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网络标题制作忌做"标题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看报先看题”、“题好文一半”这两句话充分概括了新闻标题的重要性。标题,是新闻的眼睛,是新闻编辑工作的重要环节。对网络新闻,标题的作用尤甚,制作一条好的标题需要一定的创意,但也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规律,网络新闻标题的制作要符合网络传播的特点和规律。  相似文献   

2.
马芳 《网络传播》2007,(3):46-47
“看报先看题”、“题好文一半”这两句话充分概括了新闻标题的重要性,标题,是新闻的眼睛,是新闻编辑工作的重要环节。对网络新闻,标题的作用尤甚,制作一条好的标题需要一定的创意,但也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规律,网络新闻标题的制作要符合网络传播的特点和规律。  相似文献   

3.
阅读人民日报国际新闻之余,常常和同志们谈些国际新闻的标题。有人作过一个比喻,标题仿佛是报纸的眉目。比喻毕竟是比喻,不一定完全贴切。但是,确也有一定的道理,一个人的喜怒哀乐,最容易流露于眉目之间,编者对一则新闻的态度,也是在标题上表达得最鲜明。细读人民日报在鞭挞国际生活中逆流  相似文献   

4.
忻志伟 《新闻战线》2012,(5):99-101
报纸编辑在制作标题时,一定要注重创新,倾尽全力精制"卖点"标题,其目的只有一个——将报纸的新闻及观点"卖"给读者即消费者。"好标题能吸引读者对新闻的注意,如果没有这些标题,新闻则可能被忽视。如果标题未能很好地推销内容或吸引读者的注意,当日的最佳新闻也可能会影响甚微或全无影响。"  相似文献   

5.
正像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一样,准确是标题的生命。一条制作成功的标题,一定要体现准确、鲜明、简洁、生动这样几个要求。其中,准确则是第一位的,它是鲜明、简洁、生动的基础。离开了准确,其他几个要求也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标题提示新闻内容、评价事件性质等作用也就不复存在。 准确,简言之,即是题文一致,即标题能准确地反映新闻的内容或表述的思想。具体说来,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含义: 第一,标题所揭示的事迹,是新闻中本来就有的,不能无中生有,随意虚构。标题引用新闻事实,必须严格掌握分寸,丁是丁,卯是卯,不能随意夸大或缩小,更不能有虚假成分,否则会造成标题的失实。  相似文献   

6.
正标题与新闻是密切相关的,标题不仅为表现主题服务,对新闻内容进行概括,对新闻价值进行揭示,同时又是吸引读者的重要手段。因此,标题素有新闻的眼睛之称。制作标题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学问。在网站之间的新闻与信息竞争中,标题的作用也显得十分突出。正如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高钢教授所言:"标题已经成为受众识别新闻内容,判断新闻价值的第一信号,成为读者决定是否索取深层新闻信息的第一选择关口。"  相似文献   

7.
一条好新闻一定要有一个令人眼前一亮的好标题,一个好标题能起到事半功倍的好效果。在社会民生类新闻的写作中,对于标题的拟定就越发显得突出。起好了标题不仅能一下子抓住人的收看欲望,吸引人的眼球,还能增强观众对新闻的印象,加深对新闻本身的记忆,使得新闻更加生动而鲜活,过目不忘。标题是文章的眼,是文章的魂,好的标题如同一个好名字,令人记忆深刻。比如有  相似文献   

8.
本文作者根据多年跑时政新闻的经验,总结出增强地方纸媒时政报道可读性的"路径"。突出民生视角,让新闻更"实在"读者看报一般从标题开始,然后有选择性地看一些有兴趣的内容,党报如果从民众的视角出发,在标题中体现对民众需求的回应,就能赢得读者的阅读兴趣。实际操作中,突出时政新闻标题的民生视角也有一定的方法可循。首先,作为新闻标题,有一个共通的原则,就是把新闻中的关键字和有价值的内容结合起来形成标题,这也适用于时政新闻。具体到时政新闻这一类新闻的标题来看,要把新闻中带有新内容的元素和民众最关心的元素作为标题的组成  相似文献   

9.
在新闻写作中,拟制一个好的标题,使之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往往倾注着作者或编者的心血。平铺直叙、缺乏个性,毫无生气、落入俗套的标题,会使读者望而生厌。怎样在标题制作中标出那些与众不同的独特的东西,这是每个搞新闻写作的同志常常为之煞费苦心的。制作新闻标题虽然没有一定的模式和套路,但仍是有一定的原则和规律的。在讲究标题的思想性的同时,为求标题生动,不同的地域、特定的时间和人物的职业等因素也是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10.
标题是新闻事实的提炼和概括。人们读书读报,首先浏览的是标题,所谓"看书看皮,看报看题",正是说明了标题的重要性。因此,适应读者的需要,摒弃公式化、标签式标题制作手法,恰当灵活地运用动词、数字、口语、修辞等新闻元素巧做新闻标题,一定程度上可以化平淡为神奇,大大提高新闻传播效用。  相似文献   

11.
题好一半文     
在新闻作品中,标题的作用是很重要的。读者或听众最先接触的就是新闻作品的标题。所以有人说,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是让受众“上钩”的“诱饵”。俗话说“秧好一半谷,题好一半文”。写好新闻作品的标题,对于增强新闻作品的表达能力,增强新闻作品的新闻价值,都是有重要作用的。 恩格斯曾经说过,“标题越简单,越不费解,便越好”。制作标题实际上是对新闻内容的高度浓缩。胡乔木曾经说过:“有的时候想一个好标题等于写一篇文章所用精力的三分之一”。标题应该虚实结合,不拘一格,要讲究文采,才能吸引读者。比如同时反映一件新闻事件,标题不同给人的感觉就不一样。请看,反映一家企业如何创建精神文明,有的媒体的标题是“文明出效益”,有的是“发掘潜能出效益”,而有的媒体记者在标题上下了一定的工夫,标题是“奇迹出在软件上”,这给人的感觉就很新异。现在一些媒体的新闻熟悉的词  相似文献   

12.
郭五林 《新闻界》2005,(4):102-103
新闻来稿的标题发布,是指对一些具有一定新闻价值的来稿,在媒介版面或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将其以标题形式予以发布。新闻来稿的标题发布,与标题新闻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联系在于:二者就形式和内容都基本相同,都是采用标题的形式对最近发生的事实予以报道。标题要素都不一定完整,除事件要素是必须的外,时间、地点、人物、结果等要素经常是部分具备而较少全部具备。从标题新闻中,人们获知的是一个事实的粗线条式的轮廓。然而,二者的不同也是相当明显的,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就其产生来说,标题新闻是媒介把关人将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用简明扼要…  相似文献   

13.
层层递进深度表达作为新闻的点睛之笔,新闻标题,当然首先要突出新闻,将重要新闻事实或观点放入标题是基本要求。会议新闻、领导人活动报道同样不能例外。会议新闻标题一定要做实,让读者一眼看完标题便可知全文大意。这就要求编辑在制作  相似文献   

14.
这里所说的标题是新闻标题,也即消息标题。新闻标题通常是新闻最主要信息的浓缩,最具新闻的传神色彩,因此被学者比喻为“新闻的眼睛”。  相似文献   

15.
谁的新闻报道标题制作得出新出彩,谁就能吸引更多眼球,获得更快、更广的传播,占领新闻报道的制高点,最终成为媒体竞争的赢家。不过,制作一条好的标题需要一定的创意,也要遵循一定的新闻规律,特别是对严格的纸质媒体来说,近年来收到网络的冲击,刻意放大新闻事实中骇人听闻的部分、滥用网络流行词、题不对文的"标题党"也开始频频出现在纸媒中,本文试图从新闻传播规律和特点的发展和演变出发,探讨纸媒新闻标题和网络新闻标题的不同,揭示新时期下,纸媒新闻标题如何让读者"一见钟情"。  相似文献   

16.
新闻标题是新闻基本内容的高度概括,是读者接受新闻的必经通道。“看报先看题”,标题最先和读者见面。标题不吸引人,新闻就不容易引起读者注意。即使是一条可读性很强、十分重要的新闻,如果标题失当,也会功败垂成。所以,古人说:“题如不称,佳画也为之减色。”而一个好的标题,就好像一首乐曲中的一个好的主旋律,能够扣人心弦,使人久久难以忘怀。制作标题是新闻工作“十八般武艺”中  相似文献   

17.
标题是新闻作品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广播的眉目、是新闻的提要。可以说,一个广播节目的好坏,不仅表现在新闻稿件内容的质量上,同时也表现在它的标题质量上。俗话说;题好一半文,眉清目传神。标题是新闻的眼睛,是在新闻作品和听众之间架起的桥梁,听众可以通过  相似文献   

18.
新闻标题是新闻报道的眼睛,所以标题的制作是关键一步。要想吸引目标读者群的注意和关注,对新闻报道的标题进行精心制作,对报纸版面的标题进行统筹和设计就显得极为重要。我们在制作标题的时候一定要根据读者的需要来进行:尽力概括新闻核心,突出新闻价值;提高编辑个人文学素养,尽力在标题中体现文化价值;注重标题制作的美学技巧。  相似文献   

19.
报纸要办得引人入胜,除了内容和版面的美化以外,还要求标题富有吸引力。因此,报纸的编辑总是在标题上下功夫,力求作出巧妙的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标题。标题是新闻内容的概括。标题要吸引人,主要靠新闻的内容。如果新闻内容是吸引人的,标题又能把新闻中最有价值的那部分内容概括出来,那么,即使是用朴素的文字作的标题,也是吸引人的。例如: 江泽民当选国家主席军委主席  相似文献   

20.
李潮 《记者摇篮》2005,(5):16-16
在日常报道中,电视新闻由于采制过程复杂、时间紧,很多记者往往忽略新闻标题的制作,认为那是编辑的事。这很不对。“人美在眼睛,文美在标题”。标题是新闻的眼睛,是新闻的再创作。“题目也像一块招牌,招牌醒目、新颖,就引人注意。”因此,一定要重视电视新闻标题这种“画龙点睛”的作用。记者只有通过对标题字斟句琢、精雕细刻。才能吸引帮助观众了解新闻的主要事实,理解新闻的价值,提高宣传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