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一家美国杂志曾以三千美元的悬奖征求文字最简短、情节最曲折的故事,不少人绞尽脑汁应征。结果,下面一篇故事获得首奖——伊莉薇娜的弟弟佛莱特伴着她的丈夫巴布去非洲打猎。不久,她在家里接获弟弟的电报:“巴布猎狮身死。——佛莱特”伊莉薇娜悲不自胜,回电给弟弟:“运其尸回家。”三星期后,从非洲运来了一个大包裹,里面是一个狮尸。她又赶发了一个电报:“狮收到。弟误,请寄回巴布尸。”很快得到了非洲的回电:“无误,巴布在狮腹内。——佛莱特”简短而曲折的故事  相似文献   

2.
一位美国作家曾写了一篇小说《猎狮》,全文虽仅一百余字,却获得了一家杂志社的征文“大奖”。原文是这样的: 伊莉薇娜的弟弟佛莱特伴着她的丈夫巴布去非洲打猎。不久,她在家里接获弟弟的电报:“巴布猎狮身死。——佛莱特”  相似文献   

3.
同学们都喜欢听故事,为什么呢?这是因为故事情节往往曲折多变,出人意料,甚至让人匪夷所思,欲罢不能,这就是故事巨大的魅力所在。写文章也应该如此。毛宗岗在评价《三国演义》时说:“文章之妙,妙在猜不着。”这“猜不着”不就是情节起伏,构思奇妙吗?《水浒》中写李逵先后杀死四只老虎,手起刀落,毫不费事,真个是英雄了得,但是却远远不及景  相似文献   

4.
同学们都喜欢听故事,为什么呢?这是因为故事情节往往曲折多变,出人意料,甚至让人匪夷所思,欲罢不能,这就是故事巨大的魅力所在。写文章也应该如此。毛宗岗在评价《三国演义》时说:“文章之妙,妙在猜不着。”这“猜不着”不就是情节起伏,构思奇妙吗?《水浒》中写李逵先后杀死四只老虎,手起刀落,毫不费事,真个是英雄,但是却远远不及景阳岗武松打虎那么引人入胜,这是为什么?原因很简单,就是武松打虎写得波澜起伏,险象环生,能紧紧抓住读者。所以记叙类文章的构思应有情节和情感的水位落差,造成遏止、积蓄、冲击、突破,以形成一波三折,从而产生曲折生动的艺术美,达到引人入胜,扣人心弦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我家有个“开心果”,那就是我弟弟。别看他只有6岁,却人小鬼大,连我这个做姐姐的有时候也不得不服他足智多谋。有一次,我们正在吃晚饭。忽然,弟弟眨巴着眼睛说:“爸爸,我会写‘爸’和‘舅’这两个字了。”爸爸、妈妈听了都非常惊奇。爸爸说:“哦!那太  相似文献   

6.
一读者来信编辑同志: 正在展开对‘活教育’批判的时候,学校教育中产生了下面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有些人说:‘现在不敢大胆创造了,一动手,人家就说是“活教育”。’一位初中物理教师,发动学生,利用废物或者简单的材料,制造了许多教具,别人说他是‘以儿童为本位’,另一位小学自然教师,讲到‘羅盤’这一课,带着学生到轮船上去参观真的羅盤,讲到电报,她自已到电报局去请教职工同志关於这一方面的知识和经验,别人说她这就是‘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的主张。弄得这两位教师,不知怎么做才好,因而工作情绪低落了。  相似文献   

7.
“为人贵直,作文贵曲。”在记事类记叙文中设置悬念,可以使文章情节跌宕,结构曲折,产生扣人心弦的艺术魅力。悬念,俗称“扣子”或“关子”,一般用在文章的开头或中间,就文章的内容或人物的反常情况设置疑团,目的是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使读者自觉不自觉地进入文章所创设的情景之中。因此,悬念既是一种结构技巧,也是一种叙述技巧。有的悬念设置在文章的开头,它先给文章打一个总“结”,而这个“结”就是全文的主要事件或主要情节或主要矛盾,它需要蕴蓄很长时间,在主要事件充分展开,或主要情节达到高潮,或主要矛盾冲突最为激烈的时候,才可“解”开…  相似文献   

8.
贺孝恩 《文教资料》2006,(31):142-143
本文的结构艺术可以用三个词来形容:巧极、妙极、神极。1.巧极:一巧巧在作者把小说的情节安排得无处不妥贴,无处不周到,可以说是天衣无缝;二巧巧在作者把小说的明暗两条线索安排处理得恰到好处;三巧巧在作者在小说中合情合理地设计了人物活动的场所和矛盾冲突的地点。2.妙极:一妙妙在作者处处设悬念,吊足了读者的好奇心和情感;二妙妙在作者处处用暗示和伏笔,使小说的情节十分曲折;三妙妙在作者用“风雪”来烘托小说的气氛,推动小说情节的发展。3.神极:(1)“前关后联”见神奇。(2)“平”处见风雷,“闲”时隐杀机。(3)小说写尽了杀人之“快”。  相似文献   

9.
一女儿认识“奶奶”这两个字,我告诉她:“‘奶奶’就是‘好婆’(常熟方言)。”走到超市,女儿看见奶糖的广告,高兴地跑过去指着“奶”字说:“‘好婆’在这里!”  相似文献   

10.
开心小辅     
《辅导员》2004,(11)
胖弟弟读小学四年级的弟弟胖得实在不像话,大家常常取笑他。老师要他们班同学在联络簿上记下“每天帮家里做的事”,弟弟怎么也想不出来,最后只好由妈妈代为填写。她在联络簿上写道:“每天帮家里吃饭。”老师的评语是:“看得出来,你很努力!”日本名字课堂上,小辅在给学生介绍日本人的姓氏。他说:“如果有个日本名字里有‘太郎’二字,那他一定是长子,如果他名字里有‘次郎’二字,那他一定是次子……下面,谁能说出一个有这种名字的日本人?”一个学生站起来大声回答:“山本五十六”。  相似文献   

11.
清人唐彪说:“文章不能一作便佳,须频改之方入妙耳。”文章“佳”、“人妙”,是“频改”的结果。好文章是写出来的,更是改出来的。叶圣陶先生在谈到作文修改时说:“‘改’与‘作’关系密切,着重在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易清  王平 《高中生》2008,(15):66-66
毛宗岗在评价《三国演义》时说:"文章之妙,妙在猜不着。"这种"猜不着"就体现了作者巧妙的构思。作文时,叙述最忌讳的是平铺直叙。朱熹说:"文须错综见意,曲折生致。"文章如果平铺直叙,会令人兴味索然。只有波澜起伏的描绘,才能形成语言上的跌宕美,让整篇文章更有文采。请看下面这篇以"老师"为话题的文章。  相似文献   

13.
一、创设情境,设置悬念,引导学生参与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创设一定的情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积极地进行思维、引申发挥,点燃学生质疑问难、主动探索的精神之火。例如,在讲日界线时,可引入故事:“一个住在俄国的人,在某年8月1日于伊尔库茨克给住在芝加哥的朋友拍了一份电报,朋友回电却写着‘7月31日收到电报一份’,难道他的这位美国朋友在撒谎吗?”再如,讲到“中国地  相似文献   

14.
张玉明 《小读者》2013,(7):35-36
文章的“腰”,即文章的中间部分。一篇好文章,“腰”必须挺起来,也就是使文章的中间部分内容突出,能吸引人的目光。下面有四种行文方式可供参考。一、以情节引人。文章若能做到内容生动、情节曲折,就能扣人心弦。那么,如何使情节曲折呢?1.巧设悬念。例如《三国演义》中的“草船借箭”。  相似文献   

15.
第一张报名表:没有想到,最先报名参加俱乐部的,竟是一个患有脑瘫的残疾女孩儿。她手不能动,腿不能走,生活几乎全要家人帮助。她在来信中说:“由于行动不便,许多事要借助别人帮忙,所以平时我最喜欢的一个字是‘借’字。我报名参加小记者团,就是想借‘小记者采风’、‘会员聊天室’栏目,结交文友,共同提高阅读写作水平。”和报名表夹在一起的,是一篇她描述自己如何学会走路的文章,读后让人热泪盈眶。这个女孩就是河南沁阳市联盟街学校初二(1)班的朱莉莉,让我们都学习她吧。  相似文献   

16.
文学的结构美,主要显现于情节的曲折美,这一点,亚里士多德讲得极为辩证。他认为,艺术美感“可借‘形象’来引起,也可借情节的安排来引起,以后一办法为佳,也显出诗人的才能更高明”。莫泊桑在描写路瓦栽夫人借项练参加跳舞晚会时,奇思杰构设置了悬念,从而使情节委婉曲折:一个偶然的机会,路瓦栽弄来个一张部长大人的夜会请  相似文献   

17.
宝玉笑道:“我送妹妹一妙字,莫若‘颦颦’二字极妙。”探春便问何出。宝玉道:“《古今人物通考》上说:‘西方有石  相似文献   

18.
作文里头名堂多,说来话长又难说。只要肯读还肯写,名堂再多也好学。却说“名堂多”作文三人组离开了万兽岛,航行六六三十六天,又到一岛国。林之洋指着城门顶上的大字说:“看,朋妙困。”唐敖道:“老兄,是散沙国。”林老板嘿嘿笑两声道:“又错了。”九公道:“据说这里的国民最不齐心,像一盘散沙,大街小巷时时刻刻都有人吵架打架。一会儿我们上去仔细观察一两个场景,这次作文就写场景。”林之洋道:“场景是什么?”九公道:“‘场’就是场面、场所、地方,‘景’就是景象、样子。‘场景’就是场面景象。”林之洋道:“哦,原来如此。那场景怎么写?”…  相似文献   

19.
熊妈妈有两个小宝宝,大的叫皮皮,小的叫乐乐。他们都在山羊老师的班上。皮皮很贪玩,成绩不理想;而乐乐却很勤奋,成绩当然很不错。一天,熊妈妈要看他们的作业本。她翻开皮皮的作业本,上面有很多“×”,而乐乐的作业本全是鲜红的“√”。熊妈妈皱着眉头对皮皮说:“你呀,作业不认真做,连弟弟都不如!你看,你弟弟有34个‘√’,而你只有15个‘√’。你应该向弟弟好好学习学习。”夜里,皮皮躺在床上怎么也睡不着。妈妈的话始终萦绕在心头。怎样才能让我的作业本上的“√”比弟弟的多呢?他左思右想,突然眼睛一亮,终于想出了一个好办法……第二天,皮…  相似文献   

20.
宾老师作文讲评中的一个细节给我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感觉她指导得特别到位,特别好。她上的作文课是《给文具设计名片》。当堂讲评时,一个学生读他写的文章。其中有这样一句:“铅笔的头上有一个红色的东西,可以用来改正错字。”老师马上说“:这句话好吗?怎样写更好呢?”一个学生说“:在‘东西’后面加上‘那是橡皮’。”另一个学生说“:铅笔头上有一个红色的帽子。”老师说“:很好!把‘东西’改成帽子就更清楚、更形象了。”这时又有学生举手,老师让他回答。他说“:还可以‘把一个’改‘成一顶’。”又一个孩子也迫不及待地举手:“老师,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