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质量互变规律对所谓“互变”过程的描述,并没有很好地揭示事物变化的内在机制。实际上,在同一种属关系及同一层次意义上,事物的变化并不是从量变开始的,而是表现为量变和质变同时发生的一种类似于“超循环”式的关系。同时,事物发生变化的各种不同层次之间并不是相互隔离的,而是密切关联的:较低层次的质变和量变的累积表现为较高层次的量变和部分质变;当这种量变和部分质变达到一定范围和程度时,便表现为在这一较高层次上的根本质变。  相似文献   

2.
质量互变规律作为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之一,哲学工作者都已经作过很详尽的论述。近年来我国出版界再版和新出版了不少种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材。这些材料对这一规律的论述基本上是大同小异。然而当我们深入其中,采集体系中的一些主要论点加以咀嚼,就会发现有几个理论问题很值得探讨。本文想从四个方面谈谈对质量互变规律的理解,以求得同志们的帮助。  相似文献   

3.
《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中指出:“在道德建设上,一定要从实际出发,鼓励先进,照顾多数,把先进性的要求同广泛性的要求结合起来”。《决议》的这一精神充分体现了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  相似文献   

4.
石国强同志在《量变杂议》一文中提出:与一定质量相联系的不同质的物质层次是质量互变规律的一种表现。他说:“由这一事物转化为另一不同性质的事物是质变。但量变和质变还有一种表现,就是由于物质因其大小和质量不同而分为不同质的层次。一个事物分割到一定程度,进到一个新的层次,就会引起物质的变化,这也是量变转化为质变。”笔者认为,石国强同志的观点基本上是无可非议的,当然也有不足之处,就是  相似文献   

5.
质量互变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之一,正确把握这一规律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我们觉得对这一规律还缺乏应有的深入探讨,现行的哲学论著对于其中的质和量以及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的论述,都有一些需要加以研究的问题。 一、关于质 国内多数哲学论著把质叫做“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部规定性”,或称“质就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部所固有的规定性”。这来源于黑格尔对于质的界说,是对黑格尔的有关论述加以改造而来的,但改造得是不十分理想的。  相似文献   

6.
思想政治教育之“度”遵循质量互变规律,是教育过程与思想转变的“临界点”。其中,教育过程中的量变是教育对象思想转变的必要准备,而过程与效果的统一则是质量互变的理想状态。但就其现状而言,尚存在思想深度过深过浅、政治高度过高过低、情感温度过热过冷等失度问题亟待解决。为此,思想政治教育应遵循适度原则,以思想问题要精准发力、目标设定要张弛有度、教育过程要循序渐进为着力点,推进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  相似文献   

7.
我国哲学界对质量互变规律的论述值得商榷。质是相对于人的实践任务和目的的规定性,量是事物区别于同类事物的规定性。量变引起质变的原因是:(1)量本来就是质,故量变也直接就是质变;(2)事物自身各种属性之间的相关性;(3)单个属性的量变可以导致事物结构的变化,而事物的质主要决定于结构。据此,将结构变化看作由量变到质变的中介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质量互变规律,深刻揭示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状况,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理论。根据质和量相统一的原则,确立了中国社会的历史方位,运用质量互变规律构建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战略,依据本质和属性的相互关系阐释社会主义的本质,以质和量相制约的适应原则谋划了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大政策。  相似文献   

9.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辩证法》。恩格斯:《反杜林论》:《第一编、十二辩证法。量和质》列宁:《卡尔·马克思》(辩证法一节)列宁:《谈谈辩证法》、《辩证法的要素》斯大林:《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第 (一)部分毛泽东:《矛盾论》毛泽东:《‘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序言》  相似文献   

10.
化学是一门从分子、原子或离子等层次上来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能、相互变化以及变化过程中能量关系的自然学科。哲学,总体而言,是人们对整个物质世界及其规律的最根本上的看法。[1]也就是说化学和哲学研究的对象都是有关组成世界的物质。通过整个自然科学的发展历程能充分证明,化学发展离不开哲学的指导,哲学思想又在化学发展中得到不断升华和完善,两者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化学学科自身就含有丰富的哲学内涵,如可逆反应、化学平衡、化学键、元素周期表、氧化还原反应以及酸碱中和滴定等。若教师能从哲学的角度,以辩证唯物论的观点去分…  相似文献   

11.
要做好高校后进生的思想转化工作,首先得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运用马克思主义质变渐进的原理,认真分析和掌握后进生的心理特征,然后要立足于感化,并要善于把握思想转化的良机,采取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引导社会实践,进行自我教育等灵活有效的多种方式。  相似文献   

12.
质量互变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之一,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形态或形式.恩格斯在阐述这一基本规律时指出:“在自然界中,质的变化——以对于每一个别场合都是严格地确定的方式进行——只有通过物质或运动(所谓能)的量的增加或减少才能发生。”①又说:“自然界中一切质的差别,或是基于不同的化学成分,或是基于运动(能)的不同的量或不同的形式,或是——差不多总是这样——同时基于这两者。所以,没有物质或运动的增加或减少,即没有有关的物体的量的变化,是不可能改变这个物体的质的.”②这就清楚地告诉我们,自然界的一切事物,所以有质的差别,是基于不同的化学成分或量的多少,而它们的发展、变化都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讨论质量互变规律的具体应用,就公。何将辩证的自然观应用于化学教学过程中,以培养学生辩证地思考问题的方法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化学是一门从分子、原子或离子等层次上来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能、相互变化以及变化过程中能量关系的自然学科。哲学,总体而言,是人们对整个物质世界及其规律的最根本上的看法。也就是说化学和哲学研究的对象都是有关组成世界的物质。通过整个自然科学的发展历程能充分证明,化学发展离不开哲学的指导,哲学思想又在化学发展中得到不断升华和完善,两者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是一个包含理论进程、实践进程且两个进程之间交相互动的过程.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质和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指南、坚持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得以发生质量互变的原因所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含着理论与实践的双重属性,这意味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的...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质量互变规律,深刻揭示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状况,根据质和量相统一的观点确立中国社会的历史方位,运用质量互变规律构建中国现代化的发展战略,以质和量相制约的适度原则谋划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大政策。  相似文献   

17.
一、关于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部分质变问题部分质变问题,是我国学术界一年多以来讨论的重要问题之一。讨论概况如下: (一)什么是部分质变?部分质变只存在于总的量变过程中呢?还是也存在于根本质变的过程中? 对这个问题有三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部分质变只是属于总的量变过程中的,它是指一种事物过渡到另一种事物的量变过程中,在前一种事物本身未产生根本变化之前,所产生的质的部分变化。因此,当我们考察部分质变时,首先是不能脱离量变过程的,它是在量变范围内促进事物的发展变化,为根本质变作准备。如果认为部分质变是在量变范围以外,是属于根本质变的过程,若干部分质变相加构成事物的根本质变,那就无异说,事物只要一发生部分质变,就开始进入根本质变的过程。这  相似文献   

18.
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必须与当代自然科学成就相结合,这种结合,不能仅仅把当代自然科学成就作为某条哲学原理的某个例证和注脚,形成哲学原理和自然科学成就各自独立、外在联系的格局。而应当把这些成就吸收到哲学原理自身之中,使哲学原理获得新的发展和新的表述形式。信息论的基本思想和概念,很可能有助于我们加深对于可能和现实范畴的研究。一、不定度与可能  相似文献   

19.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指出了事物为什么发展。但事物究竟如何发展,事物发展采取什么形式呢?不了解这些问题,对发展的理解仍然是不全面的。质量互变规律,正是解决这些问题,它揭示出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存在量变和质变这两种形式,都必然经过由量变到质变和由质变到量变的辩证发展过程。质量互变规律和对立统一规律不可分,它是对立统一规律的普遍表现形态之一。正是在这种意义上,列宁在关于辩证法的十六要素中,把这一规律看成是对立统一规律的“实例”。因为事物的内在矛盾,并不是一开始就可以解决,而是有其产生、发展和逐步激化的过程,通过  相似文献   

20.
随着国家政府对社会教育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我国的社区教育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绩。实践表明,各地的社区教育已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社区学习新模式。随着终身学习理念不断深入人心,学习者积极参与到社区学习中,社区教育向社区学习转型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教育者和学习者都要转变思路,树立转型意识,使社区学习往更加有序、健康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