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经济体制改革的展开和深入,对政治体制改革提出了愈益紧迫的要求。”而政治体制改革本身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过程,因此,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是形势所迫,“四化”所需,是具有重大意义的问题。 邓小平同志早在一九七九年就指出,  相似文献   

2.
十多年来,我国成人高等教育体制方面存在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与国家的经济、政治、科技体制改革还很不适应,必须进一步加以改革。党的十四大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模式,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科技体制的改革正在全面铺开,这既为成人高等教育的体制改革提供了良  相似文献   

3.
赵紫阳同志指出:“经济体制改革的展开和深入,对政治体制改革提出了愈益紧迫的要求。”①“不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不可能最终取得成功。”②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就是要兴利除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③那么,这种政治体制改革与多党合作有无关系?是  相似文献   

4.
当前,要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搞好政治体制改革,会对经济体制改革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政治条件。所以,政治体制改革是目前的一项重要任务。政治体制改革涉及到的问题很多,提高机关工作效率是搞好政治体制改革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试图对提高机关工作效率的因素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们在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以及中西文化比较的讨论中,有人提出“全盘西化”的主张。他们认为,“我们这三十年干的事情,从社会主义体制来看,是失败的”。因此要“全盘西化”,“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文化、政治、意识形态,道德所有全部的东西”,包括“政治体制、所有制”,因为“资本主义比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是虚假的”,必须把“虚假的东西仍掉”。也就是说,要去掉中国的社会主义,把西方资本  相似文献   

6.
我国在经济体制改革进行到一定阶段时 ,邓小平同志曾明确指出 :“不改革政治体制 ,就不能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 ,不能使经济体制改革继续前进 ,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阻碍四个现代化的实现。”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就是要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了与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相适应 ,我国必须按照民主化和法制化的要求 ,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而行政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行政改革就是以“四项基本原则”为指导思想 ,以提高行政效率为目标 ,对不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主义发展的政府职能、政府机构、人事制…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关于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理论,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在中国发展的理论成果,是一个具有极强现实性特征的理论体系,是反对在政治体制改革问题上“左”右倾错误的有力思想武器。它不但是过去20多年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理论指导,而且对我国现在的政治体制改革以及整个改革事业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法治是人类社会进步和文明的标志 ,实现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必须解决的一个根本性任务 ,也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深化的最终体现和民主法治建设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9.
党政关系属于每个国家执政党必然面对的最为重要、最为基础的政治关系。在我国,明确认识党政关系,推动党政关系规范化,属于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也是我国执政党在发展中所面临的实际难题。探讨党政关系规范化对深化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所带来的实际意义及影响,党政关系规范化缺失对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影响,提出在深化我国政治体制改革过程中如何推进党政关系规范化。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四大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同时也提出了以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为目标的政治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是适应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的需要进行的,也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政治体制改革,既为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政治保障,也为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政治动力。市场经济呼唤政治体制。改革政制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依据:政治体制是建立在根本政治制度基础上的各种具体政治制度和运行机制的总各。他属于政治上层建设的范畴。所谓政治体制改革就是指在坚持社会主义根本政治…  相似文献   

11.
近些年来,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政治体制的改革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重视。在当前形势下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进程的发展,有利于维护与实现国家的统一,能够有利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得到更好的发挥。政治文明的建设是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改革顺利开展的关键。本文主要是在分析政治体制改革的相关概念与理论的基础上,探讨建设文明的政治制度与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李华 《许昌学院学报》2005,24(1):109-111
中央顾问委员会是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特定时期的一种特殊产物,是在邓小平的直接推动下设立的。它的设立体现了邓小平对中国特色政治体制的深刻洞见:政治体制改革势在必行;政治体制改革必须纳入制度化轨道;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一环是建立退休制度;政治体制改革必须稳定、渐进地进行。  相似文献   

13.
经过长期的摸索与反省,我们终于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确认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在我国的地位.这是社会主义发展史上重大的理论突破和实践变革.当前,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正强有力地冲击着现行的政治体制,劳动人事制度是国家政治体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政治体制改革的进行,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也势在必行.甚至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人事制度的改革乃是政治体制改革的关键.本文仅就人事管理改革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问题,谈几点粗浅想法.一、人事管理的功能改革人事管理,古已有之.一定的人事管理总与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相适应,与整  相似文献   

14.
中国与苏联政治体制改革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与苏联的政治体制改革在舆论动员、改革的布局、改革的突破点、改革的根本目标和政党制度的改革五大方面有显区别,这是两国的改革命运根本不同的原因。由此得出结论,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适应性、有序性和协调性三原则。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改革思想博大精深,丰富而全面,政治体制改革思想是其闪光的组成部分.邓小平创造性地将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区分为基本政治制度和具体政治制度;提出制度建设对于党和国家政治生活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政治体制改革必须与经济体制改革协调发展;开创性地规划了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内容和原则.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三大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立论,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制定了加快和深化改革的重要措施。十三大以后,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深入展开,教育改革也正在深化。紫阳同志在十三大报告中指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我们必须重视加强改进党的思想政治工作。”高等学  相似文献   

17.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改革 ,是一个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课题 ,对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 ,将会有助于我们对“四个如何认识”的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本文通过分析得出的基本结论是 :1 社会主义改革必须正确处理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的关系 ;2 要正确对待和处理集权与分权的关系 ;3 在强调依法治国、建设法制国家的同时 ,也应强调以德治国 ;4 必须正确把握和处理好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 ;5 要正确把握体制改革与制度巩固和创新的关系 ;6 要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7 要对社会主义改革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有充分的认识 ;8 在整个社会主义改革进程中 ,要始终注意正确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9 市场化并不必然私有化 ;1 0 中国的改革必须强调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的正确方向。  相似文献   

18.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直随着整个改革发展进程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重大成果。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必须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推进,努力与我国人民政治参与的积极性不断提高相适应。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9.
党中央、邓小平同志多次强凋在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必须进行政治体制改革,以保证经济体制改革和其他方面改革的顺利进行,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邓小平同志还指出,我国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赵紫阳同志也指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有两个基本点,一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一是改革、开放。然而,有些人却误认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改变,把党政分工和政企分开看成是“取消党的领导”和“取消人民民主专政”。这种认识,就其多数人来说是因为没有弄清政治体制改革的含义。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六”大提出今后一个时期要在全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是其重要的政治保障。我们在各项实际工作之中,一定要全面认识和掌握政治建设,政治体制改革之间的内在关系,基本特征及主要目标的问题,只有这样我国的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才能取得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