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宿公 《垂钓》2011,(12):15-19
此次虾池取鱼,虽然鱼获比较掉链子,但俺的自信心并未受打击。首钓“扔巴”,总得摸摸道道儿吧。既然手竿有你们摸索了,而且西门已然摸索多次,那么矶竿拉钓究竟能不能行?如果好使,那么不断纠错、去芜,让它形成成熟钓法;如果不好使,那也要经全面验证,明白究竟因何不可取——这不正乃俺“折腾”之目的所在吗?  相似文献   

2.
张炎冰 《钓鱼》2004,(14):32-32
“调4钓2与调5钓2,都是钓2目,是浮标确定了调目,还是根据鱼情设计调目和钓目7”有此疑惑的钓手不在少数。我注意到您在第七届“钓王杯”和第四、第五两届“海狮杯”比赛中钓底用的都是13目长标尖浮标,调4钓2。虽然您的成绩很有说服力,可总是避免不了空竿。请问,空竿率与浮标的调目和钓目是什么关系?  相似文献   

3.
刘定龙 《钓鱼》2010,(23):16-17
矶竿钓 慎放线 用于海边矶石上垂钓的矶竿被用做”可以放线的手竿”使用,是因其有放线遛鱼的优势。结合手竿的长和抛竿的抛投遛鱼功能,被称做“手海两用竿“。不过,可别认为有了放线装置,钓大鱼就稳操胜算了,矶竿被当做手竿近钓。便有了和抛远钓不一样的地方。不了解矶竿台钓的特点,注意好细节,很可能会大鱼爱跑掉、小鱼钓得少。  相似文献   

4.
阿牛学钓记     
《钓鱼》2005,(4):16-17
手竿:不具备蓄线与放线功能的钓竿。悬坠钓法主要使用手竿垂钓,但并不是所有的手竿都适合各种鱼情,换句话说就是没有一支什么鱼都能钓的“通用竿”。因为每一支手竿都有其适用性和针对性。所以初学者在选购时,除了从经济角度考虑外,还得根据自己所善长的钓法、垂钓的对象鱼种、鱼体的大小等方面来选择。每款手竿在出厂之前,渔具生产企业都会针对这款手竿适用的垂钓鱼种、拉力负荷量,施钓方法等因素来进行反复试验。比如鲫竿、鲤竿、溪流竿及罗非竿(战斗竿)。这些手竿十分有针对性,每款中又各有软调至硬调之分。开发者不但用材考究,而且融入…  相似文献   

5.
《钓鱼》2008,(19):16-16
竞技对竿长的限制和约定是3.6米钓小鲫,4.5米钓大鲫,5.4米钓混养,一个钓手必须备齐这3个规格,但钓混养比较宽松,不设下限,“5.4米以下”,允许用4.5和3.6米的。只是混养鱼有个规律—受抛钩影响,统一竿长使钩的落点成了一条线,鱼会越钓越少,必须钓远才能争取鱼口,所以没有人舍远就近。不过有人不这么想:落点一条线,  相似文献   

6.
姜丹  昕东 《垂钓》2010,(7):15-16
休闲库钓中,你会用长手竿还是短手竿?我想,大多数人的答案都是前者。那么,短竿在库钓中是否就一无是处了呢?答案并非如此……  相似文献   

7.
超长竿     
张炎冰 《钓鱼》2011,(6):12-13
鱼竿的常用规格在2.7~7.2米之间,间隔90厘米,其中用于池钓的手竿一般不超过6.3米。“台钓”之后由于坐着钓和抛钩方式的改变,钓竿就不需要那么长了。可是传统钓鱼,包括接受“台钓”后在水库湖泊钓鱼,短竿钓近就不如长竿钓远那么爽了。特别是浅水湖泊,传统钓用6.3米竿系齐竿线抛钩,如果水深2米,能够钓到10米远已是极限了,而鱼却在离岸11~12米位置上。  相似文献   

8.
刘定龙 《钓鱼》2010,(20):20-21
钓鱼离不开鱼竿,并因鱼竿的长短、轻重、粗细和软硬形成不同的技术。自两岸钓鱼交流引入“调性”概念之后,鱼竿的分类更细。例如手竿有中硬调、硬调、超硬调和极硬调,区别于不同对象鱼有鲫竿、鲤竿、虾竿和中通竿,抛竿又细分为船竿、抛竿、矶竿、筏竿、路亚竿和飞蝇前打竿等等。一种竿对应着一种鱼也形成了不同的钓法和操作技巧。  相似文献   

9.
李寒停 《钓鱼》2011,(20):26-27
徐银舟,1961年出生。1990年学习传统钓法,1995年和邓刚等人一起学习悬坠钓法,1997耳接触竞技。在“老鬼”学校打下良好基础,“海狮”中得到成长。1999年获“老鬼”杯总决赛个人第二名;2001年获“钓王杯”手竿钓混养鱼第二名;2002年获“泛宇杯”钓赛冠军;2004耳被评为中国钓手(竞技)排行榜第三名。之后作...  相似文献   

10.
刘亚平 《中国钓鱼》2003,(11):18-19
我们烟台地区垂钓爱好者大多数利用当地有利条件,乘船或摇小舢舨出海钓鱼。有的钓友则带上三五支海竿到海边打“阵地战”。本人经过几年垂钓实践,总结出一点海边手竿打“游击战”垂钓的经验。可称“立竿见鱼”。特点为:简便易学,行动方便,投资较少,钓趣较高。适合于老年人、体弱者和女钓友垂钓。  相似文献   

11.
关新铭 《钓鱼》2012,(11):37-38
1.手竿双钩、串钩钓。竿要用7米以上长竿,线用4号齐竿线或比竿稍短的长线。长竿长线是为了将钓钩甩到较远处。钩用8~9号上下双钩或3~4枚的短串钩。为了能将双钩悬起和串钩直立,必须使用比铅坠浮力大的浮漂。由于草鱼基本都是在离开水底的上、中、下水层活动,所以在垂钓过程中,千万不能将钩(包括串钩最下面的一枚钩)落底。钩子一旦落底,难免要遭遇鲤鲫等鱼的抢食,从而达不到专钓草鱼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关新铭 《钓鱼》2007,(1S):36-37
一、竿、线、钩 俗语讲:“钓鲫有三巧,竿软线细钩子小。”手竿如此海竿亦然。  相似文献   

13.
任志新 《钓鱼》2006,(10):28-28
阳春四月,跟随一帮铁杆钓迷去本市海涂边的长河水库钓鱼,抛竿、手竿一起上。钓友们大多钓了不少鱼,主要是白鱼、梭鱼以及青、鲤、鲫,此外尚有人钓到鳗鱼。而我却钓了一个“光蛋”,家里人不相信,养鱼塘的鱼有这么难钓?连自己都没料到会是如此结果,几十年的钓养殖塘一“毛”不拨,  相似文献   

14.
刘国良 《钓鱼》2006,(3):32-33
从深圳搬到上海,每次出门都备了两支“枪”,一支4.5中等调性的手竿,用于斩杀鲫鲤鲢鳙;一条5.4米软调手竿,配10米的粗线大钩,用来对付大鱼。这个办法我是跟深圳坝光水库的遇到的那位老钓迷学的,他说,用短一些的竿子,专心钓鲫鲤,用长竿配长线大钩,则是钓那些意外之鱼,经常能够双丰收。今年11月初,受不了钓瘾发作的煎熬,与钓协的几位钓友,去钓黄埔江支流的一条江。那时,我们去那个钓点没几次,不知道那里除了1斤大小的鲤鱼和半斤的江鳊之外,还会有什么鱼,虽然耳闻常去那里的钓友说,有10斤以上的江鲤,但我们谁也没曾钓到,所以大家并不以为然,依旧…  相似文献   

15.
居田 《钓鱼》2005,(14):53-53
老于善于煽风点火,煽惑大家越多越好,可老于钓鱼从来都是轻装简行,早时还用用海竿,到后来只是两支手竿,一个长竿打窝,一个短竿而钓,一小袋饵料。小于不一样,出门就是摩托,钓箱,肩上挎的短竿长枪。最“丰满”的要数大于,一出门一包鱼竿,五个渔线轮,为的是对付碰上大鱼,两支手竿还是少不了。打好海竿,争分夺秒,抄起手竿再钓。还有晴雨伞必不可少,还得带上一大包钓饵诱饵,当然少不了备好自己吃的喝的,要是夜钓,  相似文献   

16.
郅辽 《钓鱼》2005,(21):43-43
使用传统底坠钓组的时候,只要沉在水下的浮子一粒粒慢慢冒上来,提竿必中鱼。改为悬坠钓组,浮标往上冒,同样提竿不权中鱼率打了折扣还经常跑鱼。于是有如下说法——调标失当。不是钓得太灵,就是浮标本身过于灵敏,改成调低钓高就不会跑鱼了。真的这样吗?[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夏雨龙 《垂钓》2004,(1):22-24
在“台钓”风靡大陆之前,长竿短线钓法一直占据着手竿钓法的“半壁江山”,北自封疆大漠,南至热带边陲,长竿短线带给无数钓鱼人提竿——绷线——上鱼的乐趣。  相似文献   

18.
夏钓江鲩     
一、钓具准备。江河鲩鱼没有开放鱼塘的鱼那样"精滑",比较好钓,钓具要求不十分高,粗线大钩都行。手竿用4~5米的自制竹竿或碳素竿均可,中硬调。线用6~7号,脑线略细,长13厘米。钩为8~10号常用的鲤钩,系双钩。漂用筒漂或者3号细尾长漂,也可无漂钓。用10~15克通心坠。海竿用2米长的中、低档竿也行,只要不过分硬拉,曳力器松紧得当,一般不会断。线  相似文献   

19.
潘洪钢 《垂钓》2011,(9):12-13
旁边的夜钓手略带嘲讽地说:“你们台钓这么小的竿、这么细的线、这么小的钩,能钓上来大鱼吗?”我没有理会他们,自顾自钓我的,心想:“谁说这样就不能钓大鱼的?”  相似文献   

20.
刘志坤 《垂钓》2001,(8):54-55
海竿远投的优势是放长线钓大鱼,手竿近钓的优势是观漂灵、上鱼快。“海竿带漂”集二者优势于一身,深受广大垂钓爱好者的青睐,目前的“海竿带漂”虽说方法很多,但大部分都是“单打独斗”,如果需要变换钓法,就要重新组合,既麻烦又耽误时间。现将灵活多变的“海竿带漂”方法介绍给广大钓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