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袁崇焕(1584-1630年),字元素,号自如,广东东莞(一说广西藤县)人,是明末杰出的军事统帅.他在1629年抗击皇太极率领的后金八旗军入侵中原、保卫北京的战斗中,立下了汗马功劳.但由于崇祯皇帝昏聩、多疑,误中皇太极的反间之计,再加上阉党的妒忌、陷害,被处以磔刑,含冤而死,终年46岁.  相似文献   

2.
袁崇焕是明代杰出的军事家,他的命运与明朝的兴衰存亡息息相关。他的经历对在中国乃至世界军事、政治史上都具有独特的影响和警示意义,因而史学界和文学界一直没有停止过对其进行研究、探讨和演绎。现试就现存的袁崇焕研究及相关文献资料进行综述,以品鉴之。  相似文献   

3.
明末抗清名将袁崇焕的事迹可谓家喻户晓,鲜为人知的是他的后裔成了清代关东名将. 袁崇焕于崇祯二年(1629)被明廷冤杀后,其家流寓汝宁(今河南汝阳).后其子文弼参加清军,因功被编入宁古塔汉军.几经改制,袁氏归属汉军八旗之一的正白旗.  相似文献   

4.
袁崇焕是明末著名的抗清将领。后人为表彰袁崇焕,一直颇为重视其遗著的收集和整理。三百多年来,袁崇焕的遗著散佚严重,经由后人不遗余力地搜辑,部分遗著才得以存世。本文将梳理明末以来袁崇焕遗著流传的脉络,探讨其散佚、留存的情况,并分析散佚、留存的具体原因。  相似文献   

5.
在中央档案馆的档案珍品展中有一件颇为引人注目的展品。那是叶恭绰、柳亚子、李济深、章士钊四位先生联名写给毛泽东请求保护袁崇焕祠墓的信及毛泽东的批示。这是毛泽东保护文物古迹,关心文化遗产事业的一个典型事例。  相似文献   

6.
袁崇焕是大明晚期抗清名将,是一位争议较大的人物,被处死后明朝百姓争相抢食他的肉,而到了清乾隆时期,又受到了乾隆皇帝的赞赏。本文主要讲述了大明帝国晚期腐朽的帝国制度。抗清名将袁崇焕身陷帝国政治迷局中,在皇太极的设计与陷害中,一步一步失去了大明皇帝朱由检的信任,最终含冤而死。  相似文献   

7.
关于明末著名抗金(清)将领袁崇焕的家庭情况,学术界缺乏研究。梳理袁崇焕的家庭情况,有助于更好地了解袁崇焕其人,并澄清困惑后人的袁崇焕籍贯、后裔等问题。本文利用家谱、疏牍和域外的朝鲜文献等材料,考察袁崇焕的家世背景、婚姻子女家庭关系、守辽功业对袁崇焕的影响,并探讨袁崇焕族属后裔去向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抗日时期,爱国诗人柳亚子潜心致力于南明史的研究,整理有关史料,出版著作。他或分析明末的政治形势和社会状况.或表彰誓与清廷抗争的明朝遗民及明末坚持抗清的志士,或记载南明诸王的活动,或综述南明各方面的事迹,取得了累累硕果。以此作为抗战期间鼓舞士气、救亡图存的舆论武器。1952年,柳亚子等四位名士保护明代督师袁崇焕祠墓,正是他明史情结的印证。  相似文献   

9.
赵芷仪 《兰台世界》2017,(2):124-125
袁崇焕的军事天赋使得他成为一位军事家,军事能力得到明清两朝的认可。但是当时复杂的政治斗争环境及其自身性格的短板导致了他悲惨的结局。崇祯帝杀了袁崇焕并不是明朝灭亡的全部原因,但时势造英雄,袁崇焕的死绝对是明朝灭亡的一个催化剂,一代名将的陨落,不论是什么原因,均是国家的损失。  相似文献   

10.
梁启超将袁崇焕定位为"民族英雄"并以一种独特视角对其功业进行了评价。梁启超对袁崇焕的评价与近代中国社会环境及其个人的思想变化息息相关,既是其渴望以己之身力挽时代狂澜的内心表现,也是受到尚武精神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袁崇焕是明清鼎革之际的关键人物,其事功、其情操、其冤案,皆有动天地而泣鬼神之处。崇祯三年中秋次日,袁崇焕以“谋叛”冤罪,在北京西市刑场被凌迟处死。后人说崇祯此举,乃是自毁长城,而最终导致明朝之亡。梁启超因此认为袁崇焕“以一身之言动、进退、生死,关系国家之安危、民族之隆替”,  相似文献   

12.
贺海 《北京档案》2003,(9):49-50
袁崇焕这位铁骨铮铮的民族英雄,同当年岳飞的不幸遭遇一样,虽为当时的封建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最后以"莫须有"的罪名惨遭杀害.袁崇焕的墓、祠、庙在十年动乱当中均被破坏,北京市作为重点历史文物,并为纪念这位当年曾为保卫京师立下不朽功勋的民族英雄,近年将其修复,供人瞻仰.  相似文献   

13.
沙平 《档案天地》2007,(4):14-18
汪精卫的死因.有多种说法.根据史料,主要有以下两种:一是1944年11月间死于日本名古屋帝国大学医院.据当时日本的小矾国昭内阁宣称。汪系枪创复发.骨髓和血液染上铅毒而死。此话仅说出了个大概.但汪因何中弹?因何复发?又如何开刀、如何绝命?则今人尚不尽知也。  相似文献   

14.
陆安 《档案天地》2006,(6):18-19
提起康有为,人们自然会联想到公车上书、戊戌变法、张勋复辟等重大历史事件。这位名思想家、政治家、改良派领袖,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了深深的印痕。毛泽东曾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中说:“洪秀全、康有为、严复和孙中山,代表了中国共产党出世以前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一派人物。”  相似文献   

15.
猫王皮礼士利的死因至今仍然成谜。但是,他的后母狄伊则知道他真正的死因:猫王是自杀而死的。猫王在自杀前六天,写了一张字条给他的爸爸韦蒙。这字条也可以称得上是他的遗书了。猫王说,他要去见他的生母格拉乃丝。格拉乃丝是在1968年去世的,猫王十分怀念他的母亲。  相似文献   

16.
文思 《出版经济》2006,(10):30-31
1949年4月20日,解放军渡江,白崇禧目睹自己一手筹划偏安江南的梦想瞬间碎灭,无奈地带着以桂系为主力的华中60万部队,先撤退广西,再转入海南岛. 在撤退中,部队曾多次遭受共产党解放军截击,抵达海南岛时,大约只剩下十几万兵力左右.虽然部队损失大半,但撤退时,整齐的军容,齐全的武器装备,都远优于撤退台湾的其他部队.  相似文献   

17.
在明朝末年政治腐败、边防日渐松弛、后金军日渐强大的不利局面下,袁崇焕力排众议,孤悬宁远,并重伤了努尔哈赤,导致努尔哈赤命丧盛京,取得了彪炳史册的"宁远大捷",对明末政局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英国11人组成的陪审团4月7日裁定,戴安娜王妃和她的情人多迪,因司机疏忽的驾驶和狗仔队的追逐被“误杀”。 虽然英国陪审团裁定狗仔队应承担责任,但由于事件发生在法国,不在英国司法管辖权之内,英国不可能对狗仔队成员提出刑事指控。  相似文献   

19.
王炳毅 《档案时空》2006,(11):24-25
1938年底,国民党军警奉令在湖南省省会长沙全城纵火,实行所谓的“焦土抗战”。由于是仓促行事,并不知情的市民争相出逃,拥挤践踏,造成很多死伤,熊熊大火烧掉了十几万间民房商店,损失极为惨重。文夕大火惨剧发生后,国内舆论哗然,令重庆当局极为被动。12月8日,蒋介石下令枪毙“长沙纵火案”的三个当事人:长沙警备司令酆悌、警备第二团团长徐山昆和长江市公安局长文重孚,以平息民愤。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分析孝公时期秦国二元政权格局及孝公移政商鞅意图与赢驷力捍继承权并要独揽朝纲的矛盾,认为战国时期中央集权的历史趋势及后商鞅时代强化君权的需要,是促使赢驷集团以谋反罪杀了商鞅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