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文章结合具体教学实践,阐述了在英语专业中国文化课程中实施思政教育的优势、可行性和意义,探讨了英语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思路和方法。中国文化课程与作者所在学院英语专业开设的其他课程具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中国文化课程思政建设的成功,对其他课程的思政建设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挖掘教学材料的思政内容,运用正确有效的教学方法,在英语专业课的教学中达到思政育人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3.
本文探讨了课程思政视角下的跨文化交流课堂的探索与实践,通过分析本科生二、三年级选修课《中日文化交流史导论》的课前课后问卷调查结果,发现课堂发表、邀请日本专家授课等课堂内容对学生起到了价值引领的德育作用,课堂在跨文化交流上是重要的媒介。  相似文献   

4.
肖丹 《外国语文》2022,(3):153-160
《国标》提出的外语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为外语课程教学准确定位了目标,“课程思政”将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统一协调到同向同行的育人格局中,凸显出以价值观为导向的世界教育教学改革发展趋势。外语专业课程思政就是在跨文化学习认识论基础上将价值观教育融入外语教育,借助英语文本表征中的语构文化、语义文化、语用文化、语体文化及行为文化,通过“发现”“比较”与“领悟”方式构建出教学路向,促进学习者从语言符号学习走向价值观塑造,形成具有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热爱中国文化、欣赏目的语文化新的文化站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5.
6.
潘晓玲 《教书育人》2021,(4):108-109
中国古代文学课是一门蕴含了中国古代历史、文化、哲学思想的文科课程.推行古代文学课程思政改革,就要革新教学方法与理念,强化价值引领,把文学课建设成育人阵地.具体来说,可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坚定文化自信;挖掘道德因素,增强育人导向;加强实践环节,推动知行合一.  相似文献   

7.
李旭 《教师》2022,(22):48-50
随着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融入课程思政建设是极其必要的。文章作者从课程思政及跨文化交际的内涵出发,阐明了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课程思政的优势,科学分析了教材中课程思政内容不足、课程思政背景下大学生个体跨文化交际意识明显不强、授课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有待加强等难点,并提出了打造特色型课程思政跨文化交际教材、提升大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与能力、打造一支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课程思政教师团队、多种方式灵活进行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课程思政教学、挖掘第二课堂跨文化交际资源等实施路径,以期培养出具有家国情怀和多元文化能力的综合性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8.
刘春妹 《海外英语》2022,(16):219-221
在高职英语课程思政背景下,为了更好地发挥英语课堂的文化育人功能,根据高职学生跨文化能力培养现状和主要影响因素,构建了基于跨文化交际的高职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整合和优化各种教学资源,充分发挥线上和线下教学各自的优势,并进行了跨文化教学实践,提高了学生文化思辨意识、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文化自信。同时提升了英语教师的文化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9.
文化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深厚力量。外语专业课程中思政元素的有机融入,是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家国情怀的重要途径。本文基于外语课程思政与文化自信的内在联系,结合外语学科的特点,从教学目标、案例分析、教材设计、教学方法及教学内容等方面,通过中外文化和文学的比较,阐释外语专业课程思政视域下大学生文化自信培养路径,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实现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0.
随着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成为当代青年不可多得的一种特质.同时,为了响应习主席"应用好课堂这个主渠道"的号召,高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注重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还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文章以价值观为指导,从教材中的思想政治要素、中西方文化比较、校园文化和课程思想政治评价模式的建立四个方面探讨...  相似文献   

11.
刘文英 《海外英语》2022,(2):127-128
文章从归纳各地各科课程思政的成效入手,探讨当前受西方文化影响较显著的英语专业课程思政的必要性,从《英美文学》《英语语言学概论》和《英语报刊选读》三门课程分析思想政治教学和英语专业课程的渗透与结合,最后提出提高英语专业思政教学的对策与途径。  相似文献   

12.
张瑜  徐家宝  强云 《海外英语》2022,(19):120-122
提升英语师范生跨文化思辨英语能力是全球化时代人才发展的需要,同时也符合中小学基础教育改革方向以及英语师范生培养目标。鉴于此,采用问卷调查方式了解英语师范生跨文化思辨英语能力现存问题并提出应对措施。针对英语师范生“中国文化失语,思辨能力缺席”等诸多问题,教师应坚定文化自信,优选教学内容,注重培养英语师范生对中西文化现象的理解、辨析和评价能力。同时优化教学方式,真正实现教学形式与教学内容的高度统一。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课程思政与文化自信、文化自信与翻译教学的关系入手,重点论述了课程思政背景下,以文化自信引领和指导翻译教学,进而实现翻译教学与思政工作的全新融合.以民办高校为例,具体阐释了课程思政融入翻译教学的方法,即灵活调整教学大纲、创新设计翻译教材、大胆改进实践环节.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课程思政"的建设过程中,紧紧把握"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将"文化自信"设为思政教学核心,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以学生为主体的问题探究,实施基于文化自信的教学策略,开展文化创新的课外实践,探索多种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确保思想政治教育贯穿"课程思政"的教学全过程。  相似文献   

15.
跨文化能力是外语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我国大学生跨文化能力的培养曾经走入单向输入和适应西方文化的误区。从落实课程思政出发,培养大学生双向跨文化能力是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和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必然要求,应从意识、知识、实践三个层面培养大学生的双向跨文化能力,以提升大学生中国文化素养和自我认同意识,提高用外语传播中国文化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在外语专业类课程里融入"课程思政",有助于培养有爱国情怀的外语人才,使他们当好中国文化的传播者和讲述者。本研究以"跨文化交际"课程为例,构建了基于"红黄蓝三原色"的跨文化交际课程思政教学新范式,即要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选择上,坚持心向"红旗"、情系"黄土"、胸怀"蓝海"三大原则,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同时,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外语教育的语言文学目标和社会人文目标。  相似文献   

17.
"课程思政"作为思政课程的延伸,在培养学生专业成才过程中具有现实意义。以弘扬科学精神、倡导文化自信为主题,食品安全与伦理进行了生动的"课程思政"设计与实践,在达到育人效果的同时,也为其他课程的专业思政建设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8.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学生文化自信是英语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之一,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这不仅可以开拓英语专业学生的人文视野、提升其专业水平,也能更好地满足当前我国文化发展战略对人才的需要。通过课程思政增强学生文化自信需要采取三方面的措施:以合适的教材作为依托、提高英语专业教师的主动意识以及学生课后的积极配合。  相似文献   

19.
"课程思政"建设是当前专业课教学中重要一环,也是实现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的重要途径.在植物学专业课教学过程中,我们通过系统梳理专业课程和"思政"的关系、充分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因素、在"古代经典诗词"氛围中学习专业知识,以及紧扣"时事"实现知识传递和价值引领相统一等方面开展了"课程思政"教育,...  相似文献   

20.
谢燕 《海外英语》2023,(4):111-113
综合英语课程作为英语专业核心基础课程,不仅训练学生的五项语言基本技能,也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英语专业教师充分利用好核心基础课程来开展有效的课程思政实践,可以保障对学生开展“育人铸魂”。文章首先阐述综合英语课开展课程思政的必要性;然后论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元素融入综合英语教学来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必要性;最后举例说明如何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思想智慧融入课程教材的单元教学中以达到思想育人的实践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