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本第 3 0页 :“总理衙门刚刚建立 ,就被迫正式任命英国人为中国海关总税务司。从此 ,中国海关管理权由英国人赫德等操纵了近半个世纪。”从字面上看 ,赫德从 1861年总理衙门成立后担任了中国第一任海关总税务司职务。而实际上 ,1861年是李泰国正式出任中国第一任海关总税务司。 1863年赫德继李泰国为中国海关总税务司。 190 8年赫德请假回国 ,1911年正式卸职。他任中国海关总税务司长达 46年 ,是英国侵华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可见 ,中国第一任海关总税务司 ,是赫德之前的李泰国赫德是中国第一任海关总税务司吗?$山东省即墨县第四中学@王淑…  相似文献   

2.
人教版《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第四节有这样一个注释:“赫德,1859年出任中国粤海关副税务司,1863年继英国人李泰国为中国海关总税务司,……他任中国海关总税务司长达46年,是英国侵华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笔者认为这个注释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3.
彭太军 《历史学习》2001,(10):40-40
高中《中国近代现代史》在讲“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侵略的加剧”一目时写道:“中国海关管理权由英国人赫德等操纵了近半个世纪。”那么,近半个世纪到底是多少年呢?  相似文献   

4.
赫德与英国驻华使领馆的矛盾是晚清中英外交史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在中英商务司法案件交涉中,赫德无论是从言论还是从行动上,都是站在中国一边。在镇江趸船案、"台湾"号假货单案、芜湖青麻案和佩奇案中,赫德帮助中国与英国驻华使领馆进行抗争,并取得了胜利。赫德在中英商务司法案件中的表现充分说明,当英国驻华使领馆损害到中国海关的利益时,不仅损害了中国的利益,也损害了赫德的个人利益,同时也损害了英国在华的长远利益,所以此时赫德与英国驻华使领馆的矛盾急剧尖锐化,从而促使赫德在中英商务与司法案件中帮助中国政府在中英交涉中取得胜利。  相似文献   

5.
英国人赫德从1861年到1911年在中国海关任职达近半个世纪之久,史学界对他的评价一直存在争议.如果不囿于赫德本人的国籍身份、行为动机,通过与清政府时统治下的海关制度比较,可以展现出赫德任职期间在总税务司制度、关税制度、财务制度、人事制度、缉私制度等方面的创新,从而揭示赫德对中国海关制度近代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英国在华利益与中国海关的创立,晚清海关对政府的支持,赫德的个人能力与任职海关的业绩,这三方面的原因,使得赫德作为一个英国人能够控制晚清海关达45年之久.  相似文献   

7.
1863年11月赫德被清政府正式任命为“总税务司”之前,曾连续两年多担任“署理(代理)总税务司”职务。在这期间,赫德无论是在为列强进一步夺取中国海关主权、竭力维护列强利益,还是在促成清政府与列强相互勾结、共同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等方面,均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本文试就近代中国海关总税务司制度的建立与赫德的关系,以及赫德维护列强利益的活动,谈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张星 《文教资料》2006,(8):37-38
中国近代海关从管理效率上来讲,应该说在同时期的中国政府机构中属于高效之列,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笔者试图从近代中国海关的组织结构入手对此作一简要分析,以求教于学界并求得抛砖引玉之效。组织结构,“就是组织中正式确定的使工作任务得以分解、组合和协调的框架体系。”①一个组织的结构往往是经过精心设计的,目的是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中国近代海关亦是如此。下面以海关形成的赫德体制为例对近代海关的组织结构做一简要分析:1)结构设计近代海关的赫德体制是赫德在借鉴英国文官制度和海关体制的基础上并有所创新而形成的,其组织结构的设…  相似文献   

9.
赫德∶操纵中国海关近半个世纪的英国人陈凤民晚清之际,朝廷腐败无能,国家主权屡被践踏。尤为严重的莫过于海关管理权为英国人所窃取,并长期霸占。其中赫德是担任海关总税务司时间最长的一任,达48年之久。在其任职内,赫德使外籍税务司制度得以完善、巩固;同时,也...  相似文献   

10.
中日甲午战争后列强对于中国的侵略逐步升级,从经济到政治,再由政治到领土,最终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而作为中国海关总税务司的赫德参与了中德有关胶州湾、中英有关威海卫与香港拓址的交涉。德国舰队占领胶州湾后,赫德首先建议总理衙门要求德国撤军。眼看德国撤军无望,赫德又转而劝说总理衙门尽快满足德国的要求,早日结束中德间的交涉。为了使英国也在抢占中国沿海重要港口方面分得一杯羹,赫德以清政府打算主动将威海卫租借给英国为由,将英国政府的目光引向威海卫,在中英有关威海卫的交涉中充当了双方沟通的桥梁。在中英有关香港拓址的交涉中,赫德向总理衙门建议由港英政府帮助中国在香港周边收税,从而引发了中英间有关九龙海关税卡去留的交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