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一、细读文本,要善于抓住文本关键点文本细读首先要细,即抓住文本的关键,仔细且认真地阅读。叶圣陶指出阅读要一字不宜忽,语语悟精神。文论专家南帆也指出细读文本就是要沉入词语。  相似文献   

2.
一、教材分析《基础训练6》的教学内容包括“字·词·句”、“阅读”、“作文”三个部分。要很好地实施教学,就要认真研究教材,明确每一道题的教学目的,这样,教学才能心中有数,重点突出,有的放矢。本次基础训练的“字·词·句”训练有四道题。第一题是复习汉语拼音...  相似文献   

3.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领学生潜心阅读文本,抓有字处的题眼、关键字、关键词、重点句,无字处的省略、修辞,仔细品味,悉心感受,反复推敲,才能让学生体察到作者的心声,感悟文本的精彩,从而提高语言感悟水平。  相似文献   

4.
认真阅读试题,抓住关键的词句。审题首先要认真仔细地阅读试题,准确完整地理解题意。阅读时应紧紧抓住试题中关键的词句反复推敲,如“最”、“是”、“不是”、“正确”、“不正确”等,要防止粗枝大叶、一掠而过而误解了题意。如有的同学在做选择题时,对题目中的“最”字重视不够,在选择了一个正确答案后。又从“似真性”答案中选择第二个,造成了“画蛇添足”,待考试后,他们才痛悔粗心大意。  相似文献   

5.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阅读教学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看书报的能力和认真阅读的习惯。”并指出“阅读能力要从一年级开始培养,循序渐进,逐步提高”。怎样从一年级开始就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呢?训练的重点放在哪里?大纲中说:“在低年级,要通过字、词、句的教学和指导朗读等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相似文献   

6.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用这句话来形容以往的高考文学作品阅读试题是再恰当不过的了。近年来,随着各地新课程的启动,文学作品阅读试题的分值在提高,理解鉴赏的难度在加大,这些情况促使我们要认真研究文学作品的阅读技巧,寻找科学而有效的解题方法。经过反复实践,笔者总结了一套解题方法,效果不错。1.读文本,抓整体。建议学生采用三步阅读法,即第一步用2至3分钟快速阅读文本,了解文章大意,特别是要学会抓住文章的中心句、过渡句、抒情句、特色句、关键句等。阅读目的是整体把握,理清文脉。如果考生在阅读文章时没有这种意识和着…  相似文献   

7.
《孔雀东南飞》一文中“自”字共出现了18次,这些“自”字有些意思相同,有些相去甚远,学生学习课文时往往不明其意,不知怎样分辨,产生混淆,影响了对文本的理解。在学习这篇课文时应结合“自”在句中的位置、上下文的语言环境,仔细分辨其真正含义,才能明白该句的意思,从而了解“自”对刻画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分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把握作品主题。  相似文献   

8.
陈峰 《广东教育》2010,(12):7-7
一词多义现象在文言实词中无处不在,要想对它们的词义进行准确界定,常常需要借助上下文的具体语境认真揣摩,仔细推断。“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文”,准确地阐释了语境推断法的内涵。有时,上下文之间存在着照应、解释或暗示关系,更为我们提供了一把准确推断实词词义的钥匙。  相似文献   

9.
王春 《江苏教育》2007,(20):19-20
“推敲的故事”启示人们写诗、作文要善于斟酌字句,使所用词语更加准确、传神。文质兼美的课文内容,妙笔生花的字词句段。精妙绝伦的文本构思,细细推敲。仔细琢磨。无不引人深思,启人才智。倘若因“课”制宜,搞一些模仿性的迁移训练。读写结合.学以致用,长此以往。在阅读中品词赏句,在感悟中积累表达.我想一定会唤醒学生萌发写作热情。带来创作的灵感。  相似文献   

10.
宋朝的著名学者朱熹,是个学识渊博的人。他遍注典籍,在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以及自然科学方面,均有建树。在读书方法上,他总结归纳了“二十四字”阅读法,即:循序渐进、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熟读精思、著紧用力、须教有疑。1.循序渐进。即从基础知识读起,一本本读通。阅读时对文献中字、词、句、篇等要逐一弄懂,在打好基础的同时,有系统、有步骤地从低向高、从浅入深地进行阅读。2.虚心涵泳。即要仔细认真地阅读,反复自我切磋、研磨、体会、切忌马虎从事,或自以为是。3.切己体察。即要结合思想、经验、阅历、需要,去体验文献中的意味,知道…  相似文献   

11.
有一试题,要学生指出“他不是普通的浏览,而是一边看一边在思索”(《一夜的工作》)句中“浏览”一词的意思。竟然有三分之一的考生回答“认真地看”、“仔细地看”。这就暴露出“词不离句”教学导致学生对词义认识囫囵吞枣的毛病。“词不离句”作为一种联系语境认识词语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文本细读,即立足文本,通过细致和反复的阅读,发掘文本内涵,阐释文本深意。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从教材中挖掘丰富资源,引导学生通过个性化解读,理解文本的言语性。这里的言语性指的是两重含义,一是指学生直观读到的字、词、句、段、篇;二是指言语表现形式,即“怎么写、为何这样写”,涉及言语的意图、方式、风格等。  相似文献   

13.
在当前的语文阅读教学中出现了一些不良倾向,如“泛语文”、“反文本”、“无中心拓展”等。这一方面是对“新课标”的错误理解,另一方面是当前快餐文化的负面影响。语文阅读教学的终极目标是要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世界,建构学生个体的心灵空间。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在文学文本的阅读中去认真细致地触摸语言,  相似文献   

14.
<正> 在解决数学问题中,审题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学会正确审题,才能迅速地找到解题思路. 一、仔细剖析“关键词”的意义数学语言的表达往往是十分精确并具有特定意义的,审题时,应该仔细看清题目的每一个字、词、句,尤其要注意“关键词”的确切含  相似文献   

15.
研读教材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品词析句"又是这一环节中的重中之重。许多老师在教学中重视了让学生对词、句的品评分析,但在品析的过程中也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一、学生未深入文本,只是从字表上空洞的品析字、词的含义离开了对文本的认真阅读,任何解读都是毫无价值而言的。因此,教师要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的深处,倾听作者的心声,体验文中的情感,品味精妙的语言,领悟文本的意义,让他们在与文本的自由对话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相似文献   

16.
初看《养花》这个题目,我以为是一篇写养花的日记。可经过仔细认真地阅读,才知道这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写的一篇含有深刻道理的课文。课文中“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句话,的确是一句千真万确的真理。陶行知曾经说过:“滴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师没有细读文本,没有自己对文本正确的、细微的、深入的感受,拿什么去跟学生对话?所以要上好阅读课,细读文本是教师的头等大事."细读"的字面意思并不深奥,就是仔细地、认真地阅读.语文文本细读可以有三种理解:一是把它看做一种文本研读的方式;二是把它看做一种文本阅读态度:三是把它看做一种引导学生阅读的语文教学方式.作为小学语文教学备课或预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研究性的阅读,应该是三种理解合一的细读.细读要掌握方法,要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这就是文本细读的重要内涵.下面,本人就文本细读来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的尝试及体会.  相似文献   

18.
要不断改进阅读的基本条件一、掌握常用的字、词、句、段、篇的基本知识阅读就是要通过与字、词、句、段、篇打交道,从中获取知识,如果不掌握这些知识,阅读就变成看“天书”了。中学生如能掌握5000个字,阅读一般文章就问题不大了。概念是思维的“细胞”,有的学生之所以阅读能力差,就是因为没掌握足够数量的字、词(主要是实词)和词组的表达概念。句是用词按一定的语法规律联结而成的语言单位,一般用来表达判断,表  相似文献   

19.
学生考试粗心大意、审题不仔细是令教师头疼的一件事。去年期中考试完了以后,大家在办公室里对此议论纷纷:“题目要求写大写字母,而有的学生却写成小写。“”人家要求把字按笔画数从少到多排列,有的学生却从多到少排列。”“我班有好几个学生没有做阅读题的第一小题。”(即给第一自然段加上标点)是的,尽管每次考试前,教师都会严肃地告诫学生要认真审题,看仔细后再做,然而,每次考试总有许多学生因马虎而失分。这也使我想起了另一个有关考试的小故事:某公司要招聘一名总经理助理,经过认真挑选,50人有幸被通知参加笔试,他们个个胸有成竹。考官…  相似文献   

20.
义务教材第十一册“基础训练7”共安排了四部分内容:“字、词、句”“听话、说话”“阅读”和“作文”。教学本次基础训练,一要明确训练目标,二要面向全体学生,通过扎扎实实地训练,达到夯实基础,迁移知识之目的。 一、务本求变,落实“字、词、句”训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