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郁土 《新读写》2012,(12):56-57
这篇文章选自新近出版的中国当代原创作家文丛四《布袋集》,说的是抄袭者的下场。读完全文,不禁拍案叫绝!  相似文献   

2.
我,王小忆,某中学初一三班学生.我的兴趣爱好广泛,比如吃饼干、吃冰棍、吃蛋糕、吃薯片……是的!你没有猜错!我就是一个吃遍天下无敌手的超级大"吃货"!我一天吃六餐:早餐中餐晚餐早茶下午茶夜宵,上课吃下课吃放学吃——总之无时无刻不在吃.可偏偏我就是吃不胖,还算个偏瘦的小姑娘,所以我的外号美其名日"吃不胖".  相似文献   

3.
门子的下场     
且说雨村审理完薛冯两家的人命案后,本该轻松愉快了,可他心里总是感到不安。他吃不香,睡不稳,皆因一块心病——门子。雨村想:这小子知道我的出身和底细,又了解“薛冯人命案”的整个过程,这么精明!有朝一日他会不会陷害我?把他留在府里没什么用了。有了“护官符”,什么都好说了。哼!应该把他安排到一个更“好”的地方去!  相似文献   

4.
邓通的下场     
邓通是蜀郡南安人,本来只是御用船只上的一名水手,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巧的是,汉文帝一天做梦梦见自己想要上天却上不去,恰好有个水手从身后推着他上了天,汉文帝回头看见那个人衣服腰带后面穿了个洞。梦醒以后,汉文帝就按梦中的形象去找那个人,随即见到了邓通,恰好他的腰带后面也穿了个洞,同梦中一模一样。一梦之缘,邓通得以发迹,博得了汉文帝的恩宠,汉文帝前后赏赐他十几次,共计上亿的钱币不算,还把四川严道的铜山赐给他,准予他铸造钱币。自那以后,“邓氏钱”通行天下,邓通也因此靠上了汉文帝这棵大树成为一方富翁。并被封为上大夫。  相似文献   

5.
张泽丰 《特区教育》2009,(10):43-43
周六,爸爸说要带我去吃韩国料理。我一听,便像兴高采烈的小鸟飞了起来,因为我还没吃过韩国料理呢。  相似文献   

6.
俺媳妇是位小学语教师。趁着教师节这节骨眼.俺得赶紧跟大家“诉诉委屈”。  相似文献   

7.
郭建 《历史学习》2007,(4):45-45
读者大概都知道,劝秦始皇下焚书令的李斯,后来自己也死得很惨。在秦始皇暴毙后,是他和赵高密谋,拥立胡亥为秦二世皇帝。可是后来他又和野心勃勃的赵高发生矛盾,被赵高诬告为“谋反”,关人大牢,“榜掠千余”,李斯迫不得已,只好认罪。按照当时的法律,这样的案件要经过皇帝派出的使者复审才能定案,李斯满心希望能够在秦二世派使者来复审的时候翻案。可是赵高比他更精明,预先派了太监冒充秦二世的使者前来复审,李斯不知有诈,喊冤翻供,结果是招来一顿毒打。反复几次后,李斯不敢翻供,结果在真的秦二世使者来复审时,还是认了这个死罪罪名。终于逃不脱被“具五刑、夷三族”的下场。  相似文献   

8.
清代洪升<长生殿>下场集唐诗无论是内容上的贴合还是形式上的齐整都达到了一定的艺术高度,值得关注.本文从下场诗的演变概况,下场集唐诗四句组合是否完美、与作品的该出内容是否贴合以及在文中的作用等几个方面,浅谈<长生殿>的下场集唐诗.  相似文献   

9.
下场诗是戏曲特有的表演程式,为剧中人物下场时所念的诗。它在戏曲中的发展经历了一个过程,即从最初的很少采用下场诗到文人参与创作带来的精致的集句形式。《长生殿》的下场诗就是用集唐诗写成的,洪昇多采用唐诗中的清词丽句来写作下场诗,并能与剧情高度贴合,取得很高的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10.
埃斯卡皮提出的"创造性叛逆"这一术语引起了学术界众多专家学者的关注.我国学者谢天振的<译介学>更是国际上第一部对译介学进行理论建构和系统阐述的著作.该著作对创造性叛逆的形态进行了系统总结、分类和描述,在学术界可谓开创先河.以汪榕培<牡丹亭>译本中的下场诗为例,从文化意象、语言形式、内容及意义三个方面来描述创造性叛逆现象...  相似文献   

11.
梁辰鱼的《浣纱记》下场诗可分为四类:引用或化用唐诗的下场诗,引用宋诗或宋词的下场诗,引用俚语的下场诗,作者完全自创的下场诗。与《香囊记》《牡丹亭》的下场诗相比,《浣纱记》的下场诗形式不够整饬,俗语较《香囊记》少、较《牡丹亭》多,取材倾向于盛唐诗,尤其是李杜诗。这主要是因为传奇体制的规范化、传奇语言典雅绮丽化以及当时诗坛兴起宗盛唐诗、李杜诗的复古思潮。《浣纱记》下场诗在剧中起到了概括剧情、表现人物感情、评论人物或剧情、表现人物行动、预示情节等作用。  相似文献   

12.
方成培《雷峰塔》传奇是白蛇故事世代累积的集大成之作,其下场集唐诗自成特色,涉及72位诗人、96首诗作。本文以方本《雷峰塔》传奇为切入点,初步探讨学界研究相对薄弱的集唐诗,并深入发掘方成培《雷峰塔》下场集唐诗独特的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13.
回归     
他是这样的一个学生。热爱篮球,一日无球不欢,经常玩一手跳高转身投篮的把戏,引来众人的欢呼。这时他眉飞色舞,脚步轻快得满场飞。他喜欢画画,最喜欢自由发挥。比如老师教画素描三毛,他画了一幅又一幅。交上去的是悲苦的三毛,入木三分。给同学看的是一个暴发户三毛:上衣是NIKE,裤子是乔丹,鞋子是安踏,袋子是adidas,就连三毛的三根头发他也要扎上发带,写着“我是篮球明星”。  相似文献   

14.
《老年教育》2008,(12):13-13
在侵华战争中,日军“第16师团”这个番号是与一系列暴行划等号的:参与实施南京大屠杀,开展“百人斩”比赛……就连当时的日本陆军部人事局长都说:“第16师团长中岛今朝吾的战斗指导是违背人道的。”可见其暴行是多么的惨绝人襄。  相似文献   

15.
范进和孔乙己分别是《范进中举》和《孔乙己》中的主要人物。他们都是五十多岁的老童生,都是在科举考试道上的下等读书人,他们亦痴亦狂,不断追逐功名,都想爬上“人上人”的地位,他们都是科场上的疯子,最终落得个悲哀下场。  相似文献   

16.
明清传奇每出戏的开头和结尾,皆有角色吟诵的四句韵语,称作“定场诗”和“下场诗”。《牡丹亭·闺塾》亦不例外。塾师陈最良上场,吟道: 吟余改抹前春句,饭后寻思午晌茶。 蚁上案头沿砚水,蜂穿窗眼咂瓶花。  相似文献   

17.
宋老师     
老宋——宋老师,我的邻居。教数学的,书教得还行,人较懒,床底下老塞些臭袜子。挨近四十,有点老气横秋。高个,头发自然堆叠,夹杂些许白发。走路爱勾着头,慢腾腾的,一步一步量着走,一副专注沉思状。他思索什么?无人知道,至少不是在思索哥德巴赫猜想吧。不过在这个浮躁的年代,走在  相似文献   

18.
水知道答案     
有人曾做过一个有趣而很有意义的实验:让水“听”音乐。听了贝多芬《田园交响曲》的水,结晶美丽工整;听了莫扎特《第40号交响曲》的水,结晶展现出一种华丽的美。在装水的瓶壁上贴字或照片让水“看”,结果发现:“看”到“谢谢”的水,结晶非常清晰,呈现出美丽的六角形;而“看”到  相似文献   

19.
家长的苦恼 作为班主任,经常与一些学生家长交流关于学生的问题,发现很多家长最苦恼的事情是难以和孩子沟通、交流。他们反映孩子进入中学后,甚至不与父母交流自己在学校的事情以及自己的生活、兴趣爱好,逐渐把自己的心封闭起来,无形中与父母之间出现了一堵墙。  相似文献   

20.
宋淼 《学子》2003,(5):44-4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