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钱学森研究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的方法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明确的实践目的,全面地应用系统观点(包括开放性的、结构的、等级层次的、整体性的、动态的观点等),坚持马克思主义对学术活动的指导,是钱学森研究科学技术体系学所用方法论的三个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3.
4.
中国目前的学术评价体系——量化(等级化)考评制度,主要是看所发表论文的刊物的等级与论文数量、专著数量,即自动地把在学术刊物上发表的论文不看质量高低.只看作达到此等级杂志的平均水平,直接违反了一个简单常识:在定性正确的基础上才有定量的精确。所以出现了许多问题.在工程技术研究方面量化(等级化)考评制度尤其显得荒唐:工程技术  相似文献   

5.
国家公共财政新型科学技术投入体系初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对现行国家公共财政科技投入体系存在基金设立分散、缺乏顶层设计、难以统领全局、效率低下等弊端,本文建议增设公共产品类科研的资金投入的拟成果购买制,使拟成果购买制、课题制和事业拨款制三制一体相互协同、取长补短、互为补充。并建议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转型并扩充为国家科学技术基金,以兼并利用公共财政特别是中央财政分散设立的大多数科技基金;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转型并扩充为国家科学技术基金会,统筹公共财政对科技的资金投入、资源配置和管理。本文认为新体制具有统领全局、优势互补、提高效率、促进政府科技行政管理与科技资金专业化配置之间的分离以及促进项目、成果和专家的统一管理与全国共享等优越性。  相似文献   

6.
7.
科学技术学的理论基础及构建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技术学是以科学技术系统为研究对象,探索科学技术的性质、规律及其与社会关系的新学科群。从其研究的对象来说,它是合法的;从其研究的问题来说,它是必要的;从其研究的手段来说,它是合理的;从其建构的途径来说,它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科学技术进步与传媒的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秦燕 《科技管理研究》2006,26(11):49-51,55
大众传媒是人类科技进步的产物,历史上每次重大科技突破和创新,都会带来大众传媒的长足发展。科学技术进步决定了传统媒体包括纸质媒体和广播影视媒体的历史变迁;影响着当代媒体的新特征,包括新媒体的诞生、网络媒体的出现、媒体走向全球化和一个多媒体的时代;预示着传媒今后发展的新趋势,即传媒融合化、传媒产业化、传媒网络化和传媒数字化。  相似文献   

9.
论科学技术学的建构及技术预见学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杨耀武 《科学学研究》2005,23(5):597-600
我国科学技术学的建立和发展,应该体现时代科技特征,聚焦科技兴国实践,重视未来学特别是技术预见研究。这将需要关联学科群的体系整合,也需要关联学科群的转型定位。只有关注未来的科技,才能指导科技的未来。  相似文献   

10.
科学技术史学科发展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面临严重挑战。回顾历史可知,中国科学技术史的起源与西方科学史有很大的不同,从一开始就是科学家自主的学科史研究,以考据为基础,具有很强的爱国主义倾向。经过多年发展,科学技术史学科成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认定的一级学科,自有其内涵与外延,逐渐形成科学史、技术史、农学史、医学史、科技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科学技术与社会几个方向。科学技术史学科本质上属于历史学,但目前定位于理科是合适的,折衷方案是交叉学科。科学技术史具有教育、科学、文化、经济等多方面的价值。中国特色的科学技术史学科建设,需要坚持科学技术史学科的继承性、民族性、原创性、时代性、系统性和专业性,从理论、方法、应用三个层面进行思考学科体系;要团结一切可团结的力量,吸收一切可吸收的资源,开放办学,围绕国家战略需求,面向应用层面,重构科学技术史的理论体系,从多种进路开展研究。  相似文献   

11.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同我国发展方式转变历史性交汇,国内外经济环境发生深刻变化,面向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和世界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亟需完善我国科技创新政策体系,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效能,支撑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本文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发展历程进行了概要回顾,提出科技创新政策体系的八部分构成,总结了我国科技创新政策在强化要素、加强主体、完善机制、培育产业、集聚区域、优化环境、扩大开放等方面取得的进展和成效,并立足国家战略发展需求和国内外科技创新发展趋势,提出未来一段时期我国完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的思考和建议,包括加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改进评价制度、完善科研人员激励政策、提升科技治理能力、推动高水平开放创新、营造公平竞争的创新环境等。  相似文献   

12.
我国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建设主要进展及对政策方向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德方  周华东  陈涛 《科研管理》2020,41(10):81-88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同我国发展方式转变历史性交汇,国内外经济环境发生深刻变化,面向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和世界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亟需完善我国科技创新政策体系,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效能,支撑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本文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发展历程进行了概要回顾,提出科技创新政策体系的八部分构成,总结了我国科技创新政策在强化要素、加强主体、完善机制、培育产业、集聚区域、优化环境、扩大开放等方面取得的进展和成效,并立足国家战略发展需求和国内外科技创新发展趋势,提出未来一段时期我国完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的思考和建议,包括加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改进评价制度、完善科研人员激励政策、提升科技治理能力、推动高水平开放创新、营造公平竞争的创新环境等。  相似文献   

13.
自具有基本法性质的《科技进步法》颁布以来,我国科技立法在其形成的体系下获得了较大的发展,为科技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保障。把推进我国科技进步的方针政策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将科技活动纳入法制的轨道,对于保障和促进科技体制改革、科技进步,促进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开发人才资源并充分发挥科研机构和科技人员的作用,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意识和科技素质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论科技举国体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钟书华 《科学学研究》2009,27(12):1785-1792
 科技举国体制是实施“大科学项目”的必然选择,但保留“小科学项目”生存发展空间;科技举国体制的绩效较高,但存在项目风险;科技举国体制与市场经济具有相容性,需要引进新的管理方法。中国特色科技举国体制是历史形成的,具有比较优势。  相似文献   

15.
在科技馆体系天文科普工作中运用互联网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分析了国内科技馆体系天文科普资源匮乏的现状——实体场馆少;从事或参与天文科普的专业人才少。分析了在天文科普中运用互联网的优势,包括各种传播形态和方式并存、高度的交互性、运营成本低廉等;以及我国天文科普互联网资源的现状:官办网站内容丰富但缺乏人气,而互联网天文论坛事实上已成为天文科普主力军。并从实际工作的角度对于在科技馆体系天文科普工作中如何运用互联网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区域科技发展现存问题,并认为制定地方科技发展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完善区域创新体系、整合科技资源、加大科学普及力度是发展地方科技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7.
STS视野中的科学技术之辨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海 《科学学研究》2003,21(Z1):11-13
文章认为,科学技术在STS领域内应被视作社会活动之主体的本质力量的一种外显。其本质表现为:一方面,科学技术从一开始就是推动社会进化的主要原动力;另一方面,科学技术作为人类社会的异化而又会对环境和人类造成负面效应。环境伦理观的核心是:人类应充分利用科学技术为人类和其他生物物种服务,维护地球生态的繁荣。  相似文献   

18.
国外科技人才国际流动问题研究演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国际上关于科技人才国际流动的研究颇多,论文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应用Cite Space III软件,对国外已有的文献进行分析,欲探求国外科技人才国际流动问题研究的演进过程。通过采用共被引文献分析,提出了国外科技人才国际流动研究的三个核心领域:"人才环流"论、"人才外流"论和"人才流入"论,并分析了核心文献群体特征;通过共被引作者分析,展现了研究议题演进过程中的代表人物及其更替;通过关键词共现分析,探究该问题研究热点的演进。最后,依据国外研究热点的演进趋势,推测我国关于科技人才国际流动问题的研究热点将为人才回流和外流对我国影响的研究,包括经济影响、教育影响以及财政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19.
科学技术学的科学定位及其学科体系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王续琨 《科学学研究》2005,23(5):601-605
科学技术学的科学定位问题,主要涉及科学技术学与科学技术哲学(自然辩证法)、科学技术史和科学学、技术学的关系。对科学技术学,可以有两种基本界定。狭义科学技术学指对科学和技术整体的一般性研究,广义科学技术学则包含已有的科学学、技术学和有待于重点发展的狭义科学技术学。为了促进科学技术学的有序发展,今后一个时期需要采取内部分合、外部协同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