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我国基础教育现行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1.课程目标不尽完善 长期以来,我国在课程目标设定上存在着社会政治本位倾向,忽视学生个性的发展,使得课程编制游离于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体差异之外,重视了整体性、统一性,忽视了教育本体的发展,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把社会需要与学生个体发展对立了起来。课程体系受课程目标、教育目的制约,课程目标、教育目的中有所规定,课程编制和实施中就会有所体现。现行课程目标注重了对学生基本素质发展的规定,而忽略了对最能反映人的本质属性──创新素质的规定。所以,现行课程体系目标的不…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发达国家在课程管理术语上逐渐采用"课程领导"一词来代替传统的"课程管理".这一替代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课程管理领域的变革趋势. 所谓课程领导,是指为了实现课程目标,在一定条件下对课程领域的组织和人员施加影响的过程,具有决策、组织与引导等职能,其对于课程的形成、实施、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3.
4.
创新教育与课程改革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实施创新教育,必须改革传统的知识本位课程,确立创新教育的课程目标,建立完整的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结构。  相似文献   

5.
课程创新是教育创新的核心问题,我国新世纪基础教育的创新必须重视课程改革和创新,必须认真研究和探讨课程创新的机制和策略。  相似文献   

6.
新一轮课程改革之"新",在于转变师生教与学的方式,在于强化三级课程管理,在于落实三维课程目标,在于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等多种实践性课程形态纳入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7.
本文拟在突出课程对学生主动发展的促进功能,建立完善的课程目标,构建合理的课程结构,确定三级课程管理体制,沟通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现实和社会现实的联系,真正实现教师学生在课程实施中的主体地位,还课程与教学评价的本来面目等方面,对新一轮课程改革所要实现的课程功能进行了全面阐述。  相似文献   

8.
本文拟在突出课程对学生主动发展的促进功能,建立完善的课程目标,构建合理的课程结构,确定三级课程管理体制,沟通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现实和社会现实的联系,真正实现教师学生在课程实施中的主体地位,还课程与教学评价的本来面目等方面,对新一轮课程改革所要实现的课程功能进行了全面阐述。  相似文献   

9.
综合课程是以实现知识的内在整合为价值取向的新型课程形态 ,其综合、开放、多样、灵活的特性使之在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 ,培养个性和谐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能力、终身学习能力的人中发挥着其他课程 ,尤其是分科课程所无法替代的作用。实施综合课程已日益成为学校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然而综合课程的研究在我国还处于起步和实验阶段 ,有诸多因素制约着综合课程的有效、合理实施 ,使综合课程实施困境重重。  困境一 :综合课程自身建设的不完善使综合课程实施缺乏有力的硬件支撑   1 综合课程目标的确定及表述的模糊化课程目标是课程实…  相似文献   

10.
计算机课程在基础教育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师范院校应系统地规划和设计计算机课程的目标和内容,整体提高在校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以全面启动教育信息化工程。课程目标设计、课程内容的选择,必须符合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强调面向全体,以人为本、以校为本、以社会为本的原则。  相似文献   

11.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迅猛推进,原先滞后而单一的课程体系被打破,长期被忽略的诸多课程要素被不断挖掘出来,诸如课程管理的多极、课程内容的多样、课程目标的多元、课程结构的多维等等,呈现出一种由统到分的趋势。但这种要素的细化和区分集合到一所学校的课程架构中,  相似文献   

12.
创新教育与课程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施创新教育,课程改革是关键。传统的课程以知识为本,课程的实施以知识的传授和继承为目的,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所以,实施创新教育,必须改革传统教育课程,建立适合创新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  一、确立符合创新教育要求的课程目标  创新教育不只是创造力的教育或创新精神的教育,而是以弘扬学生的主体性为中心,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健全人格,在基础性学力之上,着重培养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具体来说,创新教育的课程目标必须体现知识、能力、人格的完整统一。  (一)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  相似文献   

13.
王波 《农村教育》2005,(7):101-104
三级课程管理体制赋予学校一定的课程管理权力。在这一体制下,农村学校有了课程选择的自主权,课程开发的主动权,这对于扭转农村长期以来以知识为本位的课程目标,扭转“城市化为取向的课程内容,更好地满足农村社会发展需要和农村学生发展需要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15.
课程质量是课程开发的生命。校本课程开发要从形式开发转移到质量提升上来,开发主体必须在正确的课程开发目标指导下.科学解读课程开发实质和整合课程开发内容,准确寻找开发切入点,不断完善教师素质结构,并制订规范的开发管理机制.构建强有力的理论的、人力的、制度的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6.
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兴未艾,新的课程体系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评价和课程管理等方面都较传统的课程体系有了重大的创新和突破。转变教育观念,更新课程理念,改进教学方式,将成为教师实施课程实验,走进课程改革的首要任务。新的课程改革理念,给教师带来了全新的思考。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强化创新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笔者就此进行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7.
国家实行三级课程管理的政策目的,就是尊重地方差异、学校差异,给学校一个空间,让学校在国家总目标之下能够根据自身的客观现实确定自己学校的教育哲学。几年来,我校以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创新教育理念,在课程改革实验中做了一些工作,特别是2003年被定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研究》子课题省级实验学校后,坚持依靠国家政策的支持、相关理论与技术的支持、信息和课程资源的支持、专业引领的支持,  相似文献   

18.
本阐述了当前高校教师校内津贴分配模式与成效,分析了具体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从理论、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关于提高高校教师校内津贴分配效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对实施前的校本课程方案进行评价也可以称为原型评价。“原型评价的范围包括课程目标、教学目标、课程的构成要素、课程的呈现形式、课程内容组织等诸多方面。”“事实证明,在校本  相似文献   

20.
中日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心军 《教育科学》2002,18(2):16-19
众所周知,课程是把教育理想转化为教育现实的纽带。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成了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突破口,是现阶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主题。本文拟通中日两国的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目标、设置、管理进行比较分析,借鉴日本国课程改革的经验,进一步推动我国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优化新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