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5.铺地拖底钓 天气温闷,或水温低,鱼儿不爱活动,或水宽鱼稀等,可采用密集搜索的方法下钩找鱼。 拖底钓是使钓饵在移动中有停顿,在停顿中待鱼上钩。 水阔鱼稀,定点钓很难有收获,就要主动出击,下钩找鱼,在竿线所及的范围内,钓饵如铺地毯似地不漏过任何水底,边寻边钓。  相似文献   

2.
找底·找鱼     
北京钓友老吴对我说:钓鱼时找鱼最难,有时将钩下到没有鱼的地方,如果知道鱼在哪里多好,下钩就有鱼咬钩。可碧水茫茫,鱼在何方?他问的另一个问题是漂和钩老是配不好。他用的是15厘米长的脑线,经常坠子沉到水底,要不就是钩子找不到底。这两个问题有些共性,现整理成文,供钓友参考。找底先说找底,这里所谈的"找底"就是漂、坠通过合适的匹配,使鱼钩在垂钓时能准确地落在水底。这是钓底栖性的鲤、鲫、青等鱼最基本的方法。我在《中国钓鱼》2006年第九期上写了一篇《初识浮漂》,简单地说了一些这方面的情况,现在这里再谈些个人见解。钩子找底,对一个老钓手来说,凭他们的经验,不论在什么条件下,  相似文献   

3.
汤昕东 《垂钓》2009,(6):34-35
问:很多人说浮钓时要用比底钓稍大的钩。这是什么道理?按我理解,浮钓时鱼更多的是吃运动中的饵,如果钩大了它们岂不是不容易吞进嘴?答:不能一概而论。钓食欲强、有抢食习惯的生口浮,钩稍大一点可以,这样可以造成它不易吐钩。钓滑口浮,则钩不易过大,钩大不易使鱼吞钩入口。  相似文献   

4.
肖红卫 《垂钓》2006,6(7):34-35
喜欢钓鱼的朋友都知道,正常情况下,我们钓鱼总是要先找底然后钓底。但由于天气、钓场、鱼情的不同,鱼儿不在水底的时候,你还在一味钓底就不对了,只有钓上鱼才是硬道理!经常和我一起钓鱼的朋友常常问我:为什么你总是钓得比我们多?其实很简单,只有找准鱼层才能钓好鱼。  相似文献   

5.
刘定龙 《钓鱼》2010,(17):22-23
“动钓鲫鱼静钓鲤”,快速底钓,主要是针对鲫鱼、武昌鱼等吃食快的鱼,常用在鱼的泳层不稳定的时候,主动把鱼控制在底层钓之。在可以钓浮、每小时尾数不超过60尾的场合,选择钓底也许有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北京钓友老马打电话对我说:他以前也知道有钓浮的方法,但没有试过,今年气温特高,在用手竿钓底鱼不爱咬钩的时候,突然想到钓浮,试着换了一支大漂,改钓浮。真的出乎意料:竟钓上两条大草鱼。后来又钓了一次鲂鱼,收获也不错,这只能说是"无心插柳",真的对钓浮的一些技法和要领知之不多,要我给说说。经常钓鱼的人,大都会使用钓  相似文献   

7.
任志新 《钓鱼》2004,(11):13-13
钓离底是悬坠钓法在竞技比赛或池钓时经常采用的一种主动找鱼的战术,但能否用于野钓水库、江河等水广鱼稀的自然水域少有人提及。笔者近日的一次钓鱼实践又一次证明,在天气不好时改底钓为离底钓不失为继续获鱼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8.
范宁 《钓鱼》2004,(5):20-21
近日,本刊钓技诊所栏目接连收到各地钓友发来的短信和电话,纷纷询问悬坠钓该如何找底?河南平项山钓友朱永军更是三番五次地致电本刊,非要亲自询问钓技版编辑不可。他在电话中这样说到:练习悬坠钓法已有一段时间了。可到现在就是在“找底”的程序上摸不清门道。无论是搓饵垂钓还是拉饵垂钓,总觉着在“找底”时会出现问题。不是过高就是过低,但大多数情况下是以过高为主,总是找不到准确真实的“底”,真不知道那些垂钓高手们是如何找底的?  相似文献   

9.
管察 《钓鱼》2005,(12):22-22
鲫鱼是下层鱼,习惯底摄。在“台钓”出现之前,我们主要是底钓,坠钩平底,先撒窝,再根据底况和鱼的摄食偏向选择相应的钓饵。“台钓”不打窝,用诱钓合一的钓饵边诱边钓,但钓着钓着鱼上浮了,于是有钓离底、钓半水和钓一标深等钓术变化,但这是针对池塘而言。野钓或粗放型养殖水域鱼的密度低,诱鱼就不能省略了。  相似文献   

10.
宿含雨 《钓鱼》2008,(19):14-15
钓鱼的第一步是找底,先得知道水有多深,然后才是打窝。底坠钓组找底简单,坠重,只要没有水草和障碍物,任何位置都能到底。抛钩,浮子沉得看不见就往上移;漂着不往下沉,往下移,一般上下推移3次就能找到底了。悬坠钓组是先调标,后找底,能不能精确找底决定于浮标的调和钓饵重量。  相似文献   

11.
郑巍 《钓鱼》2011,(4):24-25
悬坠钓组的子线长短是由钓法和鱼的泳层决定的。例如搓饵钓底,18~25厘米;搓饵钓行程,30~50厘米;拉饵打浮、钓一标深,6~12厘米。同样钓底,钓跑铅就比搓饵钓底短。  相似文献   

12.
郅辽 《钓鱼》2012,(17):18-20
钓快鱼四种钓法——钓底、钓离底、钓行程、打浮,而且很多情况下都是交叉运用,谁也不会一种钓法钓到底,之所以如此与诱鱼有关。“台钓”前坠钩沉底钓底层鱼,与此配合诱鱼都是底诱。  相似文献   

13.
花篮,顾名思义,即是钓鱼人专门用来浮钓鲢鳙鱼的带篮的钩组(渔具店有售如"水怪")。盛夏是鱼最难钓获的季节之一,而盛夏的中午那就更难钓了。俗话说:"神仙难钓午时鱼"嘛。而去年盛夏我用花篮底钓的效果就不错,既没有酷暑难耐之感,又有中午遛大鱼时乐不思归之情。一、花篮的选用。选整个篮体  相似文献   

14.
许德仁 《钓鱼》2009,(9):28-29
三、切正主打目标 钓场随机应变 在把握钓具的前提下,比赛时的具体施钓手段是因人而异的,一般来说,走向赛事进入钓位先要找底,采取底钓是参赛者的首选,底钓一方面比较稳,另外,混养池所有鱼种都可能在水底觅食,关键是聚鱼和诱使大鱼就饵的方法,对此将本人常用的办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王敏 《钓鱼》2007,(4X):29-29
温度决定鱼的泳层,春季乍暖还寒,鱼容易浮头,底钓无鱼不妨换个思路,钓无定法随鱼应变才是制胜的法宝。[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摸清水底     
徐刚 《垂钓》2006,6(11):14-16
绝大多数钓友在平时钓鱼时都以底钓为主,所以我在这里想和朋友们探讨一下关于“底”的话题。当把钓组抛到水里后,水底是什么样的情况我们用眼睛就没法看得到了。我们在期待鱼儿上钩的同时,也非常希望知道水底钓组是什么样的状态。换句话说,不知道水底的状况,心里自然就没底,鱼钓得也糊里糊涂的。所以我们必须清楚掌握这个“底”,清楚钩饵在水下到底是什么样子。我们都是通过浮标来了解水下的情况,即通过浮标的调整来了解水底的各种状况,所以找底是用手竿钓鱼前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准备工作之一。  相似文献   

17.
串钩钓草鱼     
湖北钓友刘成先生来信说:他用海竿配串钩钓鱼,在钓底层的鲤鱼时,效果不错,经常有收获。他又说用串钩加漂,使他直插水底钓草鱼,多数时间不上鱼。改用大漂,将串钩提到水面,可下面的坠子不着底,刮风时浮漂被吹得满池跑,不知如何改进。  相似文献   

18.
尚立和 《钓鱼》2008,(14):20-21
几点意见与建议 一、尊重事实好 ①尊重客观事实。在你的文章中,把悬坠底钓一触一拖状态的获鱼信号说成全是口动信号下顿,把钓获鲑鱼的漂尖信号说成是“小顿口清晰,竿竿正口”,把底坠跑铅钓的获鱼信号说成是“顿口清晰,信号准确”,基本否定了钓鱼时漂尖会首先反映体动信号的情况。我认为是片面的。我不是说没有下顿信号,  相似文献   

19.
下次好运     
虽说“钓翁之意不在鱼”,但钓鱼是一项目的性、针对性很强的体育活动,为鱼而施钓,因钓而得鱼,如果不想获鱼,何苦守在水边任凭风吹日晒!只是,作为钓者,当不以获鱼多少为怀,收获丰厚自当高兴,不必做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样子;如果空手而归“剃了光头”也不必气恼,从自然环境、自身技艺中寻找问题,或许会有所发现,多研究、多探索,争取下次好运。钓鱼的吸引力到底在哪里?为什么这一活动几千年常盛不衰而“迷”之者数不胜数?有人说在于抖竿的那一瞬间,有人说在于钓上大鱼后遛鱼搏斗的斗智斗勇过程,还有人说在于上鱼前的…  相似文献   

20.
快钓底 巧变化 "动钓鲫鱼静钓鲤",快速底钓,主要是针对鲫鱼、武昌鱼等吃食快的鱼,常用在鱼的泳层不稳定的时候,主动把鱼控制在底层钓之.在可以钓浮、每小时尾数不超过60尾的场合,选择钓底也许有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