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表象是事物不在面前时,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因此表象是外物的呈现方式,它不同于知觉,知觉只有当对象作用于感官时才存在,表象则可以在这种作用消失后继续存在,而表象在人的头脑中的建立是需要经历"感知—运用—积累"的过程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长度单位、重量单位、时间单位等的概念课都属于表象建立教学。其中长度测量因其在生活、学习中的广泛应用,一直是测量教  相似文献   

2.
测量方法     
测量方法黎文虹事物既有质的特征,也有量的特征。物体的形状、颜色、质地等质的特征可以通过感官认识;物体的大小、长短、高低、温度等数量特征,虽然也可以用感官估测,但要获得准确可信的数据,就要借助测量工具进行测量。下面有三个图:用感官估计图1中a、b线段哪...  相似文献   

3.
<正>1几何直观的含义与形式直观是指人用感官直接感受和观察,即人们接触事物时,借助于经验、观察、想象等产生的对事物及其关系直接的感知与认识.几何直观主要是利用图形描述和分析问题([1]).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几何直观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借助直观,可以把抽象的、复杂的数学概念、数学问题变得形象简明,可以帮助探索问题解决的思路.正如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所言:几何直观能告诉我们什么是可能重要、可能有意义和可接近的,并使我们在  相似文献   

4.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是将被测非电量转变成电阻值,通过测量电阻值达到测量非电量的目的。利用电阻式传感器可以测量形变、压力、力、位移、加速度和温度等非电量参数。电阻应变式传感器是测量这些参数应用最广泛的传感器。本文主要阐述了电阻应变效应、应变片、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并简述了其应用。  相似文献   

5.
夸美纽斯说:“知识的开端永远必须来自感官(因为悟性所有的都是先从感官得来的,没有别的)。所以,智慧的开端当然不仅在于学习事物的名目,而在于真正知觉事物的本身!要到事物被感官领会到了的时候,文字才可能实现它的功用,给它以进一步的解释。”  相似文献   

6.
《幼儿园规程》(试行)在谈及幼儿园保育和教育的主要目标时明确指出:应当在幼儿园教育过程中“发展幼儿正确运用感官和运用语言交往的基本能力,增进其对环境的认识,培养有益的兴趣和动手能力发展智力”。语言发展是幼儿智力发展的重要方面。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是思维的基础。语言又是幼儿认识世界,接受教育的工具。语言词汇在感知事物中有着重要作用,幼儿通过感官  相似文献   

7.
论感觉强化     
感觉,是物质世界的事物和现象的个别特征作用于人的感官而产生的映象。人得以认识事物,理解事物,从感觉开始,由感觉、知觉、表象形成概念,到达认识的高度。但某些人,或人们在某些时候的感觉,会突破一般阈限对外界事物的自然感觉,变得格外强烈,甚至呈现为一种异态,这种异态使得被感觉对象扭曲、变形、异化,成为一种主观形态的东西。  相似文献   

8.
夸美纽斯说:"知识的开端永远必须来自感官(因为悟性所有的都是先从感官得来的,没有别的)。所以,智慧的开端当然不仅在于学习事物的名目,而在于真正知觉事物的本身!要到事物被感官领会到了的时候,文字才可能实现它的功用,给它以进一步的解释。"一、中学语文教材中插图的魅力  相似文献   

9.
人们从外界获得的信息中,有90%是通过观察获得的。科学活动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感官作用让学生感知事物,是活跃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但是低年级的学生对事物观察的目的性较差,注意力也不易持久。他们虽然天生具有好奇心,对周围事物感到新奇,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日复一日地重复机械观察同一内容,事物很快就会被他们所熟悉,[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正>良好的思维能力是学生获取新知识、进行创造性学习和发展智力的核心。人们很早就已发现学习数学可以训练逻辑思维,思维与感知一样都是一种心理过程,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感知反映的是事物的现象和事物的外部联系,这种认识是不全面、不深入的。只有通过思维,人的认识才能深入到人的感官所不能达到的事物内部,才能掌握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的规律性的联系。所以,思维作为一种人脑的反映活动与感知是有  相似文献   

11.
《中文自修》2022,(7):37-38
<正>有人说,经过时间的沉淀,事物的价值才能被人们认识,也有人认为不尽如此。我觉得这个问题要辩证看待。随着时间的沉淀,有些事物的价值的确是可以被人们认识到。中国古代有一个和氏璧的故事,相信大家并不陌生。一开始没有人知道石头里面藏有美玉,随着时间的流逝,从厉王到武王再到文王,石头终于被凿开,和氏璧的价值终于被人们知晓。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时间流逝的确有助于人们认识事物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观察是人们认识和了解周围事物的基本途径。自然教学中的观察活动,就是给学生提供观察材料,调动学生的视觉感官去了解自然事物的属性,从而归纳出自然事物的外部特征、内部结构及其变化现象和规律,完成对自然事物的一次完整的认识过程。  相似文献   

13.
"节奏"是一个具有普遍性的哲学范畴。"节奏"是事物运动变化的因素在时间上的分布组合方式,是事物空间上的结构(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方式)在时间上的展开。事物运动变化的不同节奏可以引起不同的结果。认识和把握节奏对于人们的实践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组合就是将几个可以独立的部分进行结合,使它们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整个组合过程,是人们依据事物内在特点及事物间的相互联系,进行合理的科学的排列分配的过程,其间渗透了人的思维活动,促使人们对事物的深入了解.组合是科学发展的产物,近年来,随着科学的发展,组合已被人们作为研究事物的一条规律,并被广泛运用到各项生产技术中去,成为人们提高生产效益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15.
康拉德被称为“印象派”作家,他的伟大之处在于他成功地“通过文字的力量使你们(读者)听到,使你们感到,特别重要的是使你们看见”。康拉德认为,生活实际上并不会向人们有条不紊地讲述事情的前因后果,而是不断给人以五光十色的印象,人们首先对外界的刺激作出瞬间的反应,事物在人们的感官上形成一定的效果,然后才对已得到的杂乱印象中传达的信息进行整理,最后找到事物发展的原因,完整的意义也就立即或逐渐从汇集的印象中浮现出来。  相似文献   

16.
感知是感觉和知觉的统合概念。感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事物的个别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如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肤觉等。知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事物的各部分属性的整体在人脑中的反映。除新生的婴儿和科学实验的需要外,纯粹孤立的感觉实际上是少有的。感觉和知觉总是密切地联系在一起,所以,人们就把两者统合在一起,称为感知。  相似文献   

17.
林菁 《福建教育》2011,(1):59-63
量是指客观世界中事物或现象所具有的可以通过测量等手段加以认识的属性。对物体量的认识,是人们对客观世界认识的一个重要部分,认识常见的量也是幼儿数学教育的内容之一。人们在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事物时,常常要比较和测定它们的大小、长短、高矮、粗细、厚薄和宽窄等,  相似文献   

18.
元宇宙的出现并非偶然,而是有着深厚的生活基础、悠久的思想和艺术渊源。文学艺术、哲学和日常生活梦想等都是实践“元宇宙”的早期样态,囿于技术,这几种形态的感官生态比较单一。随着网络游戏和虚拟实践的出现,感官生态开始趋于多样化,感官体验也较之前丰富。元宇宙诞生后,可以提供视听味嗅触等感官的共享,从而建构了较完整的感官生态系统。但元宇宙对人类感官维度的拓展不过是虚拟世界的技术具身感官,在被“去情境化”之后,其感官体验与现实中的身体感知有着质的区别,技术现象学将有助于厘清这种类似感官的现象学本质。为此,要保留身体的微观知觉,处理好身体感官和技术具身感官的主次关系;实现元宇宙感官技术的再情境化即次级工具化,以构建空间主体健全的感官生态。  相似文献   

19.
在科学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湿度的监测与控制在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在国防、科研及人民生活等许多领域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众所周知,湿度的测量具有一定的复杂性,而对湿度进行控制则更不易实现。这样,人们熟知的毛发湿度计、干湿球湿度计等已不能满足现代要求的实际需要,为此,人们研制了各种湿度传感器。其中物性型湿度传感器以其测量湿度范围宽,或响应速度快,或测量精度高,或稳定性好,体积小,重  相似文献   

20.
什么叫做逻辑思维能力?笔者认为:人们在理性、规律性地概括认识事物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叫做逻辑思维能力。它主要包括综合、判断和推理三个方面的能力。通过逻辑思维,人们不仅能够认识感官直接感知的事物,而且更重要的是,可以对一系列非直接感知的事物,经过科学的思维而作出正确的判断。正因为如此,逻辑思维能力无愧为培养学生诸种数学能力中的核心能力。对于浩如烟海的数学问题,如果我们离开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并在培养中逐步提高,那么学生根本不可能学好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