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初语第二册选入了元末明初的诗大家刘基的寓言《工之侨献琴》。该字虽然浅显但寓意深刻。与教材配套使用的《教师教学用书》将其寓意归纳为:“讽刺世人以优为劣、好假恶真的世风。”我们认为,对此的寓意作这样的归纳似乎有些简单、偏颇。  相似文献   

2.
3.
【自读导言】  学习本文的基本要求:  1.理出工之侨由得良桐到为琴,再到鼓之、献之、埋之、易之的故事脉络,把握文意。  2.把握琴的特点、价值及其命运,理解内容。  3.分析献琴者和得琴者的形象,思考造成琴前后命运不同的原因,领悟其寓意。  4.掌握实词斫、弦、鼓、匣、期年、适、易,虚词而、之的意思和用法。自读侧重点为两次献琴的不同结局,以及由此推断出的寓意。  (解说:从浅显的文本到深刻的寓意,这是我们读寓言的最基本要求,亦即由小故事到大道理。“小”是什么“小”,“大”是什么“大” ?如何由小到大、由…  相似文献   

4.
工之侨献琴     
从前有个叫工之侨的人,偶尔得到了上好的桐木。他十分高兴,仔细将桐木刻削雕琢做成了琴,装上弦演奏,琴发出了金属的声音,回音像玉磬一样优美。工之侨自认为这把琴是天下的极品,就把它献到了掌管祭祀礼乐的部门,官员派最优秀的工匠来看琴。工匠摇摇头说:"这把琴的声音虽好,可惜不够古老啊。"就退给了他。工之侨无奈地回了家,到家后他让漆匠在琴上伪造出断裂的细纹;又  相似文献   

5.
工之侨献琴     
<正>工之侨得到一块上好的桐木,用它做了一张琴,弹了弹,金声玉振,别提多好听了。他非常高兴,认为天下再没有比这更好的琴了。一天,他拿去献给主管礼乐的官府,述说这张琴音质如何好。官府召集全国著名的琴师来鉴定。琴师们并不弹拨,只看了看外表便说这张琴年头浅,不值钱。官府便把琴还给工之侨。回家的路上,工之侨心里不是滋味,他想:琴是弹的,而不是摆着看的,不从琴的质地上判别,而单从年头深浅来评定优劣,这岂不是舍本逐末?回到  相似文献   

6.
工之侨献琴     
从前有个叫工之侨的人,偶尔得到了上好的桐木。他十分高兴,仔细将桐木刻削雕琢做成了琴,装上弦演奏,琴发出了金属般的声音,回音像玉磬一样优美。工之侨自认为这把琴是天下的极品,就把它献到了掌管祭祀礼乐的部门,官员派最优秀的工匠来看琴。工匠摇摇头说:"这把琴的声音虽好,可惜不够古老啊。"就退给了他。工之侨无奈地回了家,到家后他让漆匠在琴上伪造  相似文献   

7.
工之侨献琴     
背景链接 刘基(1311—1375),字伯温,浙江青田人,元末明初军事家、政治家及诗人。他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被后人比作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郁离子》是刘基弃官归隐家乡青田山后,所写的寓言体散文故事集。  相似文献   

8.
《工之侨献琴》选自《诚意伯文集·郁离子》,这篇寓言是这样写的。一个叫侨的乐器制造工人,他以“良桐”为材,做成一张琴,弹起来“金声而玉应”,于是便献给管礼乐的官员。乐工们看后斥为“弗古”而退还。侨回来后请漆工在琴上涂了似古的“断纹”,请篆工刻了似古的款识,装进匣子,埋在地里。一年后再献  相似文献   

9.
《工之侨献琴》选自明代刘基的寓言专著《郁离子》。刘基,字伯温,浙江处州青田县南田(现属浙江文成县)人。生于元武宗至大四年(1311),卒于明太祖洪武八年(1375)。元文宗  相似文献   

10.
这篇课文选自刘基的《郁离子》,是作者元末隐居时的作品。《郁离子》以寓言的形式讽刺当时的社会现实,批判元朝的暴政,宣扬作者的政治主张。工之侨,即木工名侨,“之”助词,无义。自读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一、弄懂词句 1、查阅工具书,了解以下词语的含义:  相似文献   

11.
《工之侨献琴》是一则寓言故事。读了以后,引起我关于包装的联想。一张桐木制成的琴,质良音正,堪称佳品。尽管献琴者心诚意切,不取分文,但该琴是以纯真自然、未经任何雕饰的朴实面貌出现的,结果为“国工”所不齿,为“太常”所不纳。然而,还是这么一张琴,质地未变,音色未变,所不同的只是工之侨谋之于漆工和篆工,在琴身的表面上做了一些加工,并在收藏的方式上想了点办法。于是乎,它顿时身价百倍,平步青云,不仅为贵人以重金购去,还被献于朝廷,成为“稀世珍宝”。是什么改变了琴的命运呢?我们不难得出结论:是包装改变了琴的价值,符合了当时朝廷…  相似文献   

12.
(一) 《工之侨献琴》一文叙述了工之侨先后两次献琴的经过,构成了极为鲜明的对比。在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弄清两个问题:一、细细分析有哪些方面的对比?二、这些对比给读者以怎样的启迪?我以为工之侨先后两次献琴起码有以下五个方面形成对比:其一,首次献的琴未加修饰,是以真面目出现的;二次献的琴既漆上了残缺不全的花纹,又刻  相似文献   

13.
方申法 《学语文》2002,(3):13-13
《工之侨献琴》这则寓言不长,但塑造了一位琴技精湛、洞察秋毫的人物形像。故事以工之侨两次献琴,结局迥异为脉络,激发了人物情感在献琴阶段中错综复杂的变化。我们细加品析这些变化,愈觉文意深刻,有种不可言喻的警世作用。  相似文献   

14.
《工之侨献琴》这则寓言不长,但塑造了一位琴技精湛、洞察秋毫的人物形象。故事以工之侨两次献琴结局迥异为脉络,引发了人物心态在献琴阶段中错综复杂的变化。我们细加品析这些变化,愈觉文意深刻,有种不可言喻的警世作用。一、斫桐为琴,自信而乐观工之侨经过细心加工,制成了一张天下难得的美琴。琴的“天下之美”,具有两个特色:其一,得良桐斫而为之,材料属上等;其二,“弦而鼓之,金声而玉应”,妙不可言,琴效极佳。面对绝妙佳品,我们可以揣测:此时,工之侨自信、乐观,在试琴之时,定然陶醉在喜悦的氛围之中。高兴之余,他做出了割爱的决定:珍贵的…  相似文献   

15.
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课文的翻译直接关系到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因此,字斟名酌的翻译是文言文教学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笔者在组织学生讨论《工之侨献琴》一文中“使国工视之”和“乐官传视”的“视”的翻译时,从这个字的翻译上发现这则寓言有几个问题值得商讨。教参“译文”把“视”译为“看看”,笔者认为这里的“看看”包括下面两种理解:一、不负责任地随便看两眼教参“课文评点”上说:太常、国工、贵人、乐官这般人并不看重琴的好坏,也不懂得它的好坏,而只看它古不古,“弗古”,就是平常之物;“古”就是“稀世之珍”。正是根据这个标准…  相似文献   

16.
《工之侨献琴》是一篇含意深刻的寓言。教参对它的主题及寓意是这样界定的:“这篇寓言以简洁生动的语言叙述了工之侨两次献琴而结果不同的故事,讽刺世人以优为劣、好假恶真的世风。”笔认为,在引导学生正面接受这一定论的同时,还应与时俱进,从当今市场经济的角度,  相似文献   

17.
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课文的翻译直接关系到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因此,字斟名酌的翻译是文言文教学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笔者在组织学生讨论《工之侨献琴》一文中“使国工视之”和“乐官传视”的”视”的翻译时,从这个字的翻译上发现这则寓言有几个问题值得商讨。  相似文献   

18.
《工之侨献琴》以工之侨献琴力线索,通过同一张琴前后两种截然不同的遭遇,对盲目崇古而不重实际的不良社会风气,进行了尖锐的讽刺。文章开篇写工之侨制作了一件稀世之乐器,并自认为是天下最好的琴。工之侨将琴献到主管礼乐的官府,却被号称“国工”的音乐大师,以“弗古”为由弃还。在我国历史上献宝不被赏识的事例并不罕见,《韩非子》中所记的卞和献璞于楚王就是  相似文献   

19.
工之侨的琴     
先秦著名制琴大师工之侨得到一段上好桐木,精心琢磨制成好琴,配以上弦,声音铿锵悦耳。到林间弹奏,百鸟和鸣;至山中弹拨,溪水随音悦动。他一生制琴无数,深知此琴为上品。他以为朝廷人才辈出,将此琴献出,一定会得到他们的赞赏。  相似文献   

20.
工之侨为琴     
工之侨得良桐焉,斫而为琴,弦而鼓之,金声而玉应,自以为天下之美也。献之太常,使国工视之,曰:“勿古”。还之。工之侨以归,谋诸漆工,作断纹焉;又谋诸篆工,作古款焉,匣而埋诸土。期年出之,抱以适市,贵人过而见之,易之以百金,献之朝。乐官传视,皆曰:“希世之珍也!”工之侨闻之,叹曰:“悲哉世也!岂独一琴哉?英不然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