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人们常说,数学是训练思维的体操,而初中数学是打开人脑智慧之门的重途径之一.要学好数学需要多种能力的综合,其中思维能力尤为重要.学生思维能力的高低主要体现在思维品质的差异上,不同学生思维品质特点是不同的,这在数学学习中表现得非常明显,通过平时数学观察和思考,我觉得一般说来学生思维品质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数字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灵活性,以培养与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3.
王静 《现代教学》2007,(5):47-48
如何设计数学概念教学,如何在概念教学中有效地培养和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是我们在教学中经常考虑并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试图以《数学归纳法》一课的教学为例,谈谈在概念教学各阶段中如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优化学生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4.
在情境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5.
数学概念在数学思维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最基本的思维形式.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对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4文谈谈在数学概念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如何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6.
数学思维品质是每个学生学习数学时表现出的智力特点或个性特征。在义务教育中,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加强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就成了至关重要的问题。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把培养学生思维品质作为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基本内容之一贯穿于各年级的教学中。那如何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培养其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敏捷性、批判性、独立性呢?下面结合本人平时的教学实际,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7.
朱亮君 《课外阅读》2011,(12):245-246
思维品质是指个体思维活动特殊性的外部表现。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思维是智力的核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它包括思维的严密性、思维的灵活性、思维的深刻性、  相似文献   

8.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思维的培养是数学教学的灵魂,学生思维的发展是数学教学的核心.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呢?  相似文献   

9.
10.
11.
数学课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数学教学中要将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贯彻到教学的全过程,体现在教学与基本技能训练的第一个环节中.本文结合三角函数部分的教学介绍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12.
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的教学.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是通过课堂活动而形成的.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提高学生的素质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是21世纪新时代向我们提出的一个战略任务,也是新世纪数学改革的总趋势.在中学时代,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关键时期,是培养优良思想品质的播种季节,也是发展学生思维的最佳时期.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要求教师要加强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不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以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3.
14.
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其核心是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而思维品质是衡量思维能力的标准.现对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5.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思维的培养是数学教学的灵魂,学生思维的发展是数学教学的核心。如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呢?  相似文献   

16.
17.
数学教学的重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应当从培养思维品质开始。那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进行良好的思维品质的培养呢?  相似文献   

18.
思维品质是指个体思维活动特殊性的外部表现.它包括思维的严密性、思维的灵活性、思维的深刻性、思维的批判性和思维的敏捷性等品质.函数作为高中数学的主线,贯穿于整个高中数学的始终.函数的定义域是构成函数的两大要素之一,函数的定义域(或变量的允许值范围)似乎是非常简单的,然而在解决问题中不加以注意,常常会使人误入歧途.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中数学课程应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这是数学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数学思维能力在形成理性思维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1].2010年浙江省高考考试说明(理科)在数学能力考查方面也明确指出:“对数学能力的考查,应检测考生个体理性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可以说,数学教学就是思维的教学,培养思维能力,从根本上就是如何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20.
孔子曰:“疑,思之始,学之始。”有疑问才能产生认知的需要,才能产生积极的思维。质疑一般经过有疑一无疑一有疑的过程。要使学生有疑,教师就应启发、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促使学生在问题中产生疑问并大胆质疑。经过质疑后,学生往往以为问题已经解决,便开始处于无疑状态。在此情况下,教师要抓住学生似懂非懂的问题和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