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而引导学生反思地学习是当前教育领域的共识。在当前教学中很多老师忽视了对学生“反思性”学习的培养,这样很多学生也就不知道反思或不会反思,导致学习效率下降。本文就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性”学习提出了五条教学途径。  相似文献   

2.
前不久,有幸观摩了一青年优秀教师执教的《詹天佑》一课。在稍作铺垫后,老师就引导学生直奔难点:何谓“中部凿井法”?何谓“人”字形设计?老师首先要求学生认真阅读相关语段,而后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理解,随后又观看了老师精心制作的动画演示课件,最后又让学生亲自动手绘制图纸以加深认识。在老师的精心引导和启  相似文献   

3.
一位老师在教《长方体的认识》一课,引导学生认识长方体的特征时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让每个学生拿出自己带来的长方体实物,观察可以看到长方体的几个面。教师的意思是为了让学生得出可以看到长方体的3个面。于是他把长方体放在桌面上,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很多学生正如老师所料,大声回答说:“3个面!”但坐在我旁边的一位男生说:“6个面。”老师很快否定了他们的说法,  相似文献   

4.
如何做好辅导员工作,怎样不断提升辅导员队伍素质是我们这些处于学生工作一线的政工干部常谈常新的一个问题.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辅导员老师更是肩负着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重任.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新问题,作为一名辅导员应该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提高自身的素质与工作能力,学会“主动”、学会“反思”、学会“务实”、学会“内功”、学会“学习”、学会“引导”、学会“探索”,充分发挥其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最近一段时间在学校听数学课,从教师在课堂上反应的情况来看,多数老师在为学生创设一个积极主动学习的课堂环境,采用灵活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寻求知识,以及对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等方面,有了很大的进展。但也有不足之处,如,当学生回答问题不合老师之“意”,或是不在老师的思维范围内,老师不是站在学生的思维角度多想想,积极地创造条件进行点拨、引导,让学生把话说完,把自己的意思表达清楚,而是横加阻拦,打断学生的说话,硬扭过来,让学生回到老师的“教学思路”上来,以便“顺利”进行。这样做不仅不能让学生很好地发表自己的见…  相似文献   

6.
学生与老师的接触时间很长,老师对学生的影响也很大,可是一直以来,学生写老师总感觉写不好,内容贫乏,叙事空洞。其根本的症结是始终把老师定位在“关心学生”“受人尊敬”等形象上,对老师缺乏鲜活的认识,与老师相处的情感未被触动,表达上存在大段的隔膜,因而少有独特的发现和创新的东西。而且,反思我们的课堂,习作指导从传统的程式化已蜕变为“让学生自主表达”的自由化,在这个信息化时代,凭一支粉笔走进课堂指导习作的现象并不鲜见。种种情况使得“作文难”的慨叹仍在延续!  相似文献   

7.
九年级学生要学习一门自然科学——化学,但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常常会有这样一种现象:“一听就懂,一做就错”.反思我们的课堂教学,学生在老师的指引下,进行自学、讨论、记忆、默写、运算等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老师课前充分准备,课堂快节奏,学生学习热闹,但学生缺乏独立思考、独立反思,学习思维能力也没有得到长足的发展.那么,化学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地反思,教师该如何做呢?一、抓住新、旧知识的认知冲突。引导学生对新知的探究过程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8.
董育勇 《江西教育》2023,(35):22-23
在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下,基于“复杂性科学”的视野,教师要丰富历史材料、引导学生进行多元思辨,让学生感知历史、认识历史、探究历史、反思历史,进而借助历史丰盈学生的精神,润泽学生的生命;要引导学生从道德的、伦理的、审美的、社会的、政治的、经济的等多个视角理解历史和表达历史,让学生认识“感性的历史“”理性的历史“”诗性的历史”。  相似文献   

9.
读读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材不是唯一的教学资源,教材中的知识不是授受给学生的全部知识,还包括教师掌握的知识和在课堂上师生互动共同创生的知识。有一位教师执教北师大版第一册语文第七课《早操》,在熟悉的卡通人物丁丁和冬冬的引导下,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完“小学生”、“小露珠”、“小鸟儿”、“小蜜蜂”、“早操”等生词后,老师引导学生展开了一系列读书活动———老师范读课文、学生初步感知后,学生尝试性地自读课文,总结出自读课文的方法: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问爸爸妈妈,可以通过拼音拼读。接着,老师指导学生练读课文。…  相似文献   

10.
陈金明 《江苏教育》2005,(7B):35-36
在当前的科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验证的过程颇受重视,而分析、归纳得出结论后的“回味”、“反思”却相对受冷落,这对学生掌握科学知识、培养科学思维能力、提升科学素养,乃至形成完善的个性心理特征都极为不利。反思是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进行检验和再认识的过程,面对需要探究的问题,学生会产生形形色色的问题,萌发各种各样的假设。  相似文献   

11.
小学英语课堂需要否定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否定性评价,就是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给予的否定性评判,也是教师给予学生反思领悟的反馈,从而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活动做出调节。由于新课标理念指导下的小学英语课堂倡导发展性评价,一些老师在认识上出现误区,片面地认为对学生的评价就是给予表扬和肯定,否定性评价成为一个“雷区”,  相似文献   

12.
在生物学习中,反思是一种积极的思维活动和探索行为,是发现的源泉,是训练思维、优化思维品质极好的方法。由于思维活动具有内隐性和自动化等特点,很多学生在思考复杂问题时很少去分析自己的思维过程,缺乏反思意识和反思能力,造成学习效率低下。笔者在高三生物习题教学过程中,尝试运用元认知理论,引导学生进行反思,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自主性,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调节,实现“学会”向“会学”转变,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欣赏完于永正老师执教的《草》,心中那份激动难以平静。听于老师的课是一种享受,做于老师的学生是莫大的幸福。于老师充满诗情画意的教学情景在眼前怎么也抹不掉。第一次画草:在学习“离离原上草”一句时,于老师先让学生用“原”组词,学生说出了“草原、原始、原来、原野”等词语,于老师一一板书,然后问:“你认为‘离离原上草’中的‘草’应该是哪里的‘草’呢?”学生回答是草原、原野上的草,于老师给予了肯定,然后于老师在黑板上用绿色的粉笔画了一片草,问:“孩子们,你认为这些草怎样啊?”有的孩子说“这些草很绿”,有的孩子说“这些草长得…  相似文献   

14.
程浩 《成才之路》2014,(20):87-87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对教师的教学观、学生观以及教师的价值观、发展观等都提出了鲜明的挑战,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标准》要求教师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做个反思型教师。教师只有对身边的教育对象、教育规律不断反思,才能真正理解《标准》的精髓,适应《标准》的教学要求,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和业务能力。一、关注学生活动是提高学生能力的基础 根据《标准》要求,在数学课堂上,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力争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在数学课堂上,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老师不能搞“一言堂”、“满堂灌”,而学生的学习活动不能只是聆听、练习、回答问题和记笔记。我校刚毕业两年的闫老师开设能力达标课,内容是“直线方程”第二节—两点式。闫老师准备很充分,先是引导学生回顾直线的斜率公式,然后对斜率公式作简要的变形,得出两点式直线方程的表达形式,接着投放练习题组加以巩固。整节课学生活动量足,教师的主导地位、学生的主体地位都得以彰显,师生双边活动充分。听课老师给予这节课以较高的评价。  相似文献   

15.
《中史参》2005年第7期上发表了孔旭老师的文章《真善美的抉择》。孔老师根据学生实际,运用“探究性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案”实施“国共合作抗日”内容的教学,并在实践反思中提出“真善美的抉择”以及相关的“美育”问题。拜读之后,笔者深受启发,联想到历史教学中的目标定位以及历史认识问题,就此发表一点感想,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相似文献   

16.
前沿观点     
《广西教育》2013,(20):31-31
教师需要超越“老师说”话体 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李润洲在《课程·教材·教法》第3期上撰文认为,在中小学课堂教学中,常会出现“老师说”“老师认为”“老师告诉你们”等类似“老师说”的话语表达方式,即“老师说”话体。这种话体反映了教师主体“自我”的隐匿和“知识权威”的宣示,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教师的自我意识,扼杀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超越“老师说”话体,教师不仅要增强自我意识,把自我作为认识和反思的对象,重塑自己的教育言行,而且要关注学生,在新的话语体系中重塑师生关系,将师生关系由“我一他”关系转换为“我一你”或“我一我”关系,以师生的平等对话来实现师生的共同成长。  相似文献   

17.
一、认真学习。更新理念 “行为引导型”教学法不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而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其核心是在活动中,用行为来引导学生、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团队中自主地进行学习,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在这种教学理念的指导下,老师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目标对象,在教学实践中创造出诸如“头脑风暴法”、“案例教学法”、“问题教学法”、“知识竞赛法”、“引导课文法”等具体的新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8.
体验是数学学习的基础,反思则是学习深化的灵魂,当二者有机融合时,就会造就深度学习。在“千米的认识”教学中,教师要紧紧依托这一理念,高度重视学生学习体验和学习反思的引导,让学生在具体的数学探索活动中实现学习的深化。  相似文献   

19.
陈红梅 《时代教育》2007,(10Z):96-96
反思,就是对过去经历的再认识,是以不同的时空视点对原有学习经历进行重新思考。反思是一种实践性的数学学习活动,是一种创造性学习。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对自身的学习实践以及同伴的学习表现等作出主动的反思。让学生在反思中体验、理解、建构知识,可以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提高学生的反思能力。促进学生形成深刻的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20.
《科学课》1999,(4)
这是10年前的事了:章鼎儿老师在武汉借水果湖一小的学生做课,课题是《碘酒和淀粉》。在引导学生认识碘酒并将手指在碘酒里“消毒”后,章老师要求学生用“消过毒”的手指捡出一些米饭排在白纸上。米饭自然变紫了,章老师期待着学生的惊讶,准备从这里开始引导学生探究米饭变色的原因。不料学生一开口就说出了结论:“淀粉遇上碘酒会变蓝”。幸好章老师有深厚的功底和足够的“教学机智”,巧妙地把学生引导到研究事实的情境中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