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经济方兴未艾的今天,在以科技力、经济力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关系到国家和民族未来的荣辱兴衰。高素质人才不但要有较强的专业素质,更要有较高的思想品德素质。德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在素质教育中,必须要把思想品德素质的培养放在首位,不断加强思想品德教育。本就“德育的重要性”、“德育的内容”、“德育面临的问题”、“加强德育工作的方法”等问题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2.
初中德育的有效性难题与德育目标空心化、德育内容碎片化以及德育方法机械化不无关系。以“守基线、拉高线”为价值指引的“双线德育”不仅有扎实的基础性,还能起到厘清初中德育工作的边界、满足德育对象的需求、重置德育体系的重心等作用。基于这样的价值向度,实施“双线德育”,并坚持差异性策略、价值性策略、实践性策略和整合性策略,就能推动初中德育工作的迭代升级,促进学生的生命成长。  相似文献   

3.
论德育理论回到德育实践的“中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德育理论回到德育实践的“中介”江西师范大学李康平关键词:德育理论德育实践中介德育理论回到德育实践,应该有一个过程,它不能直接指导具体的德育实践,需要构建一个能动的“中介”。一、德育理论与德育实践的统一性实践是认识的源泉,是理论发展的动力;同样德育实...  相似文献   

4.
为了有效地实现高等学校德育任务的落实,增强德育的有效性,高等学校德育必须创新。本文认为“创新性德育”是德育创新的一种理念,并就“创新性德育”的概念和“创新性德育”的观念体系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5.
关于德育学的研究对象的考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德育学的研究对象是德育学领域一个十分重要的本体论问题。根据哲学的、逻辑学的、语言学的和德育学的多学科视角的考察,德育学的研究对象不是“德育规律”,不是“德育现象”,也不是“德育问题”,而是在学校范围与条件下的德育理论与德育实践。  相似文献   

6.
如果说教育的根本目的之一是要“模塑培养出最高的人类德性或最理想的人格”,那么,道德在教育中的首要与核心地位便凸显出来,进行道德教育的责任就不应单是落在专职德育教师的肩上。“整个教育都要担负起引导儿童过有意义生活的神圣职责,而德育、德育课堂在其中更肩负有特殊的任务。”  相似文献   

7.
胡金木 《中国德育》2012,(19):19-22
若说道德可教,那么教的方式一定是生活化的。道德教育只能以生活化的方式呈现,而不能是学科化、知识化的。这样,人们往往把生活德育理解为一种模式,仅仅认识到“生活”与“德育”之间的一种工具性关系。其实,“生活”与“德育”具有一种本体性关系,生活是德育的基石,本真的德育就表现为一种生活德育。生活德育并不是要人们把德育直接搬到日...  相似文献   

8.
陈志君 《江苏教育》2008,(17):36-38
新时期高中生的思想和行为呈现新的特点,要解决高中德育工作实效性不足问题,必须有新思路和新方法。从学校文化的建设与创新入手,通过培养“班级精神”,开展“感恩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实施隐性德育、主体德育、情感德育和生活德育,从而培养学生积极、健康、自信、负责的品质,是提高高中阶段德育实效性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以德育为首”是社会主义大学的办学方针。当前,由于人们对德育教育内容、德育教学方法、德育工作职责、德育考核手段等问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模糊认识,致使高校德育工作步履维艰,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变化,适应不了市场经济形势的要求。因此,要把“以德育为首”贯彻到底,就必须准确全面掌握德育教育内容,认清德育工作职责,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完善考核措施,走出德育的“误区”。  相似文献   

10.
教育是一个国家的重要基石,对于中国而言,教育对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在现代教育中,却往往都把教育的重心放在了“智育”上,忽视了“德育”的重要性。但事实上,“德育”却是教育中极为重要的一环。自古以来,中华便是“美德之邦”,古人对于一个人的“德”是十分看重的。而若一个人“智育”合格,却“德育”不合格,那么正如古语有云:“德不配位,必有灾殃。”其结果终将不会太好。因而,当下的教育不能只盯着“智育”,更需要健全“德育”。  相似文献   

11.
根据杜威的德育思想构建生活化德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威的德育思想全面而又系统地构建了生活化德育的合理本质与内核。以杜威的“教育即生活”思想作为理论依据,文章解释了生活化德育“回归生活”的基本价值取向,即把社会生活作为德育的本源与基础,在新课程的教材上体现了回归有意义的儿童生活的主题;“做中学”思想说明了“经验”和“活动”在生活化德育课程中的重要作用,它们是形成儿童道德品性的重要教育方法;“儿童主体性原则”确立了德育中儿童的主体地位,通过发挥儿童主动性,培养儿童的能力和情感。文章从杜威的思想联系德育实际探讨了生活德育的价值观、方法论和学生发展观。  相似文献   

12.
隐性德育的磁场理论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性德育与磁场有许多相同之处,它们似“无形”,实则“有形”,它们时时处处都在产生作用,它们同样有“磁场源”、“磁场域”及“磁辐射”、“磁感应”、“磁共振”等效应。笔者把隐性德育的“磁场源”、“磁场域”及“磁辐射”、“磁感应”、“磁共振”称作“隐性德育源”、“隐性德育域”及“隐性辐射”、“隐性感应”、“隐性共振”,试图用磁场理论来探究隐性德育作用机理,以增强隐性德育的实效性,提高高校德育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一、充分认识新时期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加强德育工作的领导要切实推动新时期的学校德育工作,必须不断深化对德育地位的认识,始终以德育为立校之本,以中学《德育大纲》为指导,坚持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良的环境陶冶人,努力把学校建成“精神文明的窗口和示范区”。要明确学校德育工作的任务,从校情出发,确定“加强德育、全面发展”的办学目标,充分认识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构建规范有序的学校德育活动体系,建立切实有效的学校德育管理机制,健全充实德育管理机构和德育管理评估制度,保证德育工作从细处抓起、量化评估…  相似文献   

14.
间接德育是培养学生德行的有效德育途径之一,许多德育专家强调间接德育。但是,当前我国学校的间接德育却存在着被动应付、形式化、弄虚作假以及生搬硬套、简单与机械地渗透和结合等比较严重的问题。其根源在于把间接德育直接化了,变成了直接德育。间接德育就应当间接地进行,“间接地进行”就是要自然而然地进行、按照事情的本质与规律去进行,不为外在的目的进行。  相似文献   

15.
彭平平 《教师》2012,(19):116-116
当前,学校德育已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和全社会的广泛重视,“德育为首”也逐渐成为各级各类学校的共识。然而.笔者认为,在目前的学校教育中,德育的重要性被普遍得到了错误的定位。主要表现为将“德育”人为地与教学、  相似文献   

16.
多学科视角下对德育本质的反思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冯文全 《教育研究》2005,26(10):11-17
德育本质问题是德育理论研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可是长期以来, 我国德育理论界对德育本质的认识一直是比较混乱的,甚至是错误的。不少学者把“质”与“本质”相混淆,有的甚至把现象当本质。从哲学、逻辑学、词源学、语义学乃至教育学等多学科视角对德育的概念进行严谨的分析,才能深刻地揭示德育的本质。  相似文献   

17.
目前,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德育面临的首要问题已经不是对“德育的意义与重要性”的理论探讨,而是时于德育的实效性及其实施策略的关注。  相似文献   

18.
德育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道德教育无疑是教育中的头等大事,“先学做人,后学做事”“德智体全面发展”等司空见惯的表达方式就充分体现了德育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对待与现代德育存在着渊源承接关系的儒家德育思想,存在着两种引人注目的观点,即“道德重建论”与“儒学复兴说”。虽然,以上两种观点在思想方法上都是不可取的。儒家德育思想作为人类历史化遗产,我们需要有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尽管儒家德育思想存在着它历史的落后性,但是,现代中国毕竟是古代中国的历史的逻辑发展结果。无论从“德”的观念与儒家德育的发端,还是从“坑儒”到“尊儒”,无不体现着它的全命力。存在其“德政”、“人性论”等思想中的合理内核,承接着古今中国。对待中国儒家德育思想,其正确的态度应该是扬弃中承传。  相似文献   

20.
一、追求德育目标的基础化,避免伪崇高化:“顶天”与“立地”教育相辅相成 当前德育困境重重,归根结底还是当前的德育无论是德育目标,还是德育形式、德育内容、德育方法等,缺乏针对性,不是为学生量身定做,因而没有落地生根。德育要从“天上”降到“人间”。如果说“人”是由简单的“撇”和“捺”组成的,不妨也可以说“人”就是由“顶天”的一“撇”和“立地”的一“捺”组成的,忽视哪一个,“人”都不能成其为“人”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