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史为林 《钓鱼》2006,(11):42-43
鱼铃是海竿钓鱼的辅助器具,不象竿、线、钩、漂、坠那样重要,因现有鱼铃的存在缺陷,有很多的钓友不主张使用。目前钓友使用的鱼铃的结构是一个类似夹衣服的夹子嵌上两根弹簧,每支弹簧上装一个金属铃,使用时夹在竿梢上或挂在线上。大家称这种为双弹簧式鱼铃。虽然渔具店也有电子  相似文献   

2.
鱼铃是钓鱼人的"伴侣"之一。清脆的铃声对钓鱼人来说是最富刺激的兴奋剂,也是将有鱼获的最悦耳的信号。但事物往往具有两重性,鱼铃在给钓鱼人带来欢乐的同时,也会添加一些小小的麻烦:如在起竿时,由于夹在渔线上的鱼铃剧烈摆动,容易缠到鱼竿或渔线上,带来乱线、跑鱼等烦恼。我在垂钓实践中,摸索出一种简单  相似文献   

3.
张澜舸 《中国钓鱼》2018,(12):39-39
一忌鱼竿对头弯在遛鱼过程中:如果操作不当,极易出现鱼竿对头弯。有两种错误做法容易发生:一是钓手牵引鱼靠近岸边时,或鱼向岸边游动时,钓者仍站在原地直立着鱼竿,而且用力向上挑,此举势必增加手竿前端的负载,甚至集中在竿梢上,致使竿头回头指向竿柄形成死弯,最容易造成第一二节断裂。  相似文献   

4.
一、注意握竿的部位。钓上了大鱼,双手必须握住鱼竿的根部第一节,使整个竿体都能受力,才能充分发挥鱼竿的整体弹性,提高其抗折力。在无人协助的情况下,抄鱼时切忌握竿的手向竿尖移动,否则,如鱼见阿受惊,作殊死一搏时,最易折竿。二、掌握好竿线的角度。钓上了大鱼,保持竿线之间的角度十分重要。鱼竿和渔线之间相交成90度角,则鱼竿的抗折力最强,相交角度越小,鱼竿的抗折力越小,当竿线之间夹角成0度时,则完全失去抗折力(或形成拔河之势)。三、操作时掌握好节奏。鱼上钩以后为了逃命,要拼命挣扎,但这种挣扎是有节奏的,即是…  相似文献   

5.
Y形的竿挂设计,让您可以不用失手绳,无论鱼竿粗细都可以卡住,中鱼时抬竿不会有阻力。  相似文献   

6.
崔德民 《钓鱼》2006,(4):10-11
在京津地区有大量的冰钓爱好者,地区处于九河下游,在天津市周边地区拥了3米,目的就是为了一抬竿就把鱼拉出每到冬季,这些冰钓迷就耐不住寂寞,不有大量的野钓水面和平原型水库。这种环水面,尤其是在水的深度小于或等于竿长畏冬季的寒冷,顶着凛冽的寒风开始了冰境为在天津地区开展冰钓活动提供了最的时候,这种装备具有明显的优势。使用钓。方便的条件。长竿,在遛鱼过程中主要利用鱼竿本身的京津地区拥有最适合冰钓的气候条弹性。不可否认,鱼竿越长控制鱼的能力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件,在正常气候条件下,夜间最低温度平越好,但是在冰钓过程中使用…  相似文献   

7.
马建华  郭红明 《钓鱼》2008,(5):24-25
(三)垂钓鲢鳙的装备 1,鱼竿。考虑到鲢鳙的体型大、力量足,在鱼竿的选择上首先要结实,长度以15尺(4米5)为首选:由于鲢鳙吞钩都是在喝浆水时误将鱼钩喝入口中,吞钩快吐钩也快,浮标信号幅度小变化快,稍纵即逝,要求鱼竿能迅速传递扬竿力量,那些前两节下垂的垂尾软竿显然不适合这一要求,而直挺的硬调鱼竿应为首选;鲢鳙属于大型鱼类,由于扬竿中鱼时我们不能保证每竿都钩在鱼嘴内,一旦钩子挂在鱼身上使鱼受惊,控鱼则非常困难,因此用带线轮的矶钓竿配合悬坠钓法也是不错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巧收线组     
具体操作:一支鱼竿一个袋,竿堵拴在竿袋上。线板固定在鱼竿上。钓线缠在线板上,浮漂调好留在漂座上(见图)。  相似文献   

9.
一、钓具准备1.鱼竿。宜使用2.1~3.6米优质硬调手竿(用全碳素硬调手竿更佳),以便石斑鱼中钩后硬拽直拉出水面上岸。钓竿过软,鱼中钩后凶猛窜跳造成取鱼困难,也易使鱼钻底、钩挂石头等障碍物,形成断线脱钩的许多麻烦。2.鱼钩。必须使用短柄鱼钩,有倒刺,避免中钩后鱼奋力挣扎而  相似文献   

10.
鱼竿就好像是战士在战场上使用的钢枪一样,每次使用后都要精心擦拭养护。但对鱼竿内壁的清洁却是一件麻烦事。本人以前常用的方法是用一根线绳中间系上一条布条,从鱼竿内部穿过去来回拉动或直接将布条塞进鱼竿内壁,然后用另一节鱼竿往里塞,虽然擦拭的效果不错,但有时不小心不是线断就是将布条卡在鱼竿内,还得想方设法的将布条取出,弄不好就将损伤到鱼竿。  相似文献   

11.
笔者是个钓鱼爱好者,在垂钓过程中经常遇到不同水域使用手竿长度问题,没办法只好携带多根各种尺寸的鱼竿。虽然在网上购买了鱼竿长度变节手把,但使用起来比较麻烦,经过长时间摸索,终于找到一种既能改变手竿长度,又不影响使用效果的方法。首先,根据所使用手竿梢节间间隙选择厚度0.3-0.8毫米之间的塑料片(饮料瓶、儿童食品盒均可)。  相似文献   

12.
玻璃钢手竿不带放线轮,遇上大鱼经常断线折竿跑鱼,安上放线轮,钓后拆装又嫌麻烦。依我之见,竿梢上系一拉力适宜的弹簧(弹簧不能过软、过硬)。当遇上大鱼时,弹簧能发挥鱼竿弹力以外的弹力,尤其是鱼竿被拉直、竿尖指向水面,竿与线成直线时。  相似文献   

13.
杨勇  昕东 《垂钓》2010,(8):44-45
失手绳,钓友们俗称护竿绳。它不仅能保护鱼竿被意外拖入水中,而且能在手竿钓中大鱼时帮你免除断竿、折线、跑鱼之虞。物件虽不起眼,却是野钓中不可忽视的重要辅助钓具。  相似文献   

14.
秦犁 《钓鱼》2014,(14):9-11
抛竿古称钓车,车即轮—叉齿式手拨轮,京剧中武生手持绘有轮子的旗子出场,表示主人公乘车。现代钓鱼用抛竿、矶竿、筏竿,凡装有渔线轮,中鱼后靠收放钓线同鱼周旋的鱼竿统称轮竿。古人在江河湖泊钓鱼用车竿。宋·马远的《寒江独钓图》,明·蒋嵩的《渔舟读书图》描画的船钓有两种,一种是手不离竿,"车"装在握竿位置前一尺左右;另一种是抛钩后竿支起并固定,竿梢微弯,水线、风线垂或绷直,车固定在钓竿前十分之三位置,余线紧贴钓竿而下……车竿配什么钓组,怎么操作现已失传。  相似文献   

15.
袁红冰 《中国钓鱼》2006,(11):55-55
现在很多鱼竿都采用金属的尾件,这样做的主要好处是和鱼竿配重,减少鱼竿抽出以后前面重而后面轻。但鱼竿在使用时难免竿身会沾上水,在收竿时水也会随着竿身流到尾件处,时问一长金属尾件就和竿体腐蚀在一起。如果换配节就不得不和竿体一起换,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相似文献   

16.
刘定龙 《钓鱼》2010,(21):14-15
钓大鱼 三七调 手竿搏大鱼一直是个难点,前几年出现过好几种手竿搏大鱼的理论,如横“8”字遛鱼法和平“一”字遛鱼法。我们知道,鱼竿和钓线的弹性都有耗鱼体能的功效。  相似文献   

17.
大话鱼竿     
二窝头 《垂钓》2014,(2):58-61
我喜欢钓鱼,尤其痴迷于收藏鱼竿,每每遇到心仪的鱼竿,总是毫不犹豫地买下,闲暇时取出把玩一番,日积月累几十年,手中已有不少品牌的鱼竿。虽说我钓鱼一直顺风顺水,但收藏的鱼竿却一次都舍不得用。  相似文献   

18.
陆洪基 《钓鱼》2008,(8):47-47
用一根很细的尼龙钓线(0.8号或1号)钓上10多年甚至20年以上的大鱼,在我们上海地区是不稀奇的。其奥妙是用一根专用的橡皮筋一头连接钓线,另一头连接鱼竿竿梢,穿过导线环固定在鱼竿竿梢至第二节(三只至4只导环),橡皮筋长1米5至2米,分为粗、中粗、细三种。夏天常用粗或中粗,冬天用中粗或细,一旦大鱼上钩橡皮筋就被拉出对钓线起到缓冲和保护作用,大鱼力量越大,皮筋被拉得越长,大鱼稍缓动,皮筋又缩短回来,始终牵制着鱼,保护钓线不被拉断直到将鱼拖垮。有人可能会说:不用橡皮筋,我也可以用粗线钓大鱼嘛l然而,有的粗线拉力很强,强过鱼竿的钓力,有时碰上大鱼粗线是承受住了,但鱼竿却断了!  相似文献   

19.
漆智勇 《中国钓鱼》2003,(10):23-23
钓友在海竿钓时,通常几根十几根并肩作战,上好鱼饵挂上铃铛等待鱼讯,等待中不太可能正好在上鱼的海竿旁,也不太可能几秒钟内提鱼入护;这里有一个小问题往往未被重视——铃挡夹紧问题。一般从渔具店新买的铃铛十分好用,但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日晒雨淋的缘故,铃铛弹性、紧固性则大打折扣,垂钓时提竿上鱼竿尖剧  相似文献   

20.
买到一支称心如意的鱼竿后,自然要配渔线。不少钓友为怕断线跑鱼,尽量买粗一点的渔线。孰不知鱼竿是有一定的承受力的,渔线的拉力若大大超过鱼竿的承受力,极易造成断竿跑鱼,笔者曾对20型和30型(60型)玻纤竿做过破坏性试验。在竿体与地面成30°角时,20型的最大吊力约为3千克,30型(60型)的最大吊力约为4千克,成40°角时则各减少1千克,也就是说角度越大,吊力就越小,成90°直角时吊力最小。目前市面上的进口渔线的质量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