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剑 《浙江体育科学》2015,(2):113-116,128
身体承载着所有的文化体系——中国武术也不例外,也必然要还原和服务于身体的根本需求。中国武术作为身体文化的一种形式,是在时空的变化中展现其生命的整体。因此,立足身体文化谈中国武术的发展是展现中国武术之流变的一条主线,同时也是考察身体之于中国武术重要性和指导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中国武术的国际化发展现状、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以及新时期的发展思路进行了分析。认为中国武术在走向世界的进程中,应当与中国传统文化紧密结合,共同发展,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后盾,以武术为载体,既让中国武术快步走向世界,又使中国传统文化进一步增强其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3.
中国武术的民族传统文化内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秦子来  夏卫中 《湖北体育科技》2004,23(4):431-432,435
武术是中国传统民族文化形式的一种,它不仅表现了对中华民族攻防技击的理解和运用,同时还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思想感情、意志、理想、追求、欣赏习惯、思维特点等各种心理素质和民族文化特点。作为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武术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整体思维、刚健有力、重和谐、以家族为本位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从身体政治角度探究民国时期中国武术运变的逻辑机理。研究认为:中国武术在尚武强国的身体觉醒中得以重新出场,期望通过中华新武术的身体正名、体育化武术的身体博弈和学校武术的身体训育达到改造国民身体的目的,实现了从末技到国术的话语蜕变、从拳师到教师的身份重构、从工具到符号的价值跃迁,由此完成了身体的“国族化”实践,彰显了中国武术的责任担当与历史使命。因此,深刻理解民国时期中国武术身体政治的底层逻辑,对准确把握中国武术发展的认知理据、实践进路和价值旨归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国武术不是单纯的技击术.它本身是一个庞杂的系统。中国武术植根于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历史与文化中,具有不同于现代竞技运动的鲜明特征和价值取向。主要表现在:中国武术具有泛道德伦理的价值观;中国武术具有整体健康和养生观;中国武术具有多元化发展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6.
中国武术作为一种中国的民族传统体育,它承载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它所具有的一整套自然、社会和人生的知识体系和价值体系应该对世界体育文化的发展有其重要作用。带着对这一问题的思考,文章将研究目光聚焦于当今世界的全球化时代中的中国武术,并对其对世界体育美学有什么样影响的问题做一些概括性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民族化的生活方式是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体现,也是民族得以传承与生存的重要因素。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文明史,在长期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群居式家族生活、家长制、重礼崇德、崇拜祖先等特有的生活方式,这些生活方式左右着人们的衣食住行,从中也折射出中国人独特的性格和气质。中国武术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有的文化内涵始终体现出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品位,反映出中华民族的文化属性,体现着民族化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8.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文化学的角度分析了北京奥运会对中国武术在"后奥运"时代发展的影响,并分析了太极拳与奥林匹克运动融合的有关问题及未来太极拳的征奥思路。在解析中国武术进奥运会的过程中,我们应该重点对太极拳进入奥运会的诸多问题进行研究,从而促进武术与奥林匹克运动的融合,加快武术进入奥运会的进程。  相似文献   

9.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对具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中国武术进行剖析:它是中国历史演进的活文化传统的见证,是以“礼”为核心的儒家文化。在文化全球化时代,针对中国武术发展存在的问题,文章提出了三条基本发展策略:武术发展要坚持以文化为本的发展策略;要加强理论研究;要取其精华,剔除糟粕。  相似文献   

10.
在世界多元化发展的今天,我国以提升国家软实力来塑造国家的国际形象,从而能够在世界上获得更大的国际竞争力。在我国全面提升软实力的背景下,中国武术通过自己独有的文化特性,不仅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而且也为国外了解我国传统文化开辟了一个重要途径。同时,中国武术为国家软实力提供"民族理念、民族精神、民族自信"。  相似文献   

11.
关于中国武术发展中文化断裂现象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化学、社会学和历史学的相关理论,对中国武术的发展历程进行回顾、解析与反思。发现:中国武术在文化层面上出现了极为严重的文化断裂现象,传统武术与现代武术发展极为不平衡、不顺接。认为:要走出瓶颈、摆脱困惑,实现中国武术从边缘走向文化的复兴,必须打破传统武术文化与现代竞技武术文化中二元对立的断裂思维僵局,接续武术的文化传统,实现武术的传统与现代的和谐对接和延续。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统哲学凝聚了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在中国文化系统中起着主导的作用。中国武术作为民族文化体系中的重要分支,深受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影响和润泽。文章结合中国传统哲学的思想及理论,试图从传统哲学的视角来解读中国武术,以此来强化人们对中国武术的认知。  相似文献   

13.
王岗 《搏击·武术科学》2010,7(3):F0002-F0002
现在是中国社会发展追求新的转变的关键时刻,其表现在由高耗能工业向低碳工业的转变,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由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的转变,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转变等等。在这个过程中,各行各业、各个领域都在寻求一种满足这种转变需要的可持续发展的路径。“转变”已经成为当下中国社会发展的最强音。  相似文献   

14.
太极拳作为太极文化的载体以其独有的奇特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练习队伍中来,这不仅因为太极拳是一项优秀的体育运动,更重要的是她蕴含了中国传统文化。笔者多年来致力于太极拳的推广与普及,练拳之余常细细体悟,深觉太极内涵奥妙无穷,现在提笔从平衡、舍得、留余、宽容四个方面来阐述做人与练习太极拳之间的关系,渴望得到朋友们的指正和批评。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中国武术被框定在体育的视域中存在着、发展着。而体育视域的话语权在一定程度上是西方的语境,并且西方语境中的体育话语权也必然是西化的。所以,中国武术存活在西方语境的体育中的失语就成为必然。当今的中国武术发展问题的出现,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因为中国武术在体育视域中没有话语权,或者是没有形成强力的发声系统而导致的。因此上,找回中国武术的文化话语权问题,就成为我们复兴中国武术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6.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运用文化学、历史学等相关理论,以中国武术为研究对象,从民族文化视角来研究中国武术的发展问题。中国武术作为民族文化的一种符号和身份象征,要走出“文化失语”的困惑,要敢于同历史对话、同现实对话、同自己对话。要调整自己的文化立场,开拓属于自身的生存空间,最终也守护着民族文化的大空间,延续着民族的文明进程。  相似文献   

17.
中国武术:一种兵学文化的展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从历史学和文化学视角对武术与兵家的联系进行了纵向的分析研究。认为,在形而下的层面上,兵法与中国武术技法都含有将对象不断二分的思维方式,他们都建立在对人心、人性的洞察基础上,兵武诡诈,奇正变换,目的都是要战胜对方;在形而上的层面上,兵与武又都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兵学与武术其哲学的基本问题仍然是天人关系问题,都非常关注作为自然形态的天、地与作为社会形态与自然形态统一的人的关系问题,强调三者的协调与和谐。兵学与武术都反映了一种典型的东方文化意识与文化心理结构,中国武术乃是东方兵学文化思想的凝结与展现。  相似文献   

18.
竞技武术是在借用传统武术基本动作的基础上,融入了西方体育的游戏规则发展起来的,而传统武术和西方体育的文化内涵是有差异的,如果武术过分的被体育化,那么将会越来越偏离自己的文化内涵。一旦没有了自己的文化内涵,传统的武术就显示不出她是我们民族文化的强项、我们的优势、我们的形象、我们的力量。因此,保持武术的本色才是中国武术发展的正途。  相似文献   

19.
吴松  王岗 《体育学刊》2007,14(9):71-74
首先对西方体育文化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文化之争中的所处的地位进行了论述。然后探讨中国武术的发展问题,提出:我们要在理性思维的基础之上,反对狂妄自大和乌托邦式的狂热。冷静面对文化弱势,通过唤醒人们对武术的文化自觉,站在文化自尊的立场上,以文化自信的态度,培育中国武术文化认同,才能够使中国武术在文化争夺的今天具备自主生存的能力和持久发展的动力,并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全面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在"立德树人"的时代背景下,解析中国武术所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透过习练中国武术的过程,感悟中国武术所蕴含的"成人"的学问。该文在文献资料法的基础上,运用逻辑分析法的方法,以哲学为理论支撑,从生命哲学的视野出发,剖析中国武术如何使人"成人"的过程。得出:"乃文乃武"是中国武术的"成人"圣图,"武以文养"是中国武术的"成人"策略,"武以成人"是中国武术的"成人"道路,"武以达人"是中国武术的"成人"结果,通过习练武术的过程,使习武者从生理上的"人"达到具有伦理道德的社会人。研究最后指出:中国武术是一门"成人"的深厚学问,习武者通过对中国武术的不断修习,能够逐渐达到由感知到内省、由身体到品行,内化为内在人格的养成,人生境界的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