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琵琶传统乐曲与其他民间音乐形式有着密切的关系,乐曲是表现风格的重要载体,本文将通过对乐曲来源的分析,论述琵琶各流派的传统乐曲与民间歌曲、戏曲等民间音乐形式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琵琶记》对明清戏曲的理论、创作和舞台表演等方面影响深远,有"曲祖"之誉。从脚色体制和音乐结构两方面分析明清传奇对《琵琶记》结构范式的接受途径,可以看出《琵琶记》在中国戏曲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杰出的民间音乐家华彦钧(民称瞎子阿炳)系江苏无锡人。自幼在其父亲华清和(无锡当家道士)的影响及严格训练下学会了多种民族乐器,如笛子、二胡、琵琶及打击乐等。青少年时期就已具有较高的演奏技巧。之后他又广泛接触和勤奋学习了当地的民间音乐,包括江浙一带的民间歌曲和地方戏曲音乐,奠定了自己音乐艺术创作的深厚底蕴。  相似文献   

4.
明清俗曲是我国明清时期俗文化的代表,也是更高形式的民间音乐。通俗歌曲是活跃在当今艺术领域中重要的音乐形态。二者虽为两个时代的产物,但在众多方面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分析比较二者在歌词、音乐上意趣之异同,对继承传统文化和创新当今通俗歌曲艺术创作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琵琶是我国古老的弹弦乐器之一,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其发展经过了一个渐变的过程,唐始才逐渐趋于稳定。本文审视了琵琶从秦汉至明清各时期的历史衍变、音乐形态及近现代琵琶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6.
弦管(又称南曲、南音等)的记谱体系为:指谱,其特点为字谱、琵琶谱、骨谱。其上源至少可以追溯至明代。《明刊闽南戏曲弦管选本三种》的不少符号应具有相应的音乐记录音乐。明清时期弦管记谱体系有着重要的发展,出现了新的形式。  相似文献   

7.
苏轼在诗词创作和音乐理论研究及民间音乐整合方面有很大成就,形成了立足于文人音乐和民间音乐的独特音乐视域.苏轼的词乐创作思维灵活,原则分明并且目的明确,形成了风格豪放的新词风.他对古琴等传统曲目的曲调进行考证,注重音乐史料的收集和关注,并对琴、筝和琵琶等器乐音乐欣赏理论进行发挥同时还注意对不同地域音乐形式的记录和整理.  相似文献   

8.
苏轼在诗词创作和音乐理论研究及民间音乐整合方面有很大成就,形成了立足于文人音乐和民间音乐的独特音乐视域。苏轼的词乐创作思维灵活,原则分明并且目的明确,形成了风格豪放的新词风。他对古琴等传统曲目的曲调进行考证,注重音乐史料的收集和关注,并对琴、筝和琵琶等器乐音乐欣赏理论进行发挥同时还注意对不同地域音乐形式的记录和整理。  相似文献   

9.
每种乐器在演奏美学方面既有共性的地方,也有个性的地方,琵琶就有着自己独特的表现方式,对演奏美学的要求与其它乐器也有所区别。琵琶是我国特有的民间乐器,它的演奏几乎不借助于非音乐手段,主要依靠演员自身的二度创作来完成演出。演奏琵琶最重要的是:把握住点与线、线与点的关系;控制余音以表现琵琶的“韵”;形神兼备的体现音乐内涵。  相似文献   

10.
宋元戏曲音乐与明清戏曲音乐之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戏曲是我国传统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特有的一种综合性舞台艺术,而戏曲音乐是这一综合艺术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戏曲在宋元时期已经形成,到明清时期形成发展高峰,所以,宋元时期和明清时期是我国戏曲音乐发展史上的两个极为重要的历史阶段。本即对这两个时期我国戏曲音乐的主要特点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1.
宝卷的传承,除了文本传承外,还有以各种曲牌为载体的音乐传承。宝卷音乐属于典型的曲牌联套体结构,是一个完整的声腔系统,根据音乐结构和音乐特点可分为佛教音乐曲牌、词曲小令曲牌和民间小调曲牌。以甘肃岷州宝卷为例,将中国传统音乐的综合体分层解析,意在理清明清时期教派宝卷中的音乐结构和曲牌类型,客观反映中国传统音乐的融合与演进脉络。  相似文献   

12.
唐朝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经济和国力都十分强盛的时期。宫廷音乐和民间音乐也得到飞速发展,这两大音乐潮流之间有着很多相同与不同的地方。不同的音乐代表着不同的社会群体,再加上音乐的特征、加工方式等不同,呈现出各自的审美特征与艺术价值。本文主要从服务对象及用途、加工方式等几个方面分析探讨了唐代宫廷音乐和民间音乐的异同。通过比较、分析发现二者也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使我们联想到学院派和原生态音乐之间的关系,期望通过分析,对唐代宫廷音乐和民间音乐有全面的认识并为我国民乐的发展以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历史上,琵琶是一种非常古老且历史悠久的弹拨乐器,最早是在南北朝时期引入我国,在经过很长的一段时间的演变之后,琵琶在弹拨乐器中的特色越来越显著。后来,受到我国戏曲音乐以及民间乐器发展的影响,琵琶的演奏技法发生极大的转变。文章从古代诗歌入手,分析我国琵琶右手技法的演变过程,以期能够为琵琶的学者提供一定的其实,并在学习和演奏的过程中对琵琶右手技法的演变过程有一定的了解。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统音乐中的民间音乐是中华民族音乐艺术的魂。民间音乐一般是指在民间形成并流传于民间的各种音乐体裁,如民间歌曲、民间歌舞音乐、民间器乐、民间戏曲和说唱音乐等。民间音乐在中国传统音乐中,比其他诸如宫廷音乐、文人音乐、宗教音乐等更具有生命力,是其他音乐的源或根。因为,民间音乐生于民众之中,活跃于民众之中,最贴近人民群众,最直接反映社会的生产、生活和发展变化。在中华民族音乐艺术的大舞台上,民间音乐可以称之为纪录和反映民间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所以,传承和发展中国民间音乐是弘扬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必然内容。  相似文献   

15.
唐代音乐艺术繁荣昌盛,燕乐逐渐发展起来,使琵琶音乐迎来其发展的高峰。本人通过对唐代音乐文献的研究,将白居易留存下来的"琵琶"诗选汇集整理,并加以适当的解读、评说。  相似文献   

16.
琵琶独奏曲《点》为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时期作品,利用书法艺术与音乐创作相结合,并且融入秦腔等民间音乐元素,传统乐曲与现代的创作技巧相结合,中西式节奏的结合等等手法进行创作的现代琵琶独奏曲。本文对于这首乐曲本身的曲式结构、作曲技巧、节奏特点以及它的创作意义方面来剖析琵琶独奏曲《点》的深入诠释,通过这首乐曲的分析探究现代琵琶音乐创作发展的新面貌。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音乐在其发展的7个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艺术特征,它们在精微、风采、神韵、气韵、意境、节奏等中国文化精神上有不同层次的体现。远古时期音乐的神秘悠远,夏商时期音乐祭神的风韵,春秋战国时期音乐的仪礼气韵,秦汉时期律学开启精微之风,魏晋时期音乐的融合神韵,隋唐时期音乐的博大气韵,宋元时期俗乐的节奏,明清时期地方戏曲的滥觞等,展现出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精神历时性征的多元丰富、兼容并蓄特点,潜藏于内并逐渐形成特色的是气韵生动和清微淡远。  相似文献   

18.
德州市位于中国山东省西北部,黄河下游,总面积10356平方公里,自古就有“九达天衢”、“神京门户”之称,是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德州市有着悠久灿烂的文化。明清时期曾是全国33个工商业大城市其中之一,也是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运河船工号子”、“武城架鼓”、“马堤吹腔”等等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孕育了这座被称为“中国京剧之城”的历史名城,而其中独具地域风格的葬礼文化,也为这座历史名城增添了色彩。本文是从德州市民间葬礼音乐的内容及德州市民间葬礼音乐的社会功这两个方面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9.
戏曲音乐起源于远古时期的原始歌舞,在不断地繁衍、蜕变中,它吸收了音乐、舞蹈、诗歌、杂技等中国民间传统艺术形式,集中国民族艺术之大成,形成特有的综合型舞台艺术形式,既创造了物质财富,更创造了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进入了"十四五"发展规划时期,衡水地区的文化建设也处于新时代背景下.尤其是对于民间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工作,更应该结合时代背景,做出新的部署和新的规划.衡水在自身的文化发展历程中,诞生了丰富多彩的民间音乐形式,具有深厚的文化传承价值.因而,在与时俱进的社会发展中,加强对衡水民间音乐的文化传承非常的关键.在本文的研究中,对衡水民间音乐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以运河架鼓、西河大鼓、"打花榜"等民间音乐形式的生存状况为切入点,从而总结了在新时代背景下衡水民间音乐的发展策略,以期推进衡水民间音乐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