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隐士是中国历史上的特产,深为世人仰重。正史如《史记》、《后汉书》、《晋书》等都辟有隐士(称谓不尽相同)专栏,由远古传说中的巢父、许由,历经数千年,迄民国的易顺鼎(字仲硕,一字实父,号哭庵1858—1920,诗人),中国历史上的隐士不下万数。他们隐非真隐,超而不脱,实则是碰壁失意或心志不得伸展而划地为牢,走向心理上的自我封闭。  相似文献   

2.
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比较集中、细致地刻画隐士形象的作品,《论语》立足于当时的时代背景,具体生动地将隐士群体的行为方式与精神风貌呈现出来;又以具体的细节,呈现出隐士群体中的不同性格特质。《论语》通过符号式、情景式和论说式等展现方式,构建起《论语》异彩纷呈的隐士世界,显示了早期儒家对隐士的情感态度,对后世隐逸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3.
说文解字     
隐士“隐士”,这个语词是一种存在的虚无。挤在《现代汉语词典》里的“隐士”,显得斋冷衾薄:隐居的人。它上声复入声的声调转换,恰好表达了这样的感叹:世间本没有隐士———真的隐士!“隐士”,给人一种古典的静谧。它超尘脱俗,遗世独立,面朝冷壁,满目苍翠。《论语·季氏》上说:“隐居以求其志。”这“志”,是一张试纸,能鉴定出隐士的成色。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隐士即使遭遇饥寒困厄,也要保持精神上的独立和自由。中国的“隐士”,更像是一张镀金名片。“招聘隐逸,与参政事”(《后汉书·岑彭传》)。“归隐”,是为了“出仕”。一“归”一“…  相似文献   

4.
《庄子》是隐逸思想的集大成者,对后世隐士思想具有深远影响。《庄子》中形象地描写了几类隐士,他们或是刚烈,或是柔和;或游离于理想中,或回归到现实中。每一种隐士类型都集中反映了庄子看待隐逸的态度,都是庄子隐逸观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5.
司马迁《史记》中对隐士的描写融合了"立德""立功""立言"3个方面,他对隐士"立德"的描写,奠定了我国隐逸文化的基调;而对隐士"立功""立言"的着力表现则反映了对隐士群体的独特理解。他写隐士不独是为隐士作传,更倾注着自己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对现实社会的反思。  相似文献   

6.
称谓就是人们相互称呼的名称,是社会生活中人们相互关系的标志,在社会交际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孔子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论语·子路》)这里的“名”当然也包括称谓在内。正因为如此,三千多年前的古人就已重视对它的研究,《尔雅·释亲》专门考释亲属称谓。 称谓属于语言范畴,对称谓问进行考察和分析,以汉语词汇史的研究有重要意义。南朝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以下简称《世说》)中的称谓词,反映了魏晋时称谓的一些特点。称谓是发展变化的,既有对前代的继承,又有对后世的影响。因此,我们在分析《世说》中的称谓词时,也引用汉末或唐初等其他时代的一些称谓方面的资料作为参证。  相似文献   

7.
孟浩然二题     
孟浩然的《春晓》主旨,是通过爱春、惜春的感情,表现了自己作为隐士的自由自在。而不是通常理解的就是写对春天的热爱或留恋。孟浩然作为一个隐士,是一个淡泊于功名的真隐士,而不是充满愤懑的不得已的隐士。  相似文献   

8.
唐末小品文简论刘朴鲁迅在《小品文的危机》一文中指出:“唐末诗风衰落,而小品放了光辉。但罗隐的《谗书》,几乎全部是抗争和愤激之谈;皮日休和陆龟蒙自认为隐士,别人也称之为隐士,而看他们在《皮子文薮》和《泽丛书》里的小品文,并没有忘记天下,正是一塌糊涂的泥...  相似文献   

9.
隐士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封建社会孕育的产物。西安文理学院学院王广新教授的《中国隐士的品格》一书,介绍了中国隐士文化、隐士性格,分析了隐士产生的原因和条件。从隐士和他们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窥见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面貌。  相似文献   

10.
<正> 继先秦、东汉以后,两晋南朝是中国历史上又一个隐士辈出的时代,据正史隐逸传载,两晋有隐士三十九人次(包括十六国),刘宋十八人次,南齐十二人次,萧梁十三人次。《陈书》隐逸传缺,《南史》载陈隐士一人次。由于陶潜《晋书》、《宋书》皆有其传,除掉一人,总计八十一人。其他纪、传所及隐士计二十余人次。而实际上的数字定远不止此。如此众多隐士的出现,无疑表明隐士已成为当时较突出的一种文化现象,颇有研究的必要。有鉴于此,本文拟对此现象的成因及其相关问题做初步的探讨,其他问题当另文考察。论及两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