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最后的疯狂     
杜新财 《钓鱼》2014,(5):50-51
到年底了,协会又要搞活动了。这活动既要有创意,还不能少了出钓的鱼获,否则的话,这酒桌上哪来可炫耀的资本呢?可已经到了这个节气,钓到鱼谈何容易。想必各位都了解,  相似文献   

2.
华朝熙 《钓鱼》2007,(4S):68-68
网上有位钓友,蛮有意思地在他的博客上贴出了他的一份钓鱼账:一年里他钓了多少次鱼,共花去多少钱添购钓具,买了多少钱鱼饵,花了多少钱塘费,支出多少钱的车费油费。这位仁兄我不知道他是不是搞会计工作的,细到他的钓竿、装备如何折旧,他摩托车该如何折旧,都计入成本。  相似文献   

3.
晨钓     
王思 《中国钓鱼》2007,(6):10-10
钓鱼人都知道春天是钓鱼的黄金季节,到了夏天,由于气温高水温也高,鱼不愿开口,于是人们便说:“夏天到,鱼难钓”。可见春钓和夏钓大不相同。本文主要是谈夏钓,在这里有必要谈谈什么是夏钓。什么是夏钓?这很简单,顾名思义,夏钓就是夏天钓鱼,这么说似乎没什么不妥,可又不那么简单。以2006年为例,5月6日立夏,8月7日立秋,那么夏钓就是5月6日到8月7日这三个月钓鱼吗?  相似文献   

4.
放钩汉江水     
本人最初到汉江垂钓,因不得要领,故往往不获而返。后遇到一位有刀多年江钓经验的冯师傅,经他指点,按其方法,放钩汉江水,频频得鱼。现将冯师傅传授的方法及本人体会介绍如下,算是抛砖引玉吧。钓具:1.5米左右硬消海竿配直径15厘米的钓车(绕线轮也可以)。钓车的特点是可充分利用江水的冲击力,一只手随意收钱放线.操作方便.碰到大鱼绕线时不致于像线轮那样把钱缠伤、打扭。钓线:一般采用直径为0.刀~0.40毫米的线,线太粗鱼吃约后,传递到手上的手感灵敏度不高,钱太细不经磨,碰上大鱼拉不上来。钓约:这种钓法主要是钓江中的…  相似文献   

5.
冬钓村中河     
张洪波 《钓鱼》2013,(4):38-39
我一直认为钓鱼人是人群中最有意思的一群人。举个例子:春秋两季好钓鱼,人人都有自己心仪的去处,根本就不稀罕别人的信息。偶尔在大街上遇到,也是各自吹说自己知道的钓场鱼情好。而到了冬天,钓鱼人的关系不由自主地就贴近起来。不论在哪,哪个白只瞥见个背影,都会追过去寒暄,然后满怀期待地问:“亲,最近钓了没?”若是对方回答钓了,那就赶紧追问在哪钓的、效果如何?一副急不可待的模样。如若对方回答没钓或钓了没效果,  相似文献   

6.
杨伯诚 《钓鱼》2006,(19):32-33
在水库钓鱼,与池塘钓、竞技钓最大的不同是必须精选钓位。所谓“三分钓技、七分钓位”讲的就是自然状态中好的钓位,那怕是钓鱼的新手,也能满意而归:碰上差的位置,即便是老将,使出浑身解数,也可能收获甚微。怎样在自然水域选到最佳钓位昵?笔者依据十几年的实践认为:灵活运用鱼谚巧选钓位,是不错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张铨 《钓鱼》2005,(16):30-30
(接上期)二、传统钓的魅力何在 有的人只看到传统钓的落后的一面,而未看到其先进的一面;只看到缺点,而未看到优点。这是不客观的,也是不公正的。事物是一分为二的。传统钓有落后性,也有先进性,如果应用得当,扬长避短,你就能体会到它魅力无穷。可能有人有疑问了:怎么会有落后性又有先进性呢?  相似文献   

8.
文龙 《钓鱼》2004,(11):31-31
2003年,中国首次走出国门,参加了第50届淡水钓鱼锦标赛,钓鱼人无不感到振奋与乐观。近月来,各专业钓鱼媒体也对世界钓法钓赛作了大量专题报道,让更多的钓鱼人对国际钓法有了一些了解。我们在高兴之余,或许会问:我们应从国际钓法中学到些什么?  相似文献   

9.
覃建谋 《钓鱼》2011,(16):28-29
这里讲的中午是指上午11点至下午1点。 有条钓谚说“神仙难钓午时鱼”。为什么神仙午时也难钓鱼呢?很明显是钓不到鱼嘛。连神通广大的神仙中午都钓不到鱼,人就更加钓不到了。因此,又有另一条钓谚说“午时到,钓翁睡大觉”。翻开各种钓鱼报刊杂志也不难发现,有不少钓友发表文章认为中午钓鱼等于白白浪费时间。  相似文献   

10.
汤昕东 《垂钓》2009,(9):28-30
问:为什么有的浮标标尾部分从尾尖到尾根的粗细相同,请问它与上细下粗的标尾有何区别?像这种标尾上下一边粗的浮标,是调高钓高灵,还是调低钓低灵?  相似文献   

11.
胡铁花 《钓鱼》2008,(6):27-27
题记:看了题目,有的读者可能不明白:都说春钓“滩”、春钓“浅”的,地球人谁不知道,水库当然也要钓“浅”啦!其实不然,听笔者慢慢解释。 水库风光秀丽,鱼资源丰富,是钓鱼人的垂钓天堂。春天来了,我们应该在水库的哪些水域垂钓呢?有钓友说,钓谚不是有“春钓浅”之说嘛,那就钓浅吧:有钓友则认为,春天仍然是虽暖犹寒,水温低,鱼儿在深水活动,当然要钓深啦……议论不一。  相似文献   

12.
花絮     
老奶奶说没见过西安。临潼。席家鱼塘。什么叫个钓王杯?老奶奶问我。我说钓王杯就好比是中国足球的甲A。老奶奶说甲A她听明白了。可她心中的疑团是,如此高层次的钓鱼比赛,怎么还兴搞邪的,有个妈妈带着儿子跑来一块儿参与呢?席家鱼塘,人山人海,观钩的比钓鱼的多。总裁判长田尧先生告诉我,老奶奶不明白的那点事儿,指的是来自吉林省的那对母子选手,妈妈叫王静波,儿子叫高振宇,母与子已经是多次参加钓王杯的预选赛了。“妈妈是跟儿子学的。”老奶奶说,“刚才,我问过了。”田尧说:“儿子是跟外公学的。刚才,我也问了。”老奶奶…  相似文献   

13.
李震宇 《垂钓》2008,8(8):82-85
时常有人问我,你钓了这么多年的鱼了,什么鱼最难钓?回答这种问题无需经过大脑即可脱口而出——当然是狮鲈了。人中有怪人,鱼中也有怪鱼,但要怪到像狮鲈那样,恐怕就不多见了。  相似文献   

14.
严悟 《中国钓鱼》2023,(11):52-53
<正>有钓谚云:“春钓浅,秋钓深”。在垂钓实践中,如果钓友们一到秋季就严格按这个方法来下钩垂钓的话,钓获量往往并不是很理想,秋钓深的说法也是存在弊端的,应辩证地一分为二地看待,这是为什么呢?秋季大部分时间气温水温仍然是不低的,“秋老虎”的称谓令人望而生畏。秋高气爽的真正意思,只是在早晚显露出丝丝凉意来。  相似文献   

15.
徐刚  昕东 《垂钓》2010,(5):29-30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感觉:钓鱼钓了很多年,想继续有所提高,却非常困难。是技术不到家,还是理论没到位?有没有想过,是否是研钓的思路和方法出现了偏差呢?  相似文献   

16.
符荣财 《钓鱼》2005,(9):28-28
有人说“春天到,鱼难钓”。真的是这样吗?笔者分析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7.
快乐夏钓     
江沉 《中国钓鱼》2006,(7):25-26
钓鱼迷们常感夏季钓鱼不爽。一是鱼难钓:夏天气温高,相对湿度大,水体含氧量低,因而鱼儿食欲差;二是人也受罪:烈日头顶照,暑气脚下生,上下夹攻,弄不好虫叮蛇咬。夏钓的确难,如何才能克服这些困难呢?能不能把夏钓难变为夏钓乐呢?我这里有几个小诀窍,供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苏群 《钓鱼》2010,(6):32-32
众所周知:养殖鲤与野鲤之间唯一的差别是在其食性上。喂食与觅食的区别决定了对其钓取的易与难上。但是,许多钓手到养殖塘去钓养殖鲤却往往空手而归,原因何在?  相似文献   

19.
王华良 《钓鱼》2009,(17):40-41
无论是休闲还是竞技钓,投钩准确、钓不钓过程中的一大铁律,也是钓手们钓有所获的窝边、钓窝外是不是就一定钓不到鱼呢?笔者就曾有过,次钓窝日钓不到鱼,而钓窝边却获把从去年夏季到今年夏季的几次这样的垂钓经探究,希望钓友们能从中得到些许启示或借鉴。  相似文献   

20.
许波  李小玲 《中国钓鱼》2023,(10):22-23
<正>钓谚有云:“春钓浅,秋钓深”。在垂钓实践中,如果钓友们一到秋季就严格按这个方法来下钩的话,钓获量往往并不是很理想,秋钓深的说法也是存在一定局限性的,应当一分为二地看待,这是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