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聂壮 《钓鱼》2014,(14):26-28
野钓水库由于充满了无限的未知感和融入大自然的乐趣,是广大钓友极其向往的垂钓水域之一,然而由于水库水域辽阔,特别是小杂鱼较多,如何取得喜人的钓获一直是钓鱼人经常思考的问题。最近,笔者看了钓友刘敏的一篇《杂鱼多了怎么办?》之后,产生了共鸣,回忆起最近一次野钓水库的经历,对避开小杂鱼有了几点思考,写出来与广大钓友共同分享。  相似文献   

2.
《中国钓鱼》分别于2004年3月、2005年12月、2006年2月刊登了昆明钓友林凯的《钓滑口鱼一法》,河南钓友杜建民的《<钓滑口鱼一法>辨误》和山东钓友王臣厚的《<钓滑口鱼一法>是有效的》三篇文章。在认真仔细地拜读了三篇文章后,现将我的一些浅显的体会和看法写出来,与众钓友共商。首先来谈谈什么是滑口和轻口。滑口鱼主要是指竞技池中被反  相似文献   

3.
我在2011年第九期《中国钓鱼》杂志发表《云竹湖钓草鱼的方法》一文后,得到了不少钓友的认可和支持。本地钓友们在渔具店闲聊时,认为写得不错,很朴实,很详细;一些不认识我的钓友,通过其他钓友也在打听我。  相似文献   

4.
钓界风云     
《钓鱼》2005,(15)
“难忘的野钓”有奖征文评选揭晓本刊“钓鱼故事”版“难忘的野钓”有奖征文7月底结束,参赛稿件评选结果日前揭晓。“钓鱼故事”版自去年9月起举办“难忘的野钓”有奖征文活动,全国各地钓友踊跃投稿,不少钓友将自己野钓中的奇闻趣事、感人故事写出来与广大钓友们一同分享。感动于广大钓友的参与热情,我们将原本今年3月底结束的征文活动延期至7月底。征文期间,我们共收到来稿300余篇,刊发22篇。我们对所有参赛稿件进行了认真评选,评选结果如下:一等奖:《疯钓“寡”鱼水库》,作者:陕西/高居田。二等奖:《冰钓遇地震》,作者:北京/张孚;《惊魂三…  相似文献   

5.
看了《中国钓鱼》2004年第十期46页刊登的安徽霍县钓友陈猛写的《也议“剩余浮力”》一文(以下简称“陈文”),又看了四川钓友张铨写的《“剩余浮力”不是浮力》(以下简称“张文”),(见《中国钓鱼》2004年第二期第47页)对于其中的观点也想谈一些粗浅见解,在这里再议一议。  相似文献   

6.
笔者出任《中国钓鱼》杂志主编时,曾发表过一篇题名为《致钓友们》的文稿。许多钓友读了之后,写来热情洋溢、诚挚友好的信件,有鼓励、有肯定,更有大量宝贵的建议,还有人自荐来编辑部工作,笔者及时将信函转交编辑部同仁。正是在广大钓友的支持下,《中国钓鱼》从双月刊改为月刊,内容更丰富多彩了,版面设计也有了长足的  相似文献   

7.
《钓鱼》2007,(24)
《钓鱼》杂志2007年第18期刊登了文风钓友的文章《浮漂调校的量化分析(上)》(以下简称《量文(上)》),拜读后对文风钓友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甚感钦佩,也赞成其中的一些观点和看法,但存在一些疑问,写出来和文风及广大钓友商榷、探讨。  相似文献   

8.
王大禄 《钓鱼》2005,(8):20-20
一篇题为《悬坠背景下的鱼漂回忆与思考》的长篇连载文章(以下简称《回忆与思考》),目前,已刊出10多篇了。从这些文章中,使我们对围绕悬坠、浮标的相关知识和理论方面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认识,收益多多。但是对文中的某些说法和观点,笔者或存疑惑,或不理解,或不敢苟同,只好写出来,以求教作者和广大钓友。  相似文献   

9.
《中国钓鱼》2006年第九期,刊登了山东钓友邹思全的文章《协议钓鱼》,读后感到是篇好文章。说它好,是因为在生态日趋恶化,鱼类资源逐年减少的今天,邹钓友以"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精神,为自己闯出了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子,同时也为我们钓鱼  相似文献   

10.
在今年第四期的《中国钓鱼》上,有一篇由湖北刘悟钓友撰写的文章《土得掉渣的饵,沉甸甸的鱼》看了这篇文章及附图后,我认为刘钓友多年来不得其解的“水蚂虫”可能是“水虿”(chdi),为蜻蜓的幼虫。  相似文献   

11.
严冬话冰钓     
天寒地冻之日,正是黄河以北钓友凿冰垂钓之时。此篇《严冬话冰钓》,是王华良钓友长年凿冰垂钓的体会,对爱好此活动的同道,有一定的启示作用。——编者  相似文献   

12.
何川 《中国钓鱼》2007,(7):46-47
在《中国钓鱼》杂志2006年第十二期上,刊登了笔者《带有黄瓜香味的鱼——香鱼》一文,因为是一篇解答钓友来信的文章,稿件在期刊上发表后,引起了几位钓友的困惑和疑问,纷纷提出了自己的不同看法。尤其是北京的晓河和黑龙江穆棱的苏群两位钓友,在来信中分析得详尽、专业,提供出大量关于鲑形目胡瓜鱼亚目中几种鱼类的资料,在此表示万分感谢。同时,也因自己在判断时的考虑不周,向广大钓友表示歉意。  相似文献   

13.
陈猛 《中国钓鱼》2004,(10):46-46
《中国钓鱼》2004年第2期第45页,刊登了天津籍英志钓友写的《话说脑线》一文,读后,我想谈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4.
李驰 《中国钓鱼》2008,(2):84-85
儿子上小学三年级,功课尚可,近日有一篇作文《我最难忘的事情》获得满分,写的就是我们父子俩钓鱼的事情。说起钓鱼,儿子曾因钓上一尾鲫鱼战胜了我这个老爸而激动得满脸通红,也因放生不足百克的小鱼而引来钓友齐声夸赞,但让我最难忘的是在和儿子一起钓鱼的过程中我改掉了一些坏毛病。  相似文献   

15.
张铨 《中国钓鱼》2005,(7):59-59
我曾经写过一篇短文《剩余浮力不是浮力》。目的是对一些文章中的“剩余浮力的理论”表示一下异议,对一些具体细节问题没有进行讨论。剩余浮力论的要害是:认为剩余浮力是一种向上的力,能将线组绷直,将钩饵悬浮。我想,触及一下这一要害就够了。读了安徽钓友陈猛的文章《也议剩余浮力》(见《中国钓鱼》2004年第十期)以后,我知道了自己的想法不切合实际。触及了要害而缺乏具体一点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北京钓友田尧先生在《我也冰钓遇地震》一文(见《中国钓鱼》2000年第4期)中提到为什么地震前鱼不咬钩,地震后则贪吃的问题。笔者既是一个垂钓爱好者,又是一个地学工作者,对于地震方面的知识了解一些,写出来供钓友们共同讨论。  相似文献   

17.
《中国钓鱼》2001,(6):45-45
3月份出版的《台湾钓鱼》杂志刊登了一篇题为《不要当个没品的钓鱼人》的文章,呼吁钓友在积极参与垂钓活动中重视钓品、钓德的建设。  相似文献   

18.
华朝熙 《钓鱼》2006,(18):42-43
我的一篇《悬坠钓鲤鱼上钩概率低》,(见《钓鱼》杂志2006第二期),得到很多读者钓友的关注。感激之余我想谈点自己看法。  相似文献   

19.
《钓鱼》2007年5月(下)刊登了本人一篇《我对子线长度与灵敏度的认识》的文章,文章针对山东衣善新钓友的大作《子线长度与灵敏度》一文提出了一些不同见解。当时我没准备再写下文,因为我的观点谈的已经很清楚了,没必要画蛇添足,再者我对反复争论一个话题有些顾虑,争鸣性的文章如果措辞不当有时候会伤害了钓友之间的感情。比如去年我同柳树仁钓友在杂志上争论浮标调目、钓目的作用问题时,争论到后期,我就感觉到了一些火药味,只好及时刹车。但是收到《钓鱼》杂志第13、14期后,看到其中连载了山东栖霞尚立和钓友的《也谈子线长度与灵敏度》的文章,文中对衣善新钓友的观点表示了支持,也婉转的对我的见解提出了不同意见,促使我有了将本人观点进一步阐明的决心,也算是对衣、尚两位钓友的回答,或者也可博有兴趣看完拙文的钓友一笑。  相似文献   

20.
草饵     
夏季来临,青草碧绿,草鱼也是胃口大开,正是以草为饵钓草鱼的大好季节。京、湘等地几位钓友询问有关使用草饵的方法。我虽在本刊2000年8月写了一篇题为《春面·夏草·秋虫》的文章,其中也谈了一些草饵的情况。在这里再就草饵谈一些个人见解,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