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深化发行体制改革的思考马宝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图书发行体制改革取得了较大进展。随着“独家经营”到“一主三多一少”和“三放一联”格局的演变,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的图书发行体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图书发行新格局逐步形成。改革的不断深化,促进...  相似文献   

2.
关于图书发行体制改革的若干思考□王涛研究图书发行体制改革,必须认清当前图书发行体制究竟存在哪些弊端,这样才能确定我们改革的价值取向和主攻目标。就总体上讲,我国的图书发行体制改革仍然存在滞后性、波动性、不系统性和发展的不平衡性等问题,但当前最突出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新闻出版署发行司司长王俊国谈如何深化图书发行体制改革本刊记者其蒙记:深化图书发行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答:图书发行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培育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图书市场,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精神文明建设要求,又符合出版业自身发展规律的管...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所进行的图书发行体制改革,至今已走过了10年的历程。同全国政治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出版体制的改革一样,图书发行体制的改革,也经历了艰辛和曲折,但它终究从自身的诞生所带来的阵痛中走过来了,并取得了进展。  相似文献   

5.
推行代理制需要建立新的运行环境刘兴太推行图书发行代理制,既是深化我国图书发行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突破,又是我国图书发行体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重大转折。图书发行代理制的实质是解决出版与发行的风险问题,即图书销售的风险由出版社和销售代理机构共同承担...  相似文献   

6.
经济体制改革要有新的突破,其目标就是要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相适应。当前正在深入的图书发行体制改革应当贯彻这一目标,结合行业特点,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图书发行市场体制。一、关于社会主义图书发行市场体制图书发行体...  相似文献   

7.
发行体制改革的求解与探证●杨长安图书发行管理体制是新闻出版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图书发行管理体制的现实状况和运行效果,直接影响到社会主义新闻出版事业的健康发展。研究探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图书发行管理体制,是一项具有...  相似文献   

8.
这几年,图书发行体制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随着改革、开放、搞活和整个出版事业的发展,图书发行体制改革还远不能适应客观上已经迅速发展了的新形势。改革图书发行体制,其中一个问题,就是要改革图书购销形式。过去长期实行的单一的征订包销制度,其最大弊端就是不利于把图书流通搞活,不利于调动社店两个方面的积极性,不利于推动图书发行体制的全面改革。尤其是近几年来,基层书店的经营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14年,我国的图书发行体制改革,在党的基本路线的指引和各级党、政府的领导下,经过20多万发行工作者的不断开拓和艰苦奋斗,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同刚刚胜利闭幕的党的十四大所提出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要求相对照,笔者认为,我国前一段的图书发行体制改革,无论是在理论上、思想观念上,还是在经营方式、方法上都还很不适应,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为了使图书发行工作较快地完成从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换,从而使我国的图书发行工作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更好地满足广  相似文献   

10.
江苏     
机制改革代替不了体制改革,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现行的图书发行体制越来越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发行体制改革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1.
谈进一步深化图书发行体制改革路遥随着我国经济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出版业正在经历一个重要的转折,即从事业单位向信息产业方向转移。在这个转移过程中,出现了许多新问题和新矛盾,这些问题和矛盾比较集中地反映在发向环节上。图书发方作为出版业进入市...  相似文献   

12.
10多年来图书发行体制改革取得了明显成功,全国形成了“一主三多一少”的图书发行格局。这种发行体制比过去新华书店独家经营的发行体制有许多优越性。出版社可以通过办发行直接参与图书市场,了解信息,取得了及时出版适销对路的图书主动权。新华书店不再垄断图书市场,加强了开放意识和竞争观念,提高了服务质量和图书发行的覆盖率。集体和个体书店(含书贩),按照国家新闻出版署的规定经营,对活跃图书市场,协同新华书店解决“买书难”的问题,也  相似文献   

13.
图书发行区域代理制及其保障机制初探●周华实施代理制是发行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自我国经济从计划型转为市场型以来,出版发行领域不断进行着发行体制上和经营方式上改革,逐步解决了计划经济体制下长期存在的“书荒”和买书难问题,繁荣了国家文化市场,丰富了人民群众的...  相似文献   

14.
边春光同志的报告分九个部分。他在报告的第一部分谈到对图书发行体制改革形势的估计时说,图书发行体制的改革,在整个出版事业的改革中迈出了最早的一步。实践证明,1982年确定的图书发行体制改革的方向是正确的,办法是可行的。现在,长期以来国营书店独家经营的局面已有突破,出版社相继开展了图书发行业务,集体、个体书店,书摊也有很大发展。到1985年  相似文献   

15.
加强出版社自办发行管理的思路王兴怀,张惕,方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图书发行体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出版社自办发行也伴随着整个发行体制改革的步伐,从无到有,从小规模到规模不断扩大,机构不断健全,人员不断增加,自办发行量不断上升,在促进出版繁荣方面...  相似文献   

16.
在几十年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新华书店是全国图书发行的唯一渠道,可谓“只此一家,别无分店”独霸天下。自从实行发行体制改革,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出版社搞起自办发行,冲破了新华书店一统天下的格局;集体书店、个体书店的兴起,对新华书店形成包围之势。昔  相似文献   

17.
图书发行体制改革十年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出版发行部门在党的方针政策指引下,坚定不移地走改革之路,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和变化。为了记录出版发行部门在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上所留下的不可磨灭的足迹,为了总结交流十年图书发行体制改革的实践,探索发行体制改革的经验,促进发行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新闻出版署发行管理司组织编写了《图书发行体制改革实践》,已由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该书由王益同志作序,收进了1982年朱穆之、王益同志、1990年宋木文、刘果和袁亮同志分别在全  相似文献   

18.
1980年12月国家出版局提出有计划有步骤地发展集体所有制和个体所有制的书店、书亭、书摊和书贩,开始打破图书发行新华书店一统天下的局面。1982年3月国家出版局提出《关于图书发行体制改革问题的报告》,提出图书发行体制根本改革的目标是"一主三多一少",即:在  相似文献   

19.
一、图书发行体制改革的目标是满足读者的需要。“图书发行体制根本改革的目标是……使货畅其流,书尽其用,更好地贯彻出版工作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方针,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对图书的需要”(见1982年《关于图书发行体制改革工作的通知》)。“理顺出版社与书店之间的关系,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使图书的出版与发行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读者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探索·总结·研究吴道弘十多年来的出版工作改革,从图书发行体制改革到出版社经营管理制度的改革,做了大量的工作,促进了出版生产力的发展。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轨时期,出版体制势必也有相应的变化,以便逐步适应市场经济的基本规范,更好地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