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环境保护和新闻事业的勃兴造就了一批环境新闻工作者,那么如何高素质地担当起宣传报道现代环境保护的使命,我以为,环境记者编辑至少要从五个方面强化职业素质锻炼。 一、高度的政治素质和理论水平是环境新闻工作的灵魂 媒体是党的宣传工具和舆论武器,舆论宣传在思想上同党保持高度一致,这是新闻工作者坚持无  相似文献   

2.
20世纪晚近几年中国新闻媒体对环境问题的广泛关注,使环境保护迅速成为社会热点。普遍性的新闻宣传和公开化的舆论监督向社会提出一个问题:新闻舆论如何建设性地推动环境文明新机制的建立?我以为,当代环境保护实现机制创新和机制完善,已成为社会面临的一个迫切而现实的课题,以机制创新促进中国环境保护文明进程实质性的跃变,是现代法制社会的一种必然要求。新闻舆论为此负着强烈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新闻舆论要呼吁建立社会荣誉的环保选汰机制以此提升全民族的环境意识。社会上有一种很矛盾的现象,一些企业污染十分严重,环境问题长期不…  相似文献   

3.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方针。本文从当下的舆论生态和新闻实践出发,探析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现实意义,以及创新正面宣传的对策路径,切实提高党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相似文献   

4.
陈果 《新闻传播》2023,(5):70-72
随着新传播时代的到来,媒体的舆论环境、传播手段和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地方党报的新闻舆论工作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如何提升党报的权威性和新闻舆论引导力,是当今面临的一项紧迫课题。作为地方党报的《南阳日报》,通过建立传播矩阵、深化正面宣传、坚持内容为王、健全体制机制等方式,有效地提升了新闻舆论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相似文献   

5.
杨旭明  沈懿哲 《声屏世界》2022,(2):28-30,52
文章通过对19部代表影片的内容分析,发现国产生态灾难电影具有环境信息传播和舆论引导功能.具体表现是:环境污染和生物多样性破坏等灾难议题经由导演和制片方的预先设置,通过影像符号的艺术形象呈现,形成电影内部舆论,进而触发电影外部的观众舆论.坚持生态中心主义,规避人类中心主义,是引导电影内部舆论和外部观众舆论良性互动的重要理...  相似文献   

6.
11月7日至9日,武汉大学新闻系和新闻研究所主持召开了新闻理论讨论会,全国部分高校新闻系、新闻研究和新闻宣传单位,以及新闻出版部门的有关专家、学者、教授三十多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围绕新闻与宣传、舆论的关系问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这是近年来我国新闻理论界的一次高层次的学术交流。新闻、宣传、舆论是不同层次上的概念,有着不同的内涵新闻与宣传,舆论之间的关系问题,是多年来新闻工作中有待处理好的一个实际问题,也是近几年全国新闻理论界探讨的一个热门课题。在理论上搞清楚  相似文献   

7.
面对媒体格局、舆论生态和传播方式的深刻变化,如何提升新闻舆论工作的适应性,扩大主流媒体的受众规模和影响力,是媒体人必须面对的课题,也是党中央对新闻舆论工作的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尊重新闻传播规律,创新方法手段,切实提高党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  相似文献   

8.
谢芳 《青年记者》2017,(20):119-120
在新媒体环境中,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和运用,传播载体快速更新、传播速度超乎寻常、传播样态日益丰富,深刻认识高校舆论的生成演变、构建高校新闻舆论生态已经成为高校新闻舆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构建高校新闻舆论生态就是根据新闻舆论生态的现状表征,研究比较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环境中针对高校新闻舆论工作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新常态,从体制、机制、方法、手段上创新工作理念、强化舆论引导、深化对比研究、推进媒体融合.  相似文献   

9.
陈敏南 《记者摇篮》2005,(2):51-51,1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新闻宣传事业发生的一个引人注目的变化是:宣传工作逐步摆脱单一的宣传模式.开始注重探索新闻传播规律,以达到新闻的有效传播。胡锦涛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指出:“要尊重舆论宣传的规律,讲究舆论宣传的艺术,不断提高舆论引导的水平和效果。”将新闻传播学规律引入新闻报道,开拓新闻报道的广度和深度,增强宣传效果.这是社会主义新闻宣传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拟从受众的接受认知角度.分析在新闻报道过程中实现有效传播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绿色发展事关人民福祉、国家富强和民族未来。目前,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已成为人心所向和社会所求。本文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一是借助媒体优势,营造生态环境保护的良好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二是充分发挥媒体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价值引领作用、教育作用、监督作用。  相似文献   

11.
今后10年,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要保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实现“八五”计划和十年规划,把握好新闻宣传舆论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新闻舆论是整个社会思想舆论的中心环节,把握得好可以对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发挥巨大推动作用,把握不好则会起副作用,甚至起极大的破坏作用。陈云同志说,经济搞不好,会翻船;宣传出问题,也会  相似文献   

12.
正面宣传是党报的主要任务,也是党报引导舆论的主要形式。如何提高正面宣传的艺术,增强正面宣传的吸引力、感染力,是提高党在新闻舆论工作方面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也是党报工作者努力探索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3.
如何才能不断提高舆论引导的水平? 这是新闻媒体颇费心思的一个重要课题。经过一年多的实践和探索,我们体会到:加强宣传策划是提高舆论引导水平的有效途径。 这里所说的宣传策划是指为配合党和政府某一时期的中心工作而进行的舆论筹划、谋划及其运作。古语讲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宣传策划就是为决战前台而于后台的运筹。策划充分发挥了新闻单位的主观能动性和工作的创造性,使宣传呈现规模性、战役性和轰动性等特点。广播作为四大媒体之一,同样肩负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舆论环境的重任,这一主导地位决定了广播宣传必须“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  相似文献   

14.
王静 《新闻世界》2013,(6):29-30
环境新闻是报道环境事实的新闻。环境新闻旨在报道环境事件、普及环境知识、提高环境意识、营造环境舆论。从环境新闻与政府、环境新闻与环保组织、环境新闻与公众参与这三个方面来看,环境新闻已经成为环境保护过程中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舆论引导工作,一定要把握好时、度、效。”这反映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舆论引导工作的规律性认识,也是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理论的创新发展。在社会环境、媒体格局和舆论生态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传统的舆论引导方式已经无法完全适应实际需要。“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做好舆论引导工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创新。这就要求新闻界认真总结新闻实践的经验教训,更加注重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在把握好时、度、效上下功夫,努力掌握舆论引导主动权。  相似文献   

16.
随着公路建设的飞速发展,植被破坏与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环境保护、景观协调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因地制宜选择合理、经济、美观的生态恢复措施,确保高速公路生态效果和行车安全,从而达到改善高速公路行车条件、有效防止水土流失、美化公路环境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高校是意识形态的前沿阵地,信息化时代下,高校舆论环境日益复杂,如何做好舆论引导工作已经成为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当前信息化发展现状下高校舆论环境现状与传播特征的调研,探索高校党员发挥舆论引导作用的途径,不断增强高校党员队伍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相似文献   

18.
《声屏世界》2016,(6):69-70
如何建构当代中国新闻舆论生态
  一、建构支持中国发展的新闻舆论生态。对于新闻舆论业界和学界来说,要意识到自己在推动中国发展中的重大使命,把建构支持中国发展的新闻舆论生态作为核心目标。首先是形成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稳定社会预期,其次是形成植根中国的主流价值观,最后是形成面向全球的良好中国国家形象。二、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作为建构新闻舆论生态的灵魂。新闻观是新闻舆论工作的灵魂,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就是中国社会主义新闻舆论工作的灵魂。建构支持中国发展的新闻舆论生态,关键在于牢牢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要坚持在新闻舆论工作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要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时代内涵。三、把握建构新闻舆论生态的着力点。建构明朗、积极的新闻舆论生态,要做到精准有力,要从当代新闻传播的新变化、新特征、新规律出发,选好着力点。一要变革新技术条件下的新闻生产手段和机制,二要确立新媒体传播中的新闻伦理,三要建设中国特色的新闻学学科。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为了履行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中国新闻学界要坚持“方向的坚定性与方法的创新性”,为建构当代中国新闻舆论生态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和人才储备。  相似文献   

19.
江泽民同志要求新闻工作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我理解这个要求包含两层意思:一、新闻舆论宣传必须正确,这是前提;二、新闻舆论宣传必须能起到引导人的作用。客观地讲,作为最基层一级党委机关报的县市报,一般情况下,做到舆论正确应该说是不成问题的,难就难在如何结合本地实际,关注社会“热点”,化解社会矛盾,使舆论真正能起到引导人、教育人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姚鑫海 《大观周刊》2011,(15):128-128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发展是促进环境保护的前提条件。人类在经过漫长的奋斗历程后,在改造自然和发展社会经济方面取得了辉煌的业绩,与此同时,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已构成了现实威胁。因此,环境保护与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一个一而二,二而一的任务,两者相互依靠,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