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江泽民同志1989年11月28日在新闻工作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国家的报纸、广播、电视等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并且强调:“坚持党性原则,就要求新闻宣传在政治上必须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各级党报要这样,部门和专业性的报纸也要这样。虽然有许多新闻本身不带政治性,但是,从任何一个报纸、电台、电视台的总的新闻宣传来说,都不可能脱离政治。”这就说明,不仅党报和电台、电视台,而且各种专业性报纸,都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都必须  相似文献   

2.
报纸的通讯工作,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报纸宣传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是党报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众日报有做好通讯工作的传统。但是,近年来报社的通讯工作有所削弱,接待通讯员不够热情,有些稿件处理不及时。其原因主要是我们忽视了党报通讯工作的光荣传统,对新时期报纸通讯工作如何适应报纸宣传,缺乏明确认识和有力措施。要改变这种局面,首先要对新时期报纸通讯工作进行再认识。党报是党和人民的喉舌,党报的性质决定了通讯工作在办好报纸中的重要地位。胡耀邦同志在《关于党的新闻工作》的讲话中指出:“党的新闻事业要能够充分发挥党的喉舌的作  相似文献   

3.
报纸的知识性对编辑的要求“在家是编辑,出门是记者。”这只是就编辑部实行编采合一而言。实际上,专职的编辑并不是随便找个记者来就能胜任的。因为,编辑需要具备更渊博的知识。报纸既是党和人民的喉舌、传递新闻的媒介,也是向读者输送知识的百科全书。所以,报纸有传播知识的职责,新闻有传播知识的职能。报纸不光要有知识性文章,知识也是新闻的一个组成部分。报纸在传递新闻的同时传播知识。然而,宣传什么,反对什么,怎样坚持传播正确的知识,避免以  相似文献   

4.
由"喉舌论"引发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一、"喉舌论"的由来和发展 在中国,最早提出喉舌论断的人当属梁启超,他最早把报纸性质概括为"耳目喉舌",在实践中真正把报刊当作政治活动的武器.正是他明确提出了政党报纸的概念.可以说,"喉舌论"最初的提出便早已具有了浓厚的政治色彩,突出强调了新闻传媒的政治宣传功能.在这之后,政党报纸的理论在孙中山那里成为真正的办报指导原则.新中国成立后,我党提出的以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新闻学说为核心的关于新闻事业性质的观点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毛泽东根据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指出报纸属于意识形态范畴,是一种上层建筑,是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通过新闻手段的反映.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和发展,终于,胡耀帮同志在<新闻工作的性质问题>中指出:"我们党的新闻事业,究竟是一种什么性质的事业呢?就它最重要的意义来说,用一句话来概括,我想可以说党的新闻事业是党的喉舌,自然也是党所领导的人民政府的喉舌,同时也是人民自己的喉舌."江泽民同志在<关于党的新闻工作的几个问题>中也指出:"我们国家的报纸、广播、电视等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所以,党和政府、人民的喉舌,这种对新闻传媒性质的界定成为我们新闻传播观念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一、党报加强民生新闻的必要性 党报是政党机关报的简称,其新闻和评论体现政党利益和意志的政党喉舌,一般以政治宣传为主要内容.因此,作为党的宣传工具和舆论阵地,党报受到诸多限制,不像都市生活类报纸具有相当大的灵活度.那么,如何适应新形势下读者的需要,满足普通读者的阅读兴趣就成了党报工作者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从去年下半年起,全国不少党报均实施了较大动作改版,其核心之一都是强化新闻特性。在此,我们想就如何凸现党报的新闻“亮点”、如何增强党报新闻对受众的吸引力作一浅陋的分析。 时下,不少读者的印象中,党报新闻真新闻少,信息量少,版面充斥了“千人同面,万人同腔”的内容,这就常常使得报纸与读者失之交臂。 据我们调查,现在读者不满意的并不是党报突出的喉舌功能、宣传功能,而是大量的刻板表述、以新闻面孔出现在报纸上干巴巴的经验总结、乏味的会议消息、连篇累牍的空话套话,以及“报纸杂志化”倾向。久而久之,我们的党报就缺…  相似文献   

7.
在新闻改革中,党报工作的改革是一个重要问题。近几年来,新闻界许多同志就党报的改革,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意见。我认为,党报改革的一个大前提,就是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党的喉舌作用。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是要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严守党的纪律,坚决贯彻新闻报道的党性原则和真实性原则。如果不是这样,我们就不能把握党报改革的大方向,就会陷入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泥潭。目前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各种思潮和外来影响纷纷袭来,情况十分复杂。我们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加以分析,采取对策。近年来,新闻界有的同志提出把党报“改革”成为监督党的报纸,说共产党是执政党,需要监督,党报应成为监督党的力量;有的同志借经济特区蛇口工业区党委机关报《蛇口通讯》刊登来信批评同级党委书记的事,宣扬“同级的报纸点名批评同一级的在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报业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各家报纸推出了多品种子报,文摘报、都市报、晚报等城市类报纸一涌而上,子报对党报发行形成了冲击。作为党报,如何主动迎接这一现象的挑战呢? 第一,必须有效地促进新闻体制的改革,使党报提高市场竞争的能力。 党报,作为党的喉舌,我们不能仅仅是局限于在报上宣传改革开放,而不注意自身如何去改革开放,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报纸受不受读者的欢迎,群众爱不爱看,知识性、趣味性、可读性等都要考虑。从市场的角度讲,我国现有大大小小的报纸几千余种,许多晚报、专业报都在挖空心思去争读  相似文献   

9.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新闻规律对媒体的客观要求,也是党报改革的突破点之一。作为记者,如果不能做到“三贴近”,写出的文章就不会有亲和力,不会有说服力,不会有吸引力,就很难发挥党报的喉舌和耳目作用。  相似文献   

10.
办报如主厨,读者如食客.要把报纸办得适宜广大读者的“口味”,的确是件不容易的事.我们把合“口味”移植过来,引伸过来,就叫做报纸的可读性.党报的可读性是什么?就目前党报已形成的出版格局而言,我认为党报的可读性起码是由这样几个因素构成的:这张报纸上刊登着大量引人入胜的新闻;有体现新闻性的丰富多采的专刊、副刊;图文并茂的版面形式和清新的印刷视觉效果.可读性还有另外的解释,指报纸,广播,电视新闻  相似文献   

11.
我们两人,来自两地的省委主办的机关报,参加中宣部新闻研修班。同窗一个半月,还巧得很,年岁相差不多,而且都在党报机关工作几十年了,也可以说是在办党报中长大的。在这紧张的研修期间,我们除了完成班里的课题以外,还翻阅了一些新出版的新闻研究刊物。这可好,每当我们回到宿舍的时候,就有了谈不完的话题。谈论得最多的是些什么? 有的刊物上说,党报当作党和人民的喉舌,不符合新闻规律,限制太多,有碍办好报纸。于是乎,又有文章研究出结论,党报要摘牌子,与党委“离婚”,等等。对此,我们回顾起这几十年的实践,就越发想不通了。我们坦率地承认,随着新闻改革的深入,我们办的省委机关报,明显的进步是有的,不尽  相似文献   

12.
党报的办报方针是,全党办报,群众办报。党报的通讯员是新闻传播的重要使者,是党报联系群众的纽带和桥梁,是办好办活党报的基础力量。做好通讯员工作,是党报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新时期加强党报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我们的报纸,如果没有广泛的通讯员,如果没有参加实际工作又生活在群众中的广大通讯员的参加,是不可能办好的。因为我们的报纸是党的喉舌,也是人民的喉舌,担负着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用马克思主义教育群众,正确引导社会舆论的重任。因此,我们的报纸,不但要有能干的编辑与优秀的记者,尤其需要有生活在广大人民中间的、参加各项实际工作的群众通讯员。正因为如此,做好通讯员工作,是我们报纸工作人员的责任和义务。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胜利地完成了它的主要议题,即坚持党的领导,改善党的领导,提高党的战斗力。这就使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了最重要的保证。一系列长治久安、高瞻远瞩的重大决策,正在鼓舞着全党同志和全国人民更加信心百倍地奋勇前进。进一步地发挥党报作为党的喉舌的作用,宣传好五中全会的精神,始终把经济宣传作为报纸宣传的突出的内容,使全党同志和全国人民更紧密地团结在党中央的周围,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而奋斗,这是我们新闻工作者所面临的新的任务,也是我们新闻工作者的共同志向。党报,是党的喉舌。正如喉舌要传达大脑的意志,党报必须传达党中央的意志,听从党中央的指挥。一九四二年延安《解放日报》社论中就提出党与党报的问题,指出:“报纸是党的喉舌,是这一个巨大集体的喉舌。在党报工作的同志,只是整个党的组织的一部分。一切要依照党的意志办事,一言一动一字一句,都要顾到党的影响。”时至今日,这段话仍然是完全正确、应当坚持的。  相似文献   

14.
党报办客户端,不是把报纸内容搬上去就完事大吉了.客户端的传播方式与报纸截然不同,意味着内容要与报纸有很大差异.大众日报客户端“新锐大众”自2015年7月正式上线以来,我有幸参与客户端内容的采写和编辑工作.新媒体采访和编辑工作让我倍感新鲜,同时也对党报客户端的内容生产有了一点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15.
胡羽 《新闻采编》2003,(6):24-25
党 报要适应新形势、新阶段、新任务 ,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提高新闻舆论引导水平。新一届党中央的这一倡导 ,不仅指明了党报新闻改革的方向 ,也向党报的编辑记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什么事情都是人来做的。同一件事 ,不同的人来做 ,就有高下之分 ,优劣之别。办报纸、搞报道也是这样。一篇稿件有无新闻价值 ,语言文字怎样 ,群众是否爱看 ,在于采写这篇稿件的记者或编辑的能力和功夫 ;一张报纸有没有针对性、实效性 ,有没有吸引力、感染力 ,在于这张报纸的编辑记者整体素质的高低、能力的强弱和作风的优劣。“三贴近”要求党报…  相似文献   

16.
十四大以来,出现不办报活动的第二个高潮。这一年多平均每两天半增加一家报纸,每两天增加一家期刊。目前全国已有2030种报纸和7000种期刊。报纸种类是1978年的10倍。这一时期的中国新闻事业山出现了许多明显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新闻观念的变化 首先是对报纸属性的认识有了变化。由过去只看到报纸主要作为舆论工具的政治属性,发展为既看刊报纸的政治属性,也看到它的文化属性和商品属性。其次是对报纸的功能的认识有了变化。由过去的只看到报纸作为党的喉舌的主要功能,发展为既看到它的喉舌的功能,也看到它在传递信息、普及知识、文化娱乐和舆论监督方面的功能。再次对新闻价值的认识有了变化。由过去  相似文献   

17.
新闻评论来自社会舆论,又作用于社会舆论,是党报直接影响社会舆论的最权威、最有力的宣传形式。强化新闻评论。是提升党报引导力的关键所在。尽管一直以来,人们把评论摆在“党报的灵魂和旗帜”的高度加以重视,从报纸的“两类说”而言,新闻评论是报纸上两种主要文体之一(另一种文体是新闻报道)。但在地市级党报中,评论的地位和功用却一度出现弱化的倾向。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评论不好写。新闻评论写作对写作者的理论素养、思想积累和文字功底有较高的要求,在地市级党报中,许多人视之如畏途。  相似文献   

18.
在不断深入的新闻改革中,怎样搞好通联工作才能适应新时期新闻工作的需要?这是当前新闻战线应当认真研究、探索的新课题。令人遗憾的是,这个问题目前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更少有人把它作为专门新闻理论进行系统的研究。通联工作从来就是党的新闻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众所周知,我们党自从有了报纸,就有了通讯员,有了通联工作。党报的通联工作,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报纸宣传工作中的具体表现。当前,新闻改革朝着如何当好党的喉舌、当好人民的喉舌的方向发展,在新的形势下,通联工作的重要作用就进一步显示出来。所谓喉舌作用,就包含着既要使上情下达、又要使下情上达的作用,包含着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反映人民群众呼声的作用;在商品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还包含着从各方面满足人民群众获得信  相似文献   

19.
新论速览     
进一步办好党报的四个问题尹明华在2009年第6期《新闻研究》中撰文说,报姓党,也姓报;党报是媒体,也是党的喉舌和舆论工具。党报肩负着媒体共有的社会责任,同时也肩负着党所要求的特殊使命。党报正在面临所有报纸共  相似文献   

20.
任昱 《新闻采编》2007,(4):36-37
地市党报在我国报界是比较特殊而又十分重要的媒体,其无论舆论导向还是新闻的贴近性,对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独特的影响力。那么,作为肩负采写新闻重任的党报新闻记者应具备哪些基本素质呢?一、党性应鲜明,立言为群众,舆论导向要正确,弘扬时代主旋律党报作为党的喉舌,是党联系人民群众的纽带,其政治性、思想性、理论性、群众性、敏感性,是每一个党报新闻记者必须坚持的基本准则。这就要求党报新闻记者必须坚持党性,必须讲政治,必须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必须具有很强的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感性,同时还必须树立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毛泽东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