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质的研究是一种在自然的条件下对研究对象进行深入细致考察的研究范式.文章就质的研究方法的产生背景、理论基础及特征进行了相关的阐述,并指出了质的研究方法与量的研究方法各自的优势及其局限性,进而指出两者是既有区别又相互补充的两种研究方法.质的研究方法与量的研究方法的合理结合是教育科学研究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2.
林静 《教育教学论坛》2012,(Z1):121-122
质的研究方法在教育科学研究中逐渐开始受到重视,它从微观层面上把握教育问题,建构与人对话的方式,探求被研究者内心情感。从质的研究方法应用中探讨其方法的特点,讨论质的研究发展趋势,以期质的研究与定量研究进行有效结合。  相似文献   

3.
质的研究方法是近年来由社会科学领域引入教育研究领域的一种重要研究方法。它不同于教育研究中广泛使用的定性研究方法,并与量的研究方法交相辉映。口述史作为质的研究方法的一个分支,使教育史研究得到了丰富和拓展。本拟对此方面的献研究做一综述,明晰质的研究方法在教育和教育史研究领域的现状与境遇,并促进对质的研究方法的反思和建设。  相似文献   

4.
教育叙事研究:批判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教育研究的教育叙事,不同于文学和史学表现手法的叙事,它是作为质性研究的一种研究方式,它不可虚构教育事件,并且还有作为研究方式所必然具有的规范、程序和要求。运用者必须要掌握这些规范、程序和要求,这是能否运用教育叙事研究的基础。教育叙事研究,是量的研究的补充,它不应该也不可能替代量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以<教育的科学研究>一书中提出的教育科学研究指导原则为出发点,对教师研究的选择研究问题、确定研究方法、得出研究结论、交流研究结果四个方面做出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走向生命关怀的教育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教育研究曾长期致力于科学化的建设,把实证研究的方法运用其中,在19世纪中叶的西方曾引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科学研究和人文研究之争。实证的科学研究以对待"物"的方式对待"人",在教育研究中已经丧失了鲜活的生命。教育是直面生命的活动,具有生命的品性。教育研究必须从实证科学的"无视生命"走向"关怀生命",这就是人文科学的"理解的教育研究范式"。  相似文献   

7.
质的研究方法与教师的叙事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在教育科学研究中,由于受实证主义思想的影响,长期以来,人们都偏向并倚重定量研究的方法,甚至将定量与“科学”直接划等号,似乎惟有定量的才是科学的。实际上,作为社会科学的教育研究毕竟不同于自然科学研究,应该有自己的研究方法。质的研究就是一种适合于教育和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近年来,国内也开始在这方面有所介绍、探索和研究。其中,陈向明女士关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的专著就是这方面的重要研究成果和贡献;《全球教育展望》杂志也于近年开辟专栏推介有关教师叙事研究方面的成果。下面试对质的研究方法与教师的叙事研究作…  相似文献   

8.
教育研究,特别是教育的科学研究的重要性已为世界各国所公认。在概念上,教育研究和教育的科学研究是有区别的。就教育的科学研究而言,国际教育界已经形成了一套通行的研究方法:提出问题、形成研究假设、搜集资料、分析资料、检验假设并形成研究结果。我国教育研究与世界教育研究相比,存在很大差别,具有群众性参与、行政参与和以思辨为主等特点。一方面,可以说,我们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教育研究体系,另一方面,在中国加入世界的进程加快的大环境下,我们不得不遵从教育研究的通行规则和方法。提倡基于科学的教育研究,规范研究方法,提高研究质量应该成为我们的选择,从而使教育的科学研究真正地科学化,为教育实践和教育政策制订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中小学教师怎样做科研——如何运用质的和量的研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小学教师在做科研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多问题,最重要的就是如何运用教育研究方法的问题。本就中小学教育科研中非常重要的,而且在任何教育科研中都会遇到的两种研究方法——质的和量的研究方法如何在中小学教育科研中加以运用,谈谈中小学教师怎样做科研。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运用内容分析方法 ,以《教育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教科版 )》和《教育理论与实践》为样本 ,从教育科学研究主体、教育科学研究问题域及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三个维度对我国教育科学研究进行了历时性与共时性分析。研究指出 ,中小学教师在教育科学共同体中所占比例极低 ,应从教育科研组织管理及学术期刊方面进行改善和帮助 ;在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中存在着重思辨研究 ,轻实证研究的严重倾向 ,应在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综合化、多元化的趋势中加强实证研究 ,使各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达到一个合理的平衡度 ;在研究问题域方面 ,应注重对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自身的研究及对教育史、外国教育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定量研究是当前教育研究的研究范式之一,强调对教育现象进行可量化的观察、调查、试验等,旨在解释事物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中后期以来,随着教育科学研究领域的深入发展,量化研究日益受到重视,并得以广泛应用.但由于量化研究方法本身存在的不足及教育研究的复杂性,教育研究中的量化研究常常受到质疑、争论.这就很有必要对量化研究的实质、理论基础、优点、局限性等问题进行探讨,从而使教育研究开始从一种单一的理论范式转向多元,促进教育研究方法向更深层次发展.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教育研究方法的迅猛发展,使各种方法层出不穷。质的研究方法是教育研究方法的一个新视点。本文就质的教育研究方法的概念、特征、它与定量研究方法的区别,以及它在教育研究领域中的运用等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旨在促进教育研究向更深层次发展。  相似文献   

14.
学校文化是学校研究的重要领域,文化研究进入教育研究领域打开了教育研究的视域,使学校研究中以往量化的科学方法无法顾及的领域可能有所突破。但由于传统的教育研究把文化定位于价值观,因此,学校文化研究并没有给学校研究以强力冲击。其实,价值观层面只是学校文化的一个层面,但不能局限于这样的认识。从方法论之维、内容之维、状态之维和改进之维等多个维度丰富和充盈学校文化研究,对推动学校文化研究向精细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科学评价教育研究的质量是教育科研和教育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而我国尚无学者对评价教育研究的质量进行过系统研究.综合评价作为一项教育定量研究,可以从同行评议总体质量、考察研究中涉及的关键变量属性及测度水平、识别研究问题、假设和研究设计方法、评估测量的信度和效度、评估研究的效度和信度以及研究的总结性评价六个方面来开展,其中测量的信度、效度以及研究的效度是决定研究质量最为重要的两个方面.基于科学的质量评价,才能促进教育科研工作更加严谨、规范,促使我国的教育科研质量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16.
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是教育研究的两大基本范式。近年来,由于认识到教育研究对象的特殊性质,日益强调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整合”,希望通过两种方法的整合来消除单纯一种研究方法带来的偏蔽,以更好地把握教育活动本质。但问题首先在于二者能否“整合”。其实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是明显不同的两种研究范式,有各自的活动边界和独特的品质追求。性质不同的研究范式是难以整合的;教育研究的独特性要求二者的“结合”,即综合运用两种研究范式。  相似文献   

17.
教育量化研究旨在通过测量、统计、推论分析教育现象,探究教育规律和指导教育实践。能否正确运用教育统计方法,直接影响研究结果科学性和指导教育实践有效性。本研究以35种教育类CSSCI来源期刊(2019-2020版)234篇教育量化研究论文为样本文献,设计《教育统计方法应用检核表》,记录文献中涉及的教育统计方法和归纳常见的统计“误区”。结果发现,当前教育量化研究存在误用统计方法、参数报告不完整和不规范、相关回归误作因果推论等“误区”。教育类专业可适当增加研究方法实操和数理统计课程,教育研究领域应加快制定教育量化研究论文写作规范以及完善同行评审制度,举办教育统计分析工作坊等,助力我国教育实证研究发展。  相似文献   

18.
教育科学研究中的定量化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分析了我国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现状,认为传统的定性思辨方法仍然是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主流,总结经验是我国教育研究的一大特点。论述了定量化在教育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价值,与所面临的一些难以克服的困难。  相似文献   

19.
教育研究的三种范式各有各的特点,都能在一定的教育领域内发挥特长,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在研究活动中,研究范式只有与研究问题以及研究过程中其他因素相联系时才有可能衡量其是否"适宜"。一项教育研究可以单独使用任何研究范式,也可以整合几种范式,只要能说明和解决问题即可。当前教育研究规范的建设,应突出如下策略:哲学思辨研究要关注实践;定量研究要加强理论指导,要遵循检验性原则、具有可操作性;定性研究必须遵守一些基本的道德规范。  相似文献   

20.
在教育领域,研究根据实证和诠释范式发展出两大研究取向:量化研究与质化研究。根据量化研究与质化研究的理念、内涵及其特点,可以把两看成是研究取向上的差异,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的。要建立科学的教育研究就应该尽可能将两种研究方法结合起来,用这两种研究方法开展对远程及成人教育研究,不但可使教学人员在专业上有所发展,也可协助改进学校教学质量,为远程教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