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第三章《史晨碑》的用笔 唐代张怀罐在《玉堂禁经》中说:“夫书第一用笔。”赵孟兆页说:“书法以用笔为上。”用笔如此重要,那么,什么是用笔呢?用笔,也称运笔,指笔锋在纸面上的活动过程。人们在行笔的时候,笔锋或行或驻、或提或按、或快或慢、或偏或正、或转或折,从而写出各式各样所理想的笔画。据此,我们又可以说,用笔是笔毫在行进中的变化和进行笔画造型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唐林罄 《新读写》2012,(2):36-36
寺庙里端坐着各种观音、佛祖、罗汉、天王的雕像,他们或站,或坐,或喜,或嗔,或双目圆睁,或笑容满面。 在他们面前,我和奶奶的举动却各不相同。奶奶在虔诚地朝他们跪拜,而我却在埋怨奶奶浪费了我写作文的时间,对此,奶奶只是淡淡地一笑,说:“幸福是求来的。”  相似文献   

3.
任何一个事物都与宇宙万物处于或近或远,或直接或间接,或有形或无形,或重要或不重要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之中。我们不仅要看到世界的外在面目,更要看到隐藏在里面的东西,也就是由在场的东西看到不在场的东西,使自己具有诗意的生活在这个世界上。  相似文献   

4.
性格是人的个性的核心,是一个人最鲜明、最重要的区别于他人的个性心理特征。性格是指一个人在个体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对现实的态度及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方式。在性格中包含有许多社会道德含义。人对现实的态度主要表现在对待社会、他人、事物和自己等各方面,因此,正直或阴险、诚实或虚伪、节俭或浮华、谦虚或傲慢、勤劳或懒惰、勇敢或怯懦等,都是不同的性格特征。  相似文献   

5.
在课堂教学中,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以及师生双边交往的和谐程度和合作水平的高低,会造成或欢快活泼、或沉闷压抑,或激昂悲壮、或庄严肃穆。或伤感沉郁、或静谧安逸等不同的课堂氛围,  相似文献   

6.
阐述作为语言辅助工具的标点符号在语言实践中的作用:或在政治交往中批判讽刺,或在人生导行中警策激励,或在经济领域中委婉巧妙,或在日常生活中言简意赅,或在文学写作中含蓄朦胧、强调突出。  相似文献   

7.
现实生活中,最难做的事往往也是最容易做的事,譬如画句号。在汉语中,句号是个圆圆的小圈。这个小圆圈在每个人的手下展示出不同的风采,也映射出画句号者此时此刻的心态:或匆忙,或悠然;或绞尽脑汁,或如释重负:或沉思默想,或豁然开朗……句号在无意中泄露了一个人的涵养、性格、学识与做事的态度。  相似文献   

8.
正有这么一个人,他喜欢红色、蓝色或黑色,喜欢格子或条纹,喜欢篮球或足球,喜欢数学或物理,喜欢笑或是个面瘫,寡言或是个话痨,毒舌或不善言辞,爽朗或者温柔,单眼皮或者双眼皮,独生或有兄弟姐妹,不怎么好看也不怎么难看,出生在春夏秋冬任一季节,会弹钢琴、弹吉他、打架子鼓或跳街舞。这些零碎拼凑在一起,便是那个有着明朗笑容的少年。他心安理得地接受你情人节送出的自制巧克力、圣诞节送的针织围巾、塞在他抽屉里的情书与提前  相似文献   

9.
历史图片作为一种重要史料,在重现历史情节时具有视觉直观性、内容生动性、信息丰富性等优势,因而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备受青睐。现行人教版教科书中使用了大量历史图片,在编排形式上呈现出图文并茂的效果。在教学中,历史图片发挥了图片语言在历史叙述过程中的独特作用:或反映历史事件,或描绘历史人物,或定格历史场景,或再现时代风貌,或折射社会变迁,或揭示历史特征,与文字资料构成相互印证、补充、说明、强调等效果。  相似文献   

10.
绍兴戏曲历史悠久,唱戏的地方。或者临时搭棚,或者提前修建戏台。在这些戏台上有精美的雕刻,然而最引人注目的还是一副副楹联,或行书、或草书,或篆书、或隶书,或阴刻、或阳刻,仿佛是一杯杯令人回味无穷的文化香茗。  相似文献   

11.
in,at,on这三个介词都可以表示时间,它们用法各异,非常容易引起混淆。为方便同学们记忆,请看下面:at几点几分,在三餐时,在中午或晚上,在……岁时on具体某天或某天上午、下午或晚上in年、季、月或泛指上午、下午或晚上  相似文献   

12.
<正>有这么一个人,他喜欢红色、蓝色或黑色,喜欢格子或条纹,喜欢篮球或足球,喜欢数学或物理,喜欢笑或是个面瘫,寡言或是个话痨,毒舌或不善言辞,爽朗或者温柔,单眼皮或者双眼皮,独生或有兄弟姐妹,不怎么好看也不怎么难看,出生在春夏秋冬任一季节,会弹钢琴、弹吉他、打架子鼓或跳街舞。这些零碎拼凑在一起,便是那个有着明朗笑容的少年。他心安理得地接受你情人节送出的自制巧克力、圣诞节送的针织围巾、塞在他抽屉里的情书与提前  相似文献   

13.
<正>现实生活中,最难做的事往往也是最容易做的事,譬如画句号。在汉语中,句号是个圆圆的小圈。这个小圆圈在每个人的手下展示出不同的风采,也映射出画句号者的心态:或匆忙,或悠然;或绞尽脑汁,或如释重负;或沉思默想,或豁然开朗……句号在无意中泄露了一个人的涵养、性格、学识与做事的态度。因为职业缘故,我几乎每天都要看学生作业、教师来稿、家长来信等。在这些难得  相似文献   

14.
很多失败的作文,主要的问题出在选材,或东拉西扯、主题不明,或内容泛泛、不得要领,或人云亦云、毫无新意,或肤浅幼稚、缺乏深度,或结构散乱、主题分散……因此,熟练掌握作文选材的技巧,是写好考场作文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15.
人在说话时总要带有某种语气,或陈述、或祈使、或疑问、或感叹。这些语气的表达有时需要借助于一定的语气词。文章主要探讨语气词在普通话和应县方言中的各自不同表现形式及运用。  相似文献   

16.
李亮 《语文天地》2013,(11):42-43
诗歌是文学的精华,是对生活的高度集中与概括。读诗是一种心灵的享受,它能让学生的情感得以升华,让学生的心灵得以净化,让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提升。在高中诗词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综合考虑学生的兴趣、能力、情感、审美意识等因素,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或听或说,或读或写,或评或议,不拘一格,在发散性思维中习得知识,陶冶性情。  相似文献   

17.
何亚锋 《语文天地》2011,(19):32-33
一、前言诗歌是诗人心灵世界的艺术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或喜悦、或忧伤、或愤怒、或思念等非常丰富,但其表达并不是作者直白吐露,而是深蕴于作品的字里行间,因此要求鉴赏者在鉴赏活动中,要进行再创造。但在高中阶段,多数  相似文献   

18.
模式词语"不A不B"在先秦就已有之,"A、B"可为意义相类或相关、相对或相反、相近或相同的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动词或动词性语素、形容词或形容词性语素等。"不A不B"在先秦时意义较单一,后世逐渐发展而变得意义丰富,主要分析A、B的语法性质、意义类型和语义流变,重点考察其语义流变。  相似文献   

19.
因不如意——或成绩、或长相、或身体、或评比、或晋级、或找工作、或找朋友、或家庭状况……而做出不理智行为,而做出极端行为的现象,在当下各级各类学校时有发生。如此学生,有之;如此教师,有之;如此领导,有之;如此学校,有之。个中原因十分复杂。既是心理问题,更是文化问题。学校文化失衡——成功文化有余,"输得起"文化不足,是最主要最深层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线条是一种神奇的符号,在画面上,它可以随着人们的感情、文化素质、性格、经历而产生变化。根据画面的需要而产生或刚强或柔关,或畅快或稳重,或明朗或晦涩,或跳跃或平静的效果。从某种意义来说,线条是复杂的哲理深奥的绘画语言,是绘画的基础之一,但也是儿童最简单和最直接地表现自己的一种绘画语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