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应当说,"课堂对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一种生命的度过,一种生命的成长".为此,在课程改革从试验到全面推广的进程中,我们始终关注着自己的课堂教学.作为学校教研职能部门的教科室,我们通过"课堂教学研讨周"等系列活动,组织全体教师通过对课堂教学的研讨,来感悟课程的改革,走进这场变革.但在活动中我们不仅遇到了过去一直存在的老问题,也发现了新形势下课堂教学研讨中新生的问题.面对问题我们没有回避,而是采取相应的策略,改变过去的"评课",使其朝着"研究课"的方向变革.  相似文献   

2.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但是,当教学反思在四平八稳地作惯性运行,或是成为了教学时尚,都容易造成对"教学反思"的遮蔽,致使我们的"教学反思"在喧嚣与死寂之间游走.此刻,我们需要对教学反思的内涵进行重新审视与准确把握,以一种基于重构的深刻洞察、激扬的心态,更加自觉地"激活"教学反思中的"教学因子",从而把教学反思这种"静态化"的理念具体化为"动态生成"的现实教学策略和教学形态.  相似文献   

3.
触摸办学思想之魂,感知办学规划之景,体悟办学经验之妙,建立起对名校文化的实感,并从文化的视角审视名校办学历程,思考未来走向,而不是凭火热激情迫不及待地变革。一次与外地某名校的教师摆谈,他告诉我学校老校长退休,从外校新调来的校长有魄力,想干一番事业,但有些性急,好像没有变革创新就没有尽到责任似的。对于这位校长的追求,我们能够理解,但是静心分析,作为名校的管理"接力者",首先需要处理  相似文献   

4.
高校组织的变革必定引起教师们心理和行为的变化。在组织变革情境下,教师的变革认知类型可以分为无所谓者、支持者、矛盾者、抵制者4类;支持者的组织沉默倾向显著地低于抵制者;上级支持感在组织变革认知与组织沉默倾向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上级支持感缓解了无所谓者和支持者的组织沉默倾向,却增加了抵制者和矛盾者的组织沉默倾向。  相似文献   

5.
关于"校本教师培训"的辩证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本培训"是中小学教师培训比较经济的形式之一。然而,教师的专业智慧却很难在"校本"这块贫瘠的土地上得到全面成长,它要求教师还必须走出校园,与社会契合。只有以历史的、社会的和未来的眼光来审视"校本教师培训",我们才能更加清醒地认识其存在的现实基础;只有客观地评价"校本培训"的功能及其局限,才能更加有效地发挥其应有功能。任何过分夸大"校本培训"的功能与简单排斥"校本培训"模式一样,都是不可取的,甚至是有害的。  相似文献   

6.
"双减"不仅是教育观念的变革,更是教育生态的重构,从表象的"减负"走向深层的"提质",是武汉市光谷第三小学在教育教学管理中需要深入研讨的课题. 基于"双减"政策落地的需要,基于学校减负提质的愿景,我们明确了"三主"思路,即学校是立德树人的主阵地,课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渠道,教师是教书育人的主力军.做好减负提质,践行学校...  相似文献   

7.
愿"Z+Z"智能教育平台与新课程一同成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新一轮课程的改革,初中数学课在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的互动方式上都发生了重大的变革,为了实现这一变革,教学中急需一个教学平台来改进我们的教学手段,提高的我们的教学质量,由中科院院士张景中教授主持开发的"Z Z"智能教育平台*正是满足了我们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如何让教师接受课程变革”和“如何理解教师为什么抵制变革”植根于不同的变革研究范式。本文分析了教师抵制课程变革在变革的研究领域中逐渐从消极的障碍转移到积极的动力的过程,进而探讨当教师抵制课程变革的合法性确立后,教师抵制和课程变革之间相互影响和作用的关系,并提出如何在实践情境中对教师抵制进行干预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成为研究者"已成为许多学校和教师的共识,很多学校试图通过教科研唤醒教师"自主发展"的意识,变革学校,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振兴教育教学质量.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还是遗憾地发现各级科研机构"高高在上","发号施令"、检查监督多,参与研究、强化服务少,俨然摆出专家的"阔架子";很多学校和教师心态浮躁,企图以教育科研为"灵丹妙药",立马改变尴尬局面.  相似文献   

10.
周仕龙:今天我们研讨的话题是"常态"课向"优质"课的转化.当前老师们普遍反映:一学期上的课感觉有一大半都是平平的"常态课",最羡慕自己也能像智慧型教师一样上出更多的出彩增效的"优质课".事实上,"实施素质教育、构建质量课堂"需要大量的"层出不穷"的"优质课",需要更多的老师超越平庸、实现提升,构建有自主特色的"优质课".下面,我们结合所听的一节常态课的教学片段,来谈谈各自的感受和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