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采访是一个新闻写作的必修课,新闻战线的前辈早已对此作了比较全面、系统、科学而严谨的论述。笔者作为一名尚在新闻殿堂门外,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新闻专业大学生,只能将自己在借鉴和吸取前人的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自己一些不够成熟的新闻采访实践,作两点粗浅的探讨。一、关于采访准备“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采访同样如此,要打有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如何作好采访前的准备工作呢?(一)认清当前形势,掌握报道动向。认清当前形势,就是要认清当前的经济建设、思想观念、文化教育等领域的全局,认清全局和局部、现象和本质…  相似文献   

2.
一、隐性采访的涵义及作用 隐性采访,相对于公开采访(显性采访),它指的是记者通过偷拍,偷录(录音、录像)及秘密收集(主要指文字记者)等手段进行采访从而达到获取事件真相的行为。其采访的方式包括两类:一类是记者不干预新闻事件的发展,始终保持中立,只是将事态发展过程偷偷记录下来,成为新闻事件的“旁观者”;另一类是涉入采访,即记者在不公开真实身份的前提下涉入新闻事件之中,成为新闻事件的“经历者”。新闻实践中,这两类隐性采访都经常得以运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隐性采访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一、满足了人们的知情…  相似文献   

3.
孙继芬 《出版参考》2005,(11X):11-11
本刊讯(记者孙继芬)金盾出版社作为一家综合性科技出版社,20多年来,坚持“三贴近”方针、服务“三衣”,已经赢得广泛赞誉。在当前图书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金盾”人有什么新思路?记者日前采访了金盾出版社总编辑郭德征。  相似文献   

4.
采访工作组织论李朝庆,郑太平高校图书馆采访工作的任务是,根据图书馆的性质、任务及读者需求,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包括采购、征集、交换、调拨等),采访文献,充实馆藏,建立科学、完整的藏书并开展图书资料的采购协调,对到馆的第一种(本)图书进行验收、登记。要...  相似文献   

5.
电视隐性采访探究王旭东词典里说,隐性采访"相对于'显性采访'(公开表明记者身份与采访目的)而言,指由于特殊原因而不公开记者身份或不申明采访目的的采访活动"。①由于隐性采访往往能获得意外的新闻素材,了解到公开记者身份所不能得到的真实情况,从而写出关系人...  相似文献   

6.
采访中的情感交流□许秀方采访是在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往中进行的,它以人际关系为纽带和桥梁,人际关系的建立,既靠沟通(信息传递),又靠情感。所以,记者的采访既有信息交流,又有情感交流。情感交流是采访成功的重要条件,也是推动采访不断深入的内在动力。情感是反...  相似文献   

7.
周甲禄 《新闻传播》2005,(12):34-36
在媒体的舆论监督中有一种采访方式现在经常用到,这就是记者为了获取公开身份无法采访到的信息,不征得采访对象同意、并隐瞒职业身份或假扮其他身份进行的采访。这种采访方法被称为秘密采访(有的人又称为隐性采访,隐身采访,暗访)。广播电视媒体的一些重要调查采访大量运用的就是秘密采访,如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播出的报道许多都是在秘密状态下拍摄的。一些报纸还开辟了暗访专栏。  相似文献   

8.
杨光 《图书馆学刊》1994,16(1):19-20
论图书馆采访工作中的反馈控制杨光(辽宁省图书馆)图书情报单位文献采访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对外服务部门的服务质量。文献采访是图书情报单位赖以生存的基础工作,传统的采访方式要求采访人在具备图书学、版本学的知识,其主要精力集中文献的内容价值的一般选择,往往...  相似文献   

9.
记者镜前采访的“潜在形象”湖北三峡电视台张建红镜前采访,也称屏幕前采访,是指电视记者在摄像机镜头前进行现场采访(包括现场播报)。“电视屏幕把记者的镜前采访一览无余地呈现在观众面前,使观众感到真实、可信。同时也把记者的采访能力、新闻业务水平一览无余地呈...  相似文献   

10.
西文文科图书采访信息源评述陈体仁(北京大学)采访是藏书建设工作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它与图书馆其他工作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它的不确定性。采访人员只有本馆的采访方针作为政策性的指南,但要做到尽可能地满足教学科研的需要,尽可能地合理使用有限的经费,以保证本馆...  相似文献   

11.
中文图书采访的质量控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韩宁 《图书馆学刊》2006,28(4):91-92
针对当前采访环境的变化,结合工作实践,按照采访前、采访中和采访后的顺序,对中文图书采访工作如何加强质量控制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要把稿件写得充实,关键得有丰富的材料,而丰富的材料来自哪里呢?这就要记者、通讯员到发生新闻的单位、地方去了解,有计划地去进行材料的搜集,这就是采访。“先搜集材料,越多越好。”(老舍语)日本一位著名的记者这样说过:“要写一百行的报道,就要积累两千行素材。如果用一百行素材写一百行报道,就会失之肤浅。想写出深刻的报道,必须用两千行素材垫底。”(辰浓和男:《用脚去寻找》)采访技巧,是新闻采访经验的结晶,是记者智慧地获取新闻材料的一门学问。新闻界的行话说:“七分跑(采),三分写。”采访是新闻报道的第一道工…  相似文献   

13.
记者获取新闻素材的最佳手段是采访,而采访的方式又是多种多样的。随团采访是记者采访中经常遇到和运用的方式之一。本人当记者这十多年,也跟过一些团。既品尝过跟团采访的成功与欢乐,也体味过随团采访的失败和愁苦。现在细细揣摸起来,觉着有必要把随团采访的个中体会记下,也算是就随团采访这一采访方式的一点探讨。 一、采访前要摸清团队的活动主题和日程,尽且量拿出大致的报道方案来。不要去打无准备之仗。到了现场再临时抱佛脚,那就晚了。 一般情况下,记者所跟随的团队,都是以开展某项(或几项)重要工作为主题,(如友好访问、…  相似文献   

14.
新闻选题与采访的互动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华 《新闻界》2001,(5):52-52
一、什么是新闻选题新闻选题即是选择新闻采访的“题目”。新闻选题的确立,能使记者(采访主体)与具体对象(采访客体)之间的关系得以现实地建立起来,从而使每一次具体的采访活动通过主体到客体之间的交互作用而得以有效地展开和发展。新闻选题是主观思想的一种确立和体现,但它却不是主观、随意的,要遵循以下原则:第一、客观性与观念性的辨证统一选题不能是闭门造车,凭空杜撰的,必须先有客观存在的新闻事实,再有新闻选题,这是新闻采访认识路线的规定。但是,新闻选题确实又要受到记者的思想、认识水平和能力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相似文献   

15.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以下简称“国际台”)是我国外宣工作的重要窗口,承担着“向世界介绍中国、向中国介绍世界、向世界报道世界”的任务,其当前的工作重点和“十二五”期间的发展计划被广电业内广泛关注。本刊“广电人物”专栏近期采访了国际台总工程师王联,请他对国际台的情况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16.
第一条 为适应报社开展新闻业务的需要,维护记站的工作和管理秩序,根据国务院(出版管理条例)和(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报社记站,是指报社根据新闻采访需要在其登记地以外地区设立的从事采访、组稿、通联等新闻业务活动的派出机构。[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读者阅读需求调查浅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读者阅读需求调查浅论黄亚海(湛江师范学院图书馆)一个称职的图书馆采访人员,首先应该是个良好的信息人员。因为采访人员大量的工作内容就是信息调查,诸如读者阅读需求信息调查、文献出版发行信息调查、本馆馆藏信息调查等。其中,读者阅读需求调查在整个采访工作中占...  相似文献   

18.
一次难忘的采访─—采访特型演员、毛泽东扮演者王霙的一段经历陆天旺1992年11月,潇湘电影制片厂来我部驻地(湖南绥宁县)拍摄《秋收起义》的外景。于是,《秋》片中毛泽东的扮演者王便成为当地新闻记者的“追踪”对象。我“初生牛犊不怕虎”,也拿着采访本想去碰...  相似文献   

19.
“付费采访”的是非曲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访对象向记者提出“采访必须付费”的要求,这样的事情越来越多,有关“付费采访”的是非曲直,成为当前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张万妍 《声屏世界》2009,(12):50-50
很多电视新闻节目因为一些新闻主持人(记者)的出镜采访而增色,但是也可能因其现场表现大失水准而影响新闻的真实性和感染力。究其原因,报道的角色定位是决定采访成败的首要因素。怎样才能找到准确的角色定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