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微课是网络信息化时代一种新的教学方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也可以利用微课形式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该文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为例,在分析目前思政微课资源建设中存在的一些误区的基础上,提出思政教学中适合制作成微课的教学内容,并给出了思政微课资源建设的建议,以期能引发思政教育工作者对微课资源建设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移动终端在高校教学改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更应积极适应这一发展趋势.云班课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将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紧密联系在一起,提高了思政课的亲和力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思政课的亲和力和针对性具有内在的关联性,两者相互影响,能共同增强高校思政课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获得感。本文在总结"军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改革举措和成效的基础上,提出应抓住"教师—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生"这几个关键环节,强调教学内容要创新,教学方法要灵活,学生要"动"起来,从而提升课程的吸引力和学生的参与热情,把思政课打造成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课程。  相似文献   

4.
作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研究成果,习近平法治思想具有丰富的内容与清晰的逻辑。将其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不仅能够增强大学生法治意识,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而且也能够促进全面依法治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例,探讨如何实现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基础课教学。阐述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基础课教学的重要意义和内容,从教育主体、教学内容和教育载体等维度提出建议,以使大学生具备理性的法治意识,实现高校思政课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5.
高职院校思政课微课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信息化方式,为教学改革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但是在思政课教研实践中,出现了对微课教学作用和教学形式的多种认识误区,本文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微课教学的实践为例,提出三点建议:选择合适的微课教学内容;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践行工匠精神,力求在微课制作中实现精益求精,以期能引发高职思政教育工作者对微课教学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6.
为思政课教师应用课堂"学习共同体"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以及提升思政课教育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综合素质,结合教学实践,将"学习共同体"的研究聚焦在思政课堂。在深入调研分析的基础上,从培育"学习共同体"、拟定多维目标、创设问题与情景、组织交流活动、展示"收获"、点评作品几个方面探索"学习共同体"在思政课中的具体应用。实践证明,思政课教学效果取得了明显的提升。  相似文献   

7.
刘浩天 《文教资料》2014,(2):160-161
课堂实践教学成为高职思政课实践育人的主要渠道,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有着突出体现,也出现不少问题。本文从问题入手。提出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8.
打造具有政治性、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的"思政金课",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3.18"讲话精神、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文章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为例,立足思政课建设,对标"金课"建设标准,进行"思政金课"建设的探索实践.  相似文献   

9.
陈曦 《文教资料》2012,(15):180-181
高校思政课传统的教学模式弊端凸显。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要将教材内容建构为学生的信念体系,教师可以以情感为支点,在教学理念、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上不断创新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10.
熊兰芝 《成才之路》2022,(14):10-12
本研究通过学生问卷调查和课堂听课调研,发现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堂教学艺术运用中存在学情分析不到位、钻研教材不深入、教学方法运用不充分、奖惩激励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教师应该从提高教学境界、具备渊博的学识、提高教育教学能力等角度入手,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进而优化"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要真正落实教学效果,就必须关注实践教学路径的优化选择。实践教学作为一种教学理念,应贯穿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的全过程。在探讨实践教学的理念的内涵和作用的基础上提出了实践教学路径的选择方案。  相似文献   

12.
何兵 《青海教育》2020,(4):38-38
小学思政课要求教师正确理解教材,灵活处理教材,正确把握好教师与教材的关系,采用"激活教材,儿童式感知""多元评价,生活式检验"的新时代小学思政课探索路径,这样的思政课不仅"有意义",而且"有意思"。  相似文献   

13.
实践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突出特点就是具有鲜明的实践性,旨在通过实践教学引导大学生深入社会、深入生活、深入实际,达到知行统一。文章结合“基础”课的实践教学,就遵循的原则、运行的模式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14.
为应对21世纪信息时代和知识社会的挑战,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亟需进行改革,改革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思想政治课教学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面对高校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缺失的现状,有必要从教学模式、教学方式、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改革,以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提高历史解释能力,培养家国情怀。  相似文献   

15.
1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作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必修课程,已成为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之一,在大力推进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中发挥着主渠道作用.我们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必须积极进行教学改革,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教学主线凸显中国梦,做好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换,采用多维教学形式和实践教学,努力探索将中国梦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新路径.  相似文献   

17.
谭绍江 《文教资料》2020,(2):111-11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高校“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但教材中这一内容的“插花式”分布,导致内容分散性、重复性和表述模糊性等问题,带来教学难题。教材相关内容,表现出“精英文化”居多、儒家学派观点为主、紧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三个特点。应从明确教学时序安排、弄清教学逻辑结构、合理设置教学主题、探索有效教学方式四个方面,完成“基础”课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题教学的整体架构,改进完善这一内容的教学,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相关重要讲话精神。  相似文献   

18.
高校"思政课"是大学生的必修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但从目前的教学效果看,在教学模式、学习理论以及考核方式上,仍存在一些影响"思政课"实效性的难题。要解决这些难题,就要鼓励教师进行反思型教学,鼓励学生向引导型发现式学习转化,并尝试课程考核方式的部分改变。  相似文献   

19.
新教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凝聚着党中央的关怀和各位专家的心血,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应坚持“三贴近”原则、学生主体的原则、“以人为本”原则,运用现代教学手段,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方法,实现内外课堂的有机结合,以增强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大别山红色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具有引领先进文化和传承红色基因的功能。结合高校所在地的红色文化资源,在思政课中让学生从红色故事中产生心灵震撼,激发爱国之情、报国之志,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信念。通过多种途径把大别山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中,实现讲、听、看、谈、做五位一体。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为例,将大别山红色文化与课程内容有机衔接,探讨教育价值和实现路径,以提高思政课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