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实践的概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的旧哲学中,就曾提出并作了各种不同的解释。唯心主义者从思想、精神创造一切出发,或者把实践看成是抽象个人自由意志的心理活动,或者把实践看成为实现某种先验的理性原则和道德原则的纯粹精神活动。在西欧哲学史上,第一个把实践作为自己哲学认识论的一个重要环节的是黑格尔,他强调劳动、物质活动对掌握自然界的作用,认为人的能动地改造自然界的活动是人与自然界关系的特点,提出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列宁在《哲学笔记》中不只一次地赞扬黑格尔实践观念的深刻意义。但是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的体系,使他把劳动、物质活动看着是“绝对精神”的理性活动派生出来的,因而,他所指的实践归根到底仍然是“绝对精神”的活动。  相似文献   

2.
网络思维与教育主体的生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二千年前的亚里士多德的一句名言“人是理性的动物”,将人类与动物界区分开来,并高于动物界。这大概是人类对自身界定最有影响的了,即使在今天也不能说它就没有价值。这里所谓理性,也就是指人类的智慧性存在。故而,智慧被喻为“人类最美丽的花朵”。而人的智慧的最集中体现是人的思维,因此人的思维,特别是人的理性的思维才是人类揖别动物界之根本。一个人思维能力的高低反映了他智慧的高低,智慧是思维过程的产品。集中反映人类思维积累的科学发展史,根本上也就是人类思维的发展史。 一、思维是人的一种存在方式  相似文献   

3.
从古希腊哲学开始,由于对目的所包含的各种矛盾关系的不同的理解和把握,便有了外在目的与内在目的之分。黑格尔批判、克服前人在目的观念上的外在、“应当”之僵硬和虚幻,抓住人类行为活动的目的性这一根本特性,深刻揭示、呈现出目的的内在环节,并对目的与工具的辩证矛盾加以精辟论述,从而将主体的主观能动性与客体的客观制约性的矛盾统一于“目的理性”,为后人切实理解和把握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己的矛盾关系奠定了厚实的理论基础。对黑格尔“目的理性”的发掘及其运用,有助于批判、冰释现当代西方哲学中价值学说与工具主义所人为设置的目的与工具的对立僵局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认为人类理性思维的特质就是运用思维的“抽象力”通过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而这种抽象力把世界作为整体把握时是“思维着的头脑的产物”。因而认为“马克思对形而上学的颠覆”,首先在于他意识到任何理性,观念不是现象背后的本质,只是“传统形而上学的幻觉”的观点是难以令人信服的;而且这种反本质的观点,又是一种标准的后现代哲学语境。在黑格尔哲学体系中并不存在“认识过程”混同于“表达过程”,语言不仅不是消除哲学问题的工具,而且还是澄清哲学问题的砝码,马克思思想的连续性与“颠覆”一词是格格不入的,马克思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旨在剥离它的唯心论外壳,决非要去颠覆它。  相似文献   

5.
语言和言语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人们可以利用它来互相交际,交流思想,达到互相了解的目的。有了它,人们就不需要再用旗语、手势语、结绳记事等方式来进行交际了。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交际工具,它是区别于人与其他动物的显著标志之一。人类自从有了语言,就标志着他们已经脱离了动物界,进入  相似文献   

6.
关于目的的学说不仅是黑格尔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他的哲学体系的主要骨架.他的体系的构建和展开,实际上就是绝对精神按照某种目的实现自己的过程.他首先把目的界定为"概念",而目的本身就有一种主动的力量,它能够自己实现自己,这种自我实现表现为一个过程.这一过程的实现不是单纯的逻辑推演,而是一个实践过程.目的是一种支配客体的力量,因为目的本质上是人的需要的表现形式,人通过运用工具,使外部世界符合人的主观规定而变成现实的东西.目的又分为主观目的和客观目的,并由此构成一对矛盾,它推动人们不断去追求更高的目的,这一过程本身就体现了历史发展的规律.  相似文献   

7.
论文学艺术与人类的反省意识何峰一马克思指出:“动物是和它的生命活动直接同一的……人则把自己的生命活动变成自己的意志和意识的对象。”同时,人能“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①这就是说,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人不是一种盲目的、自在的存在.首先,他能通...  相似文献   

8.
德国19世纪著名哲学大师、德国古典哲学集大成者黑格尔关于哲学作过许多生动形象而又耐人寻味的比喻,他从不同的侧面对哲学进行描述,现撷取几个比喻供读者解析、欣赏,从中了解哲学的意蕴,体会一下什么是哲学思考,以获得哲学的辩证智慧。黑格尔说,“一个有文化的民族”,如果没有哲学,“就像一座庙,其他方面都装饰得富丽堂皇,却没有至圣的神那样”。(黑格尔《逻辑学》)按照黑格尔的比喻,“庙里的神”是使庙成为庙的“灵光”。哲学则是使人类“文化殿堂”和“精神家园”成其为文化殿堂和精神家园的“灵光”。这就是说,哲学,它就…  相似文献   

9.
知识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经验结晶,同时,又是“人类为控制客体而进行的实践活动和理论活动的方式。”所以,任何知识都是认识与方法的辩证统一。正如黑格尔所说:“方法是这知识本身,而提供给知识的概念不仅作为对象,而且还作为它本身的,主观的作用,作为认识活动的武器和工具”。知识与方法的区别是相对的,两  相似文献   

10.
一、数学的文化价值观、教育观   数学是一种文化。文化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是相对自然界而言的,是指人类一切活动所创造的非自然的事物和对象。狭义的文化,则是指人类的精神生活领域。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独特的而又自成体系的一种文化形态。它以认识自然 (宇宙的秩序、结构 )和认识人类自己为最高的永恒的主题 (研究对象 );它以量化模式为形态,以理性探索为根本特征,以人类抽象思维的产物——“思想事物”为成果形式 (存在表现方式 );它处于人类智能的中心,是人类智慧的最高形式,以理性思维对人类文明…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种社会现象,语言最基本的、最直接的功能是其工具性,它不仅是交际工具—一“语言是工具、武器,人们利用它来互相交际,交流思想,达到互相了解”,而且是思维工具──“不论人的头脑中会产生什么样的思想,以及这些思想在什么时候产生,它们只有在语言的材料的基础上、在语言的术语和词句的基础上才能产生和存在”。具体到以书面语作为表现形态的写作活动中,语言的工具性功能在更为规范化、更高层次上得到了充分体现:创作主体凭借语言传达它的全部构思,接受主体也是通过作品语言来了解作品所承载的信息。虽然语言随人类社会的发…  相似文献   

12.
美国学者爱德华·霍尔的互动理论认为:无论是口头语言还是书面语言,都存在着互动,人与人要进行交际,就必须以互动的方式互相作用、互相影响,因为“互动是生活在集体中的一种功能”。列宁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交际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社会活动,在这一活动中,每个人既是交际的主体,又是交际的客体;他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别人,同时也被别人的言行所影响,从而达到双向交流、双向影响的互动效果。在英语教学中,用英语进行口头交流互动历来被认为是较为困难的。这是因为在我国,英语作为外国语,不是人们日常交际的工具,使用英语…  相似文献   

13.
<正>钱学森提出的“大成智慧教育思想”中一直在推崇人机结合、以人为主的思维体系。他总结了20世纪4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发展给人类带来的前所未有的巨大影响,对如何发展人类的思维能力有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认为,21世纪的人类必将在信息的汪洋大海中航行,人们的思维方式应该有一个飞跃,才能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要把各种情报、资料、信息,包括人的思维、思维成果、经验、知识、智慧统统集成起来,就需要把人的“心智”与计算机的高性能两者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4.
人的行为的特殊性在于有选择的理由,有一定的理性支配。从更高层次看,它又具有道德意义。而理由、理性与道德在人的实践活动中起着不同层面的支配意义、控制作用和调节功能。它们为人的行为自律提供基点、支持和生成作用。分析理由、理性与道德的特点和关系有利于大学教师群体在实施行为选择时相信“理由”,重视“理性”,体现“价值”,把握“应当”,使人的行为符合“道德”。让有理由选择的人更理性,让理性的人更理智,让理智的人更智慧,在此基础上的道德行为才更有利于人的完善和人类的文明。  相似文献   

15.
<正>黑格尔的逻辑学是辩证逻辑而不是形式逻辑。但他创立辩证逻辑理论所运用的逻辑方法却并不与形式逻辑绝缘。因为他很明白,由亚里土多德所开创的形式逻辑在任何时候和任何地方都是必要的,并且在某些场合(在求日常浅近知识的场合)还是充分的。他说过:“理性(指辩证思维)没有知性(指形式逻辑思维)——这是虚无,而知性没有理性,也是某种东西。”在黑格尔的逻辑学中,形式逻辑思维是辩证思维的隶属环节,辩证思维和形式逻辑思维互相贯穿、互相制约。因此,黑格尔的逻辑学不是神秘的“天书”,并且其科学要求还显得十分彻底。本文要探讨黑格尔逻辑理论创造中运用逻辑工具的一、两个侧面,让我们追溯一下这位思维科学的改革者是怎样从形式逻辑出发并且依据形式逻辑培育出辩证逻辑这朵思维新花的。  相似文献   

16.
“情动于衷而形于言”,“文艺是表现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古今中外没有那个文艺家不把情感放在艺术创作的首要地位,情感是开启文学之门的一把金钥匙。那么什么是文学的情感呢?情感是人对于客观事物同自己的具体关系的体验,是主体对外界刺激所持态度的反应,是人所特有的一种复杂的心理功能活动,这种心理活动受着人的生理机制和社会经验的制约。人类对世界的把握有两种方式,一是理性的判断,二是情感的体验,判断是种认识活动,体验则是审美活动。  相似文献   

17.
记忆对于人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俄国伟大的生物学家谢切诺夫说过:“一切智慧的根源在于记忆,记忆是‘整个心理生活的基本条件’。”他还指出:“如果没有记忆,那么我们的感知觉就不会留下任何痕迹而随即消灭,这样就会使人类永远处于新生儿的状态。”记忆在人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等活动中是不可或缺的。良好的记忆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一笔无价的财富,它是一个人事业上取得成功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作家所从事的是一项特殊的职业,在这项职业中,记忆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黑格尔曾经指出:“这种创造活动(指艺术创作——引者)还要靠牢固的记忆力,能把这种多样图形的花花世界记住……在艺术里不象在哲学里,创造的材料不是思想而是现实的外在形象。所以艺术家必须置身于  相似文献   

18.
人类社会的发展不仅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而且还是人本身的发展过程,是人类实践活动的过程。社会发展虽然受到客观规律的支配,它毕竟通过人来进行,人把自己的意识目的和激情带到历史活动中来,就使社会发展在较大程度上受到人的主观方面的影响和制约。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恩格斯一再指明,人是社会的主体,“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人的活动而已。”  相似文献   

19.
理性是人的本质特征,源起于人的历史性存在,是指导人类参与生活实践活动的智慧,体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崇高追求。一方面,理性促进个体形成卓越的生活方式,实现道德“内化”;另一方面,理性也为公共生活的秩序维护贡献了力量,从个体道德走向公共道德。科技的迅速发展带来了工具的理性化,导致了道德教育的异化,道德教育日趋边缘化、功利化,个人也丧失了主体性。重塑理性精神必须依赖教育启蒙。  相似文献   

20.
黑格尔在论艺术美的理念中这样写道:"人原来不仅是一般地与外在自然发生关系,而且这关系还是依存的关系.从自然方面来说,它和善地供给人的需要,对人的旨趣和目的不但不阻挠,并且还自动地促成他们实现,一路顺着人.人还有些需要和愿望是自然不能直接满足的.在这种情形之下,人就必须凭他自己的活动去满足他的需要;他就必须把自然事物占领住,修改它,改变它的形状,用自己学习来的技能排除一切障碍,因此,把外在事物变成他的手段,来实现他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