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基础教育网络教育资源现状研究与归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础教育网络教育资源建设事关我国教育信息化推进大局,事关教育现代化的均衡、和谐和可持续发展.本文在对基础教育网络教育资源抽样调研和问卷访谈的基础上,从资源建设主体、资源服务对象、资源类型分布、各学科资源分布、教师对资源的认识度、教师对资源建设标准的认识、资金投入等7个维度分析了网络教育资源建设的基本情况,认为我国基础教育网络教育资源建设和应用尚处于初级阶段,离"精品、优质、共享"的建设初衷仍有较大距离.在今后的建设过程中,应体现规范、全员、协作和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充分调动社会各部门、各阶层人士的共同关注和参与,引入激励政策、监管措施和分类共享机制,切实实现优质资源的共建和共享.  相似文献   

2.
高校网络教育资源的开发是一个动态过程,在开发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应采取什么样的指导思想,开发那些内容板块,以及如何激励教师的积极性。该文介绍中山大学网络教育资源的建设理念、成果和经验,以期为高校网络教育资源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网络教育环境中"典型激励"教育模式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在大学里的不断普及,高校"典型激励"模式应注重教育的形象性,保证教育的时效性,加强教育的互动性,保障教育的广阔性."典型激励"模式发挥了创新网络教育形式、发挥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使普通同学分享校园文化等作用.  相似文献   

4.
网络师生关系:"我-你"关系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师生关系是教育的最基本关系.研究师生关系需要首先清晰认识学生、教师.网络教育作为区别于前网络教育的新教育,其师生关系是一种"我-你"关系,它具有整体性、虚拟性、直接性、交互性、平等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5.
谈网络教育     
随着"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口号的提出,网络教育正在开辟一个全新的教育领域。本文主要从网络教育的起源、定义、要素、网络教育中教师与学生的定位、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五个方面来阐述网络教育。  相似文献   

6.
传统高校教师眼中的网络教育:机遇与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旨在了解当前传统高校教师眼中网络教育的机遇与挑战问题。结果表明,传统高校教师对网络教育可能带来的一些机遇表示了积极认同的态度,对所列举的三十项影响网络教育发展的挑战因素,教师们的认同程度有轻有重。基于结果,本研究提出今后中国网络教育建设过程中战略认识、激励与培训以及系统研究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网络教育中教师资源过于松散、教师角色不到位及自身素质还达不到网络教育要求等问题,从网络教育教师角色的转换和从业素质的内涵进行探析.从社会要求及教育规律的角度,重新认识和理解网络教育教师的角色定位和从业素质要求。  相似文献   

8.
现代Web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为网络教育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网络教育迅速大面积普及发展的同时对合格的网络教育教师(以下简称:网络教师)的需求也进一步提高。高素质的专业网络教师是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质量保证。文章通过比较和分析国内外对网络教师的培训情况,提出了网络教育理论体系中培训专业网络教师所应借鉴的理论、系统和实践,旨在探索我国网络教学设计的理想框架,提高网络教师的能力,为开展中国特色网络教师培训提供一些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美国K-12网络学习国际联盟颁布的网络教育质量国家标准的文献,诠释了美国网络教育质量国家标准,且对完善我国网络教育质量标准提出相应的启示.美国网络教育质量国家标准包括:项目标准、课程标准、教学标准.美国网络教育质量国家标准有如下的特点:层次分明,以目标为导向;以学生的需求为中心,以促进学生学习为旨归;以教师的知识和技能为重点,重视教师专业化成长;有一套完善的、行之有效的保障体系.项目标准、课程标准和教学标准之间紧密结合,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网络教育质量国家标准.这套标准为美国网络教育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战略规划.可见,建立一套完善的网络教育质量国家标准是促进网络教育长足发展的基础.网络教育质量国家标准不仅要有鲜明的层次,明确的目标,还要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重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更要有一套完善的保障体系.这些是对我国完善网络教育质量标准的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0.
高职“双师型”教师外在激励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职"双师型"教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职业教育的质量,其工作特点是研究外在激励机制的关键.本文从高职"双师型"教师工作特点入手,探讨建构高职"双师型"教师外在激励机制的必要性和方法,提出物质激励因素中强化以业绩为中心的薪酬模式、社会激励因素中强化产权激励、精神激励因素中强化参与激励、环境激励因素中突出文化激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