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刘海英 《山东教育》2013,(11):18-18
曾经看过这么一个故事——一位母亲问她五岁的儿子:“如果妈妈和你一起出去玩.我们渴了.又没带水.而你的小书包里恪巧有两个苹果.你会怎么傲呢?”儿子歪着脑袋想了一会儿说:“我会把两个苹果都咬一口。”可想而知郡位母亲有多幺的失望。她本想像别的父母一样训斥孩子一番.然后再教他该怎样做.  相似文献   

2.
真爱互动     
真诚的爱是双向互动,在体验中产生,在互动中发展。父母和孩子之间应加强情感交流。父母在爱孩子的同时,也应教育孩子理解父母的艰辛,理解父母期望中的深情,激发孩子对父母的爱。有一个4岁的小男孩,他爸爸妈妈买了蛋糕、蜡烛给他过生日,这个小男孩很认真地问:“我怎么没见过爸爸妈妈过生日呀?”“爸爸妈妈的生日当然应该由儿子操办,你还小嘛!”爸爸回答说,“你爸的生日是下星期三……”到了爸爸生日那天,小男孩从幼儿园回到家,就不停地问:“爸爸什么时候回来?”还不断地跑到窗前,向楼下张望。原来,他把幼儿园发的两粒糖果…  相似文献   

3.
陈仁五 《家长》2011,(7):24-24
儿子放学回家后,趴在桌子上写了一会儿作业,就跑过来神秘地对我说:“妈,不知怎么回事,我好像喜欢上了一个女孩。” 怎么可能?才9岁的孩子居然……我虽然听儿子这么说有些着急,但我还是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绪,不动声色地问:“那女孩是谁啊?” 儿子有些不好意思,扭扭捏捏地说:“就是上次来找我借书的那个小娜。”  相似文献   

4.
明天 《家庭教育》2014,(12):10-11
没有理想的生活太病苦了 “妈妈,你小时候的理想是什么?”当10岁的儿子问我时,我随口答道:“理想?那多着呢!想当老师,当作家,当记者,还想当苗圃的园丁,还想当……”“妈妈你可真幸福,你有那么多理想,可是,我发现我什么理想都没有!”我这才发现儿子情绪低落,忙坐下来,认真地对他说:“你不是想当科学家,想当宇航员,还想当画家吗?”“哎呀,那都是小时候瞎想,太幼稚了,现在什么理想都没了!”儿子不耐烦地摆手。我安慰他:“没理想也没事,长大了喜欢什么就干什么。”  相似文献   

5.
学会欣赏     
曾读到这样一个故事: 上初中的儿子期中考试后回到家中,妈妈问他:“考得怎么样?”他满不在乎地说:“挺好。”妈妈问:“怎么个好法?”儿子答:“我后面还有两个人呢?”妈妈心一沉,什么也没说。晚饭后,她叫过儿子,说:“你考得确实不错,我们再制定个目标吧,下次考试淋后面要有五个人,  相似文献   

6.
王玉洁 《山东教育》2009,(11):50-50
星期天,和朋友约好带孩子到公园去玩。刚一见面,朋友就气冲冲地将儿子早晨的“不良”表现讲给我听。最后,朋友冲我无可奈何地说:“这孩子我算是没办法教育了,你是老师,你说该用什么办法?”听了朋友的话,我不置可否地笑笑。其实,在教育孩子的方法上,并没有固定的方法和模式,  相似文献   

7.
康松 《教书育人》2014,(8):25-25
从小就教育儿子要诚实不撒谎,有一天上小学的他问我:“省里领导要来学校检查,校长和老师要我们对学习时间和作业量等统一口径,都按老师教的说,我该怎么办?”我真不知道该怎样回答,只好反问:“你说呢?”儿子很为难地说:“来检查的人问到我,我只能是不理他们。”我追问:“要是你不得不回答他们的提问呢?”儿子想了想说:“我会对他们说,我不和陌生人说话。”他虽然无奈,却很巧妙地坚守了自己的诚实,也在善良地试图维护学校的利益。让孩子诚实,又让孩子撒谎,都是某些老师的要求,这让孩子们如何处之?  相似文献   

8.
儿子两岁多的时候,对任何事情都充满好奇。一天,他指着鱼缸中的鱼问我:“妈妈,鱼的嘴怎么一张一张的啊?”我说“它在呼吸空气呢。”孩子又问:“什么是空气呀?”我忽然发现教育孩子过程中的失职,孩子竟然不知道什么是空气。空气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也难知道,于是我决定马上告诉他。 我对他说:‘妈妈先捏住鼻子,你学妈妈的样子好吗?”孩子点点头。我用一只手捏住了鼻子,孩子的小手也和我一样。我说“咱们一起闭上嘴巴好吗?”孩子学我闭上嘴巴。没多会几孩子就张开嘴笑了。我也放下手,对他说“你每天从鼻子吸进去的就是空…  相似文献   

9.
顾连梅 《家长》2012,(6):50-51
在严格要求与真心爱护之间,家长既要有正确理论做指导,也要把握好“度”。 嘉妮小升初的语文考试成绩很好,进校后,我让她当语文课代表。可她当课代表后,学生们的作业总不能及时上交。我多次提醒,嘉妮却叫苦不迭:“老师,同学们都不肯交,我也没办法啊。”一天,班会课上,我要求学生们按时交作业。可学生们说:“老师,嘉妮自己都没完成作业,她也不收作业。”听到这里,我想找嘉妮问清楚,却发现她没来上课。我这才想起,昨天晚上,嘉妮的爷爷打来电话替她请了病假。嘉妮是怎么了呢?我因此更加关注嘉妮。  相似文献   

10.
一位妈妈对我说:“马老师,我感觉我特别失败。我儿子特别恨我们,他看我们的眼神特别凶狠。”我问:“你们平时是怎么教育孩子的?”她说:“我们俩脾气都不好,孩子犯错误基本上都是惩罚,打骂一顿。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看了他写的日记,他说他希望我们早点死,长大了以后绝对会加倍地报复我们。”  相似文献   

11.
前几天拜访一位朋友,发现他正在与儿子抢吃一块巧克力,朋友先是跟儿子讲道理,让儿子分一半给他,儿子不干,朋友生气,儿子最后乖乖地分了一半给他。我感到奇怪,朋友是不喜欢吃巧克力的人,怎么今天破例了,朋友解释说:“我不爱吃巧克力,但我想让孩子从小学会回报。”“让孩子从小学会回报,”这句话说得真好!的确,回报意识对孩子的成长有着相当的重要性。第一,它可以使孩子由回报父母变成回报他人和社会,从而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人如果对父母都吝于付出,我们是无法指望他向他人和社会奉献爱心的。相反,一个从小懂得回报父母…  相似文献   

12.
早晨起床后,儿子问我:“妈妈,葛老师和范老师明年走不走?”我有点不解,便问:“你问这干什么?”儿子说:“我不愿意让她俩走。”“为什么?”这时,儿子头一歪,满脸稚气而又一本正经地说:“因为葛老师和范老师好呗!她们老和我们一起玩,还和我们做游戏,小朋友都喜欢她俩!”“孟毅,妈妈和单老师(我国的另一名教师)好不好?”我蹲下身抚摸着儿子的头温地和问。儿子爽快地说:“老师都好。可你俩没有葛老师和范老师好,你俩老不和小朋友玩。”听了儿子的话,我这个一向受家长和孩子喜欢的“好老师”顿觉一震。仔细回味,孩子的话…  相似文献   

13.
李霞 《今日教育》2007,(4S):62-62
儿子今年上初中。由于我家就在中学院内.因此儿子一般到学校上晚自习,我们倒也非常省心。可是.最近儿子却总是嘀咕.说不想去学校上晚自习了。我很诧异.盯着他问:“为什么?”儿子的眼神有点躲躲闪闪.似乎还有泪光在闪动。看我问急了.就嗫嚅地说:“老师布置的作业太多了.晚自习都有规定的课程.老师不让写其他科的作业.所以很多作业没时间做。”我反问了一句:“其他同学怎么有时间写呢?你肯定是时间抓得不紧,只顾玩了。”儿子张了张嘴,最终没有再言语。  相似文献   

14.
和朋友聚会的时候.有一个朋友问我:“是不是幼儿园都喜欢让孩子播报新闻什么的?”我说:“是的,主要是为了提高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朋友接着问:“可是为了提高一个孩子的能力.要牺牲那么多孩子的时间划得来吗?”原来这位朋友是某幼儿园的家委,经常被请到幼儿园当义工.她发现每次播报的时候,下面的孩子总是显得很不耐烦,吵吵嚷嚷,也没几个正经在听。  相似文献   

15.
新学期开学,我带着孩子到户外去玩大型玩具,孩子们都很高兴,有的滑滑梯,有的坐转椅。但是我发现有个女孩子呆呆地站着,一动也不动地看着其他的孩子玩。于是我走到她身边,问她:“燕秋,你怎么不去玩呢?你看小朋友玩得多开心啊!”孩子说:“怎么玩啊,老师我不想玩。”我说:“那你能告诉我,你为什么不想去玩吗?”燕秋说:“老师,我不会玩。”怎么不会玩呢?所有的孩子都喜欢玩啊。我觉得很纳闷,一定是孩子不喜欢和陌生的伙伴交往,怕羞吧。  相似文献   

16.
轻尘 《家庭教育》2011,(4):25-25
一年多前的一个晚上,那时儿子还在上五年级。先生神神秘秘地对我说:“儿子问我什么叫‘遗精’。”我一惊,问:“他怎么会问这个问题?你怎么回答?”先生傻傻地说:“是他在书上看到的。我也不知道该怎么说,只好对他说‘就是尿床’。”我气呼呼地对他说:“亏你还是一个懂生理学的老师呢!竟然这样搪塞自己的孩子……”  相似文献   

17.
闫荣霞 《家教指南》2007,(12):42-43
朋友一家来做客。我们几个人话题三转两转就转到孩子身上,这一聊,我才发现朋友竟是不得了的“婆婆嘴”。 问题一: 当时,朋友一边爱怜地抚摩她孩子的脑瓜,一边问我:“你想好将来让孩子上什么大学了没?”我吓了一跳:“我孩子才12岁,现在就想着让她考什么大学?”  相似文献   

18.
朋友向我抱怨:儿子四年级换了一个语文老师,最不习惯的是每到星期三就有一项家庭作业——写作文革稿.于是,周三的晚上就成了母子两人最痛苦的时间.朋友催,儿子拖;朋友骂,儿子哭……“作文草稿为什么要回来写?那在学校里干什么呢?”朋友问我.被朋友奉为语文教学专家的我语塞,其实,我也想问问这个老师:“作文课上你在干什么呢?”  相似文献   

19.
朱晓剑 《师道》2009,(1):59-59
作为父母的,无不想着孩子学习好一点,但儿子一直比较贪玩,颇令我头痛。看见他作业和写字都不放在心上似的,就忍不住问一下:“作业做完了吗?”他也不怎么回答,只是看了我一眼,想必是说,“真是讨厌,今天又玩不成了。”不管如何,他还是乖乖地坐下来做作业,稍微令我心宽一点。  相似文献   

20.
请您签名德辉按照老师的要求,在作业本上罚写了100遍“我既懒惰又顽皮”后,便带着本子来到爸爸面前,说:“爸爸,老师让你在上面签名。”可笑程度☆☆☆☆☆山东省即墨市第四实验小学六(3)班姜寿鹏供稿父母的工作朋友是小儿科医生,他的妻子是助产士。老师问他们的儿子:“你父母是干什么工作的?”儿子回答:“妈妈生产孩子,爸爸修理孩子。”可笑程度☆☆☆☆☆什么叫动物园“哥哥,你说什么叫动物园呀?”“动物园就是有动物,但又不让打猎的地方。”可笑程度☆☆☆☆☆以上两则刘军摘第一名老师:现在公布考试成绩,只有亮亮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