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理念,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体现这些理念,实现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和谐统一,是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努力实践和研究的教学主题。笔者在教授人教版《分子与细胞》中“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这部分内容时,就尝试运用新课程理念指导课堂教学。下面将第一课时“水分的跨膜运输Ⅰ”具体的教学设计展示如下,望各位同行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2.
所谓"学案导学"是指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学生根据教师设计的学案,认真阅读教材,了解教材内容,然后,根据学案要求完成相关内容。 相似文献
3.
本节采用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展示现象、提出问题、讨论解释和总结概念,探究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达成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4.
1 设计理念本节课主要采用比较教学法,运用导学案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进行比较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的异同,让学生在比较中清楚掌握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同时将大分子物质的运输胞吞、胞吐也参与比较.教师运用动画进行讲解各种运输方式,运用概念图展示本节课的所学知识.2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和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相关知识.而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是控制物质进出的结构. 相似文献
5.
本文作者通过对探究性教学模式的合理运用.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对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4章第1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进行了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尝试,认为探究性课堂教学模式的合理运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7.
以探究式教学为课堂教学主线,通过观察渗透现象,探究动物细胞在不同浓度溶液中形态发生变化的原因,实施“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等教学过程,使学生在习得相关知识的同时领悟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以学生讨论为主,教师讲授为辅,结合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学习理解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并加以应用,体会研究物质跨膜运输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节以杠杆平衡演示实验为切入点,以问题为导向进行探究实验,通过层层铺垫、巧设"路标"引领学生自主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 相似文献
10.
本文总结了"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的探究教学实践: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渗透现象"实验,归纳总结渗透作用的条件;利用类比推理法帮助学生构建动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通过探究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11.
12.
1教材分析
人教版《生物1分子与细胞》第四章“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一节,是理解结构和功能相适应原理的最好内容,也是面对新问题培养创新思维的较好内容。教材从事实分析人手,提出问题,给出结论,但没有实验验证和分析的过程,这为实验设计和实验资料分析提供了空间。 相似文献
13.
14.
科学探究作为发现科学事实、揭示科学规律的过程和方法,在科学教育中有重要意义。教学不仅要使学生获取一定的知识,还要使学生习得获取知识的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亲历思考和探究的过程,领悟科学探究的方法。在高中生物学的学习内容中,有许多素材对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以及接受科学方法的训练有着重要作用。笔者对"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探究性教学设计如下。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列举了有关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植物细胞吸水与失水的实验探究及应用等方面的常见考点问题,并进行了解析。 相似文献
16.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是人教版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教科书《分子与细胞》模块第四章第三节的内容。生物膜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它的选择性是与其结构密切相关的,生物膜的这种选择性功能是如何实现的则是这一节中重点阐述的内容。本节主要介绍两大块内容,一是小分子或离子进出细胞膜的方式,包括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要求学生理解这三种方式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主要从膜两侧的浓度差、是否需要载体、是否需要消耗能量、代表的例子等方面来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18.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是人教版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教科书《分子与细胞》模块第四章第三节的内容。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主要分为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被动运输包括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是顺浓度梯度运输的过程,不需要消耗能量,但协助扩散需要载体蛋白协助。主动运输是逆浓度梯 相似文献
19.
20.
以探究海水稻能生长于盐碱地的原因为教学情境主线,引导学生根据科学研究的一般思路,运用物质跨膜运输相关知识解释海水稻解决胁迫的机理,锻炼学生解决实际生产生活中问题的能力。通过任务驱动、问题引领,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借助阅读、分析、思考和讨论等活动,加深学生对概念内涵的理解从而实现概念的迁移,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习惯,形成积极的科学态度,锻炼创新实践的能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