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昏"意象在日本近现代的散文、小说以及其他文艺作品中的出现频率很高,成为解码日本文学的关键词之一.从芥川龙之介、川端康成到村上春树等人的作品中,"黄昏"意象深刻体现着日本近代以来文学的独特变化历程,并昭示着日本文化中的"物哀"传统.  相似文献   

2.
日本近代作家芥川龙之介以其精湛的艺术手法展示了不同的黄昏美景,将自己的人生感受融入其中,构建了独特的黄昏意象。芥川文学作品中的黄昏意象隐现着日本文化中的“物哀”传统,投映着时代社会、病态人生的浓浓阴影,反映了芥川本人苦恼、悲哀、不安的内心世界及其对近代日本社会的不满。  相似文献   

3.
表示“物哀”意识的“泪雨酒梦、浮云落樱、夕阳黄昏”等意象的运用,不仅赋予了日本演歌悲伤哀婉的意韵,也反映了日本人以哀为美、崇尚无常的审美取向.通过品味演歌中弥漫的淡淡忧伤,可以欣赏到日本传统文化中“物哀美”的余脉清香,更加深入地了解日本人的审美观、感情世界.  相似文献   

4.
杨波 《双语学习》2007,(9M):193-194
接触过日本文学的人都会经常碰到这个词:“物哀”,“物哀”是日本文学重要的理念之一,是日本江户时代国学大家本居宣长提出的文学理念,也可以说是他的世界观。“物哀”是日本古已有之的美学思潮,不仅深深浸透于日本文学,而且支配着日本人精神生活的诸多层面。但是在对这个词的理解上经常会出现偏差,特别是我们中国人对“物哀”一词理解上的偏差最为严重,本文就想通过介绍"物哀"的真正含义,来帮助大家去更准确的理解日本文学和日本社会。  相似文献   

5.
接触过日本文学的人都会经常碰到这个词:"物哀","物哀"是日本文学重要的理念之一,是日本江户时代国学大家本居宣长提出的文学理念,也可以说是他的世界观。"物哀"是日本古已有之的美学思潮,不仅深深浸透于日本文学,而且支配着日本人精神生活的诸多层面。但是在对这个词的理解上经常会出现偏差,特别是我们中国人对"物哀"一词理解上的偏差最为严重,本文就想通过介绍"物哀"的真正含义,来帮助大家去更准确的理解日本文学和日本社会。  相似文献   

6.
黄昏意象与中国古人的生命悲剧意识紧密相连,其与特定的伤悼文学主题产生了密切的有机联系,在中国古代抒情文学中形成了一个次第有序的作品流。黄昏意象因其契合伤悼哀祭文学的主悲尚悲情感取向,成为悼祭时惯常提及的时辰,对主题的整体氛围的渲染,死亡忧惧的联想提示,起到了不可多得的功能效应  相似文献   

7.
"物哀"这种审美情趣深深的渗透在日本文学之中,这种审美情趣不仅仅只融入日本的文学而且与日本人的精神生活息息相关。"物哀"观念的形成主要源自日本这个国家本身的地理条件和长期以来自发形成的民族观念,并且时时刻刻反映着浓厚的宗教色彩。日本的民族审美心理中总是充满了对生命的珍视,当美好的东西转瞬即逝就会让民众内心充满无限的感伤,且这种心理已经根深蒂固,随即就成为了我们所要探讨的"物哀"等日本文学的审美范畴,为日本古典文学奠定了悲情的审美基调。本文先简单介绍了"物哀"的文学内涵再着重结合日本文学传统介绍了"物哀"的美学意义。  相似文献   

8.
黄昏意象是古典诗歌中的典型意象,本试以选人中学语教材的古典诗歌中出现的黄昏意象为例,分析其化底蕴和审美取向。  相似文献   

9.
《石家庄学院学报》2016,(2):101-105
郁达夫的情爱小说具有一种独特的悲剧美,与日本文学传统中的"物哀"美十分相似。郁达夫的很多作品通过"失去的女人""失去的爱情"之类设置情节,以便于对"失去"进行反复咏叹;也通过对人物心理和自然景物的优雅描绘,形成作品细腻动人的悲哀美。郁达夫的创作在美学上超出了中国传统的美学范畴,而与日本文学的"物哀"美理念相近,是郁达夫深受日本文学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黄昏意象作为一种典型的情感符号,在时空意义上内蕴丰富深刻,是诗人们借景生情、依象兴意的媒介物,诗人们“以情观物”、“寓情于景”,在心境与物境的交融中,达到心灵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透过黄昏意象,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古代文人们丰富、凝重的心灵世界。  相似文献   

11.
从日本学的根源、中日学的比较(传统、功用、化背景、态度等)阐述了日本学的超政治性,使我们能够通过日本学来更好的了解日本社会。  相似文献   

12.
随着国际化的交流日益频繁,文学交流也越发频繁。日本文化与我国传统文化关系密切,在文学作品方面,较为相似,但在一些具体的文字含义方面并不相同,"长安"便是其中的典型之一。"长安"的意象一直以来都是日本文学的研究重点,意象本身是我国传统美学中研究的核心内容,不仅直接影响读者的审美感受,在一定程度上,也对作品本身的意蕴产生影响。对此,为了更好地理解日本文学,详细分析日本文学中"长安"意象的美学意蕴,希望可以为今后相关研究者提供理论性帮助。  相似文献   

13.
日本语言的特点、日本文化对自然的崇尚及对生命意义的强烈关注决定了俳句的意象以纤小、阴柔的客观自然物象为主,简洁单一,着重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对个人情感的表达。  相似文献   

14.
从日本文学的根源、中日文学的比较(传统、功用、文化背景、态度等)阐述了日本文学的超政治性,使我们能够通过日本文学来更好的了解日本社会.  相似文献   

15.
沈从文在其乡土小说中反复使用“黄昏”意象,寓示了“边城世界”的存在状态,同时给作品增添 了丰富的美学意味。本文还剖析了他通过“黄昏”意象所传达出的复杂人生体验,尤其是悲剧意识,并进而探 讨了其悲剧意识的多重来源。  相似文献   

16.
日本大自然富于变化,四季变迁十分明显。这种特殊的风土,培养了日本人易变、纤细、温和的性情,以及对于大自然细致的感受性,日本文学也形成了一种特有的季节感和景物观,进而形成一种“物哀”的传统。这种观感尽管缺乏一种雄伟豪壮的气魄,但由于它的民族性,却成为世界文坛里的一束奇葩。  相似文献   

17.
唐宋词中频频出现黄昏意象,我们看到在词作者的心目中以“落日、日暮、夕阳、薄暮“等词为代表的“黄昏“具有了特定的情感指向.饱含落寞之情的黄昏意象就是思乡怀家的孤苦愁怨;年华流逝的生命悲叹;离别感伤的心情意绪;感怀亡人的悲凉意蕴.  相似文献   

18.
19.
黄昏意象是古典文学意象群里运用最频繁的原型意象之一,它具有丰富的情感内涵和文化底蕴。同时也具备农耕文化的情感归依意向特征,具体体现为上古婚俗文化、血缘伦理纽带的理性支配等集体无意识理念的浸润。从先秦一直到唐代,黄昏意象经历了复杂而多变的嬗变过程,其在文人的表述中已远远超出了时间和空间的范畴而被主体情感化,心灵化。  相似文献   

20.
高姗 《考试周刊》2011,(45):11-12
中日文化的互相影响,日本文化具有其特殊性。本文探讨了日本文化视野下解读日本文学的相关问题。在解读文学的实践当中,人们常常投身于当时的文化大背景之中进行解读,这种方式行之有效且影响深远。随着时代的变迁,文化有了多层次多角度的延展,文学作品的文化解读也发生了复杂的变化。本文以层层递进的方式,通过探讨文化变迁的实质,提出以文化解读日本文学的方式并加以讨论。以文化为切入点解读日本文学,既要掌握日本各时期文化的实质内涵,又要在先进文化的引导下,摆脱时代和地域的局限,从更广阔的角度寻求解答,追寻文学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