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更新教育思想观念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社会,人才是关键,国民素质是基础。我们必须坚持和加快教育优先发展,增加教育投入,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育结构,提高教育质量,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和国民素质提高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国民素质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的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具有鲜明的民族智慧和民族精神,是人类素质的发展在化方面的积淀,并通过与人的个体素质意识的有机结合,直接作用和影响人的自身素质的发展和提高,国民素质化是人们对自身素质认识和实践活动和反映与表现,是作用和影响国民素质发展的“校正器”。国民素质化的内涵随着化的发展而丰富,是由化观念的变革而调整的;国民素质化从诸多学科理因子研究国民素质理论问题,力争探索研究国民素质理论的新方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化,极大地丰富了当代国民素质化的内涵,是提高当代中国国民素质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3.
论小康社会的国民素质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民主政治、国民素质、可持续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四大奋斗目标。在这四大奋斗目标中,基础是提高国民素质现代化水平。为此,必须树立“以国民素质为本”的小康社会新理念,建立适应小康社会发展的国民素质结构,建构国民健康素质心理素质、科技素质、民族精神素质、民主法制素质、生态环境保护素质、诚信素质和学习素质八大国民素质教育新体系,制定国民素质发展指标体系,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论邓小平的国民素质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民素质建设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国民素质建设对社会主义现代化有重要意义,其目标是培养“四有”新人。邓小平的国民素质观包括政治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素质等。发展生产力是提高国民意质的基础,发展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的关键,改革是提高国民素质的动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是提高国民素质的直接途径。  相似文献   

5.
国民素质问题,是当代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根本问题,而国民素质与经济增长相适应规律又是国民素质学理论的核心问题。唯有国民整体素质水平的提高和高素质人才数量的增多才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要提高当代中国国民素质,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搞清国民素质与经济增长胡适应规律是极为重要的。一、国民素质与经济增长相适应规律的内涵国民素质是否与经济增长相适应,体现在国民整体素质水平与经济增长素质是否相一致。这是因为,一方面人们提高自身素质需要进行再生产,成为推动经济加速增长的出发点和原动力;另一方面,…  相似文献   

6.
江泽民极为重视国民素质的提高,把提高国民素质定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大计,并且在理论上有丰富的创见:坚持与时俱进,科学地提出了新的国民素质结构;紧扣时代发展主题,创造性地提出了国民素质教育的新内容;全面阐述国民素质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辩证关系,明确提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从而形成了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国民素质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7.
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对国民素质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历来十分重视。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中,他们不断丰富和升华了国民素质理论,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新领域。毛泽东提出“又红又专”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国民素质思想。邓小平提出国民素质是提高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四有”是国民素质的基本内容。江泽民把国民素质定位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根本因素,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的根本大计,提出以“四有”为核心的思想道德、科技、健康及创新能力的素质教育内容;认为国民素质教育要区分不同层次;指出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和经济文化发展互为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现代化建没培养了大批合格的人才,国民素质也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但足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的教育发展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人民的期望仍存在着不小的差距,深化教育改革的任务十分紧迫。其中尤为重要的是更新教育理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这是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培养造就创新人才,将我国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的优势的根本途径,是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和综合国力的基础工程。  相似文献   

9.
生物教学与国民素质教育河北省枣强中学(053100)桑建强国民素质,是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身体和劳动技能等素质的总体状况。国民素质的提高,直接影响到国家和民族的生存和发展。中学生物教学对国民素质的提高,有着其他学科不能替代的重要作...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的改革是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良好品德,强调基础教育要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相似文献   

11.
2l世纪,世界进入一个以高科技为导向的知识经济时代。这个时代区别于其它时代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创新。中国的发展依靠创新,体育的腾飞依靠创新。研究和探索新形势下中小学体育教师岗位培训,是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是体育教育事业发展与中国体育走向世界的需要,更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国民素质提高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2.
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人才是关键,国民素质是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为祖国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批合格人才,国民素质也得到了显著提高。但我国教育的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百姓的期望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如受传统教育思想与方法的影响,片面注重知识灌输,片面注重考试和分数,忽视对学生求知欲的启迪与引导,忽视对学生自学能力、实践能力、合作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等等。  相似文献   

13.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教育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这是我国四化建设和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需要,所以英语教学也要放眼未来,面向素质,为培养各类人才服务。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的主旋律是由应试教育模式向素质教育转轨,所谓素质教育,就是在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上,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面向全体学生,以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  相似文献   

15.
挪威政府认为,终身学习应该是一个生命循环的过程,包括儿童早期、青年、成人到老年。生命的每个阶段自有其学习的需要。而学前教育是推动国民终身学习和发展的启蒙教育,在国民素质提高和个体全面发展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为了适应改革开放形势的需要,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在思想品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心、心理素质等方面全面地发展。做好转化学困生工作是完成此项任务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社会,人才是关键,国民素质是基础。我们必须坚持和加快教育优先发展,增加教育投入,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育结构,提高教育质量,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和国民素质提高的需要。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为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批合格人才,国民素质也得到了显著提高。但是,由于深刻的历史、社会和文化原因,我国的教育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人民的期望相比较,仍存在着不小的差距。从学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的各个阶段,都不同程度存在着…  相似文献   

18.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发挥学生高度的主动性、创造性为特征,以培养全面发展“四有”新人为目标的教育模式。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社会工程,它需要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的统筹规划。要改革教育体制,充分发挥其提高国民素质和培养人才的功能作用。所有社会成员都应树立继续教育、终身教育意识,懂得“任何人的职责、使命、任务,就是全面地发展自己的一切能力”,为了社会也为了自己而不断学习来增进知识、发展能力。另一方面,学校教育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9.
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人才是关键,国民素质是基础。我们必须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坚持和加快教育发展,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育结构,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和国民素质提高的需要。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不仅仅是第二课堂的任务,更应是第一课堂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0.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在语文教学中推行素质教育,既是教学大纲的要求,更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