转基因技术体系在基因功能研究和生物反应器的开发等方面的应用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Since the last in a series of childbirth education classes discusses contraception, educators must know about various family planning methods. Oral contraceptives (OCs) comprise combined OCs, phasic OCs, and minipills. Combined OCs inhibit secretion of 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 which in turn keeps the 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 from inducing the ovarian follicle to grow and keeps luteinizing hormones from activating ovulation. They also thicken cervical mucus. Minipills also thicken cervical mucus and render the endometrium unreceptive to fertilized egg implantation. They do not always inhibit ovulation, however. OCs can induce side effects, such as nausea, hypertension, increased risk of atherosclerosis, and fatigue. The IUD prevents pregnancy either by inhibiting implantation of a fertilized egg or by an inflammatory reaction of the endometrium resulting in a release of macrophages which may destroy sperm. The no-longer-produced Dalkon Shield IUD increased the risk of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 and damaged the reputation of other IUDs. Rare IUD complications are uterine perforation, salpingitis, tubal scarring,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 and infertility. Diaphragms, cervical film, and condoms serve as barriers between the egg and sperm. The main problem with barrier methods is the increased risk of developing toxic shock syndrome. Spermicide increase the effectiveness of diaphragms, cervical caps, and condoms. Vasectomy keeps sperm from arriving at storage sites. Shortterm side effects are swelling, discomfort, and occasional rejoining of the cut ends of the vas. Research hints at a link between vasectomy and prostate cancer. Some complications of tubal ligation are urinary tract infections, accidental electrical burns, and pelvic infections. Natural family planning methods include withdrawal, the rhythm method, and the sypto-thermal method. Controversial injectable contraceptives are Depo-Provera (medroxyprogesterone acetate) and Noristerate (norethisterone enanthat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