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探究蜡烛燃烧产物的实验改进1.原实验存在的问题(1)教材中的实验需要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和一个用澄清石灰水润湿内壁的烧杯,需要的仪器多,且需做两次实验来探究蜡烛燃烧后的产物,耗时多。(2)学生较难把握用澄清石灰水润湿烧杯内壁的操作。表现在:澄清石灰水量少了  相似文献   

2.
1 实验装置 实验装置见附图。 2 操作步骤 1.取二只烧杯(100 mL)各加入约50 mL的蒸馏水,然后往一烧杯(烧杯Ⅰ)中滴加3~5滴KCNS溶液,向另一烧杯(烧杯Ⅱ)中滴入3~5  相似文献   

3.
一、问题的提出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是人教版初三化学的一个重要实验,该实验中探究蜡烛燃烧是否产生二氧化碳和水的操作如下:分别取一个干燥烧杯和一个用澄清石灰水润湿内壁的烧杯,先后罩在火焰上方(见图1),观察烧杯壁上发生的变化,从而推测蜡烛燃烧的产物有哪些。  相似文献   

4.
有关碘水萃取实验中,教材只是提醒实验教师和学生将萃取后的I2的CCl4溶液要回收,但并没有讲到回收的方法。笔者看到大多数实验教师对“回收”二字并没有引起重视,往往将回收液又随便倒掉,造成:①I2的CCl4溶液对环境的污染;②药品的浪费。笔者认为:用活性炭的吸附性来处理I2的CCl4溶液,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两个问题。1 具体做法11 将萃取后的I2的CCl4溶液装入烧杯中。12 再向烧杯中加入颗粒状或块状(便于分离)的活性炭,静放10~20分钟。13 观察烧杯中溶液颜色,若紫色消失,说明I2被活性炭已完全吸附。(或紫色没有完全消失,…  相似文献   

5.
一、评价实验方案型 例1 有人设计如图1所示的实验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把装有硫酸铜溶液的小试管放入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将烧杯放到托盘天平上,用砝码平衡.取下烧杯并将其倾斜,两种溶液混合反应,反应后再把烧杯放到天平上,观察天平是否平衡.  相似文献   

6.
一、评价实验方案型 例1有人设计如图1所示的实验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把装有硫酸铜溶液的小试管放入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将烧杯放到托盘天平上,用砝码平衡.取下烧杯并将其倾斜,两种溶液混合反应,反应后再把烧杯放到天平上,观察天平是否平衡.  相似文献   

7.
题目 实验室里有一瓶标签残缺的盐酸 ,请你来共同探究 .(1 )怎样立即确定它是不是浓盐酸 ?有人猜测是 ,有人记得好像不是 ,大家各抒己见 .你认为 ,应该用下述的    (填选项编号 )方法立即确认 .①讨论 ②调查 ③实验 ④上网具体的做法是              .(2 )粗略测定该盐酸每毫升溶液中含溶质HCl的质量 .同学们依据酸和碱中和反应的原理 ,设计了一种可行的实验方案 ,其操作步骤如下 :第一步 :在小烧杯中加入 1 0g质量分数为 5%的NaOH溶液 ;第二步 :向上述烧杯中滴入两滴酚酞试液 ;第三步 :向 1 0mL的量筒里注入该盐酸…  相似文献   

8.
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第七单元<课题1 燃烧和灭火>燃烧的条件活动探究中有这样一个实验:用导管对准烧杯中的白磷通人少量氧气或空气,观察现象.如下图1:  相似文献   

9.
把"木炭与氧化铜反应"作为一个研究性实验让学生进行实验探究,效果理想. 1 问题的提出 学生按照改进方法如①把木炭改为活性炭;②活性炭与氧化铜配比:活性炭与氧化铜的质量比在1:(7~13)的范围内;③把研细混匀的活性炭和氧化铜平铺在试管底部,加热实验,现象不明显.一次无意中用乙醇把混合物调成糊状后加热,1min出现现象,继续加热至2min,试管内壁出现铜镜,试管内黑色混合物变为红色.  相似文献   

10.
学生一见到探究评价题就感到茫然,那么如何答好这类试题呢?下面列举两例中考题,以期对同学们能有所启发.例1学习了密度的知识后,同学们准备测量食用油的密度.他们选取的实验器材:食用油、量筒、天平(带砝码)、烧杯.【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小新和小杨同学分别设计了一种实验方案,请  相似文献   

11.
一、问题的提出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材第五单元中,安排了四个实验来探究质量守恒定律,其中一个是碳酸钠固体和稀盐酸反应,装置如图1所示,在烧杯中加入无水碳酸钠固体,在试管中加人浓度为1:1的盐酸,把试管放入烧杯中,放在天平上称量,然后将盐酸倒入  相似文献   

12.
《科学》教材 (华东师大版 )第六章的第三节“细菌和真菌”中有一个学生探究活动“探究酵母菌发酵的最佳条件”。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值隆冬 ,我们鼓励学生利用自然条件 ,让学生自由组合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 ,给学生提供了两台恒温箱、足量的面粉和酵母粉、温度计及烧杯 ,有问题可以向老师咨询 ,并规定了完成实验和相互交流的时间 ,具体工作由学生独立完成。下面是学生设计的一部分实验方案和操作步骤及结论的记录情况。方案一 探究酵母菌发酵速度与温度的关系1.取 2 5 0mL的烧杯A、B、C三个。2 .将和好揉匀的面团 (含适量的酵母菌 )称取…  相似文献   

13.
活性炭是实验室不可缺少的药品,但在有些实验室中却很难找到。这里介绍一种能在实验室制备活性炭的简易方法,有兴趣者不妨一试。 目的:利用乒边易得的材料制备活性炭并观察它的吸附性能。 准备:1.器具:烧杯(400ml)三个、量筒、台秤、药勺、电炉(或铁三角架、石棉网、酒精灯)、玻璃棒、玻璃管(长约20cm、直径约0.5cm)、漏斗、漏斗架、滤纸、  相似文献   

14.
<正>一、教学目标1.会自己设计实验探究一块磁铁的磁力大小变化规律。2.认识条形磁铁磁力从两端向中间逐渐变小的规律,知道什么是磁极,知道每一块磁铁都有2个磁极。3.认识各种形状的磁铁,了解磁铁的应用。二、教学重、难点认识磁极、探究磁铁磁力变化规律。三、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师出示平底烧杯(掉有回形针在内的、并装有水的):同学们,上课之前老师准备了一些做实验用的回形针,可是一不小心掉在了装有水的烧杯内,谁有办法,在不碰到水的同时又快又好地取出  相似文献   

15.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人,科学探究问题备受关注.它综合性强、题目设计巧妙、情境新颖,又渗透着新理念、新思维和新方法等特点,故探究性问题成为中考热点,而其中有关金属锈蚀问题的探究更是热点之一.下面结合几道考题作一解析,供大家参考.一、对铁锈蚀条件的探究例1 课本实验中,铁生锈所需要时间较长,某实验小组设计如图所示的改进实验.(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连接好装置,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将 C 导管接入到装有水的烧杯中,微热  相似文献   

16.
"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第二单元的一个重要实验,该实验初次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对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创新意识、合作意识等化学核心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教材实验在"推测蜡烛燃烧生成的产物"及"点燃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处存在以下不足: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蜡烛燃烧生成的水蒸气会在烧杯内壁形成水雾,但在实际实验操作中,火焰上方烧杯壁温度高,烧杯壁易发烫,出现的水雾随即蒸发,现象不易捕捉,若烧杯离火焰稍远,则没有明显的水雾现象;用澄清石灰水润湿内壁的烧杯罩在火焰上,通过观察烧杯内壁是否出现浑浊,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产生,因烧杯放置时间长短、内壁石灰水多少等因素影响,石灰水变浑浊的现象极不明显;蜡烛火焰熄灭后白烟的点燃,因吹蜡烛时用力大小、熄灭前蜡烛火焰大小、燃烧时间长短等因素影响,学生实验时白烟重燃实验成功率低(见图1)。  相似文献   

17.
一、对比实验1.第一组对比实验(1)在200 mL 烧杯中放入20 g 蔗糖;(2)在200 mL 烧杯中放入20 g 蔗糖,再加入几滴水,搅拌均匀。同时分别向上述两烧杯中加入15 mL 98%的浓 H_2SO_4,并搅拌。实验现象:第(2)组蔗糖变黑的速率明显快于第(1)组蔗  相似文献   

18.
<正>有关氨气性质实验的改进,主要两个方面,一是将氨气的制备与部分性质探究一体化,另一是将实验装置简单化。1.所需仪器与试剂3个分别收集满氨气的550m L饮料瓶、3个5m L一次性注射器、1个500m L大烧杯、80℃、300m L热水、酚酞1份、浓硫酸1份、浓盐酸1份。(注意:饮料瓶瓶壁的硬度要适中,不能太硬也不能太软;收集的氨气不能掺杂有水蒸气。)创新之处:所需仪器简单并较少,饮料瓶  相似文献   

19.
对流原理告诉我们:热空气往上运动,冷空气往下运动.这可以通过实验来验证.而这种实验做来还很有趣. 实验一:水的对流 取一只洁净的800毫升的玻璃烧杯,在其底部中心放上1颗稍大的紫红色高锰酸钾晶体颗粒.然后小心翼翼地往杯内注水,尽可能不扰动高锰酸钾颗粒.再将烧杯置于三脚铁支、架上(注意请别垫石棉网),用酒精灯火焰对准烧杯底部中心加热,如下图所示.随着烧杯底部中心处水温升高,粉红色的水流向上部升腾,并向四周展成扇状,又沿四壁下降,形成环流.  相似文献   

20.
教材内容在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物质在变化》单元第一课时中,教材欲通过研究蜡烛的变化,从而使学生认识到物体的变化。教材在第三个活动“燃烧蜡烛时,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中分别安排了三个探究实验:1.取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其目的在于让学生观察到烧杯内壁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