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在探索诗词“留白艺术”教学的基础上,归纳出一些诗词教学的留白规律,有意识地给学生设置一些空白地带,激发学生的“填补心理”,使之在不断填补“空白”的过程中提高认识、思维、想象、审美、创造等能力,为诗词阅读教学开辟广阔的创造空间。其实诗词教学要细心参悟作品的“留白  相似文献   

2.
留白亦精彩     
薛飞 《考试周刊》2011,(57):52-53
“留白”是语文课行之有效的教学艺术.是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有机统一。在课堂教学中,既要留下教学空白,又要利用好留白,做到实处含虚,虚处探实,激活课堂,开启学生的智慧,培养创新思维,达到“于无声处听惊雷”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3.
教学是一门艺术,因而教学也应像其他艺术形式一样讲究“留白”的艺术。教学留白的艺术乃是指将留白手法运用于教学并以此引起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提高教学艺术效果和水平的活动。教师有意识地留白,就是遵循艺术创作中“虚实相生”的规律,在教学时留有余地,创造知识上、心理上的暂时性“空白”,追求启发思维的艺术效果。通过教师所留之“白”,使学生生出“实”来,让学生有所思考,有所探索,以形成无穷的意味和幽远的教学氛围。教学实践中掌握一定的留白技巧与方法,可以增强教学的艺术性,使教学更富有成效。  相似文献   

4.
赵梅林 《学周刊C版》2023,(29):124-126
英语新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突出其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留白”是一种创新的教学艺术,在英语教学中引入“留白”策略能够促进学生独立思考,通过自主探究获得完整的英语知识经验。文章围绕英语教学中“留白”的作用展开分析,从英语备课、导入、单词教学、语篇阅读、补白探究、课堂小结六个角度切入,论述“留白”策略的实践方法,希望实现“留白”在英语教学中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5.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课堂中不妨适当的"留白",可谓是课堂教学艺术中的奇妙手法。在预设时留白、重难点处留白、评价时留白、小结时留白,让学生针对问题积极思维,主动探讨,使思维过程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展现。其实,学生的许多智慧火花是在"教学留白"中,是在表面上看起来的"冷场"中迸发出来。  相似文献   

6.
课堂教学中的"留白"是教师对学生权利的尊重,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讲是保证了思维的时空,这样有助于对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也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为此,教学中巧妙的"留白",能有效地激活数学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一、在内容上"留白",让学生去填补新教材为了拓宽学生的探究空间,给学生创设了个性化的学习条件,相对而言,新教材例题减少了,步子迈大了。一些学习课的内涵容量,不再是在前一课的基础上"加一点",而是教学内容的难度与跨度加大了。  相似文献   

7.
在教学中为学生的思考与探究提供充足的时间与空间,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适当留白。教学中的留白可以让学生思维更加活跃,想象更加丰富,情感体验更加充分。总之,教学中的留白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想象力与思维能力,大有益处,是一种集艺术性与趣味性于一体的教学技巧。  相似文献   

8.
留白教学,是训练学生创造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又称内容不完全教学法,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把全部教学内容和盘托出,而是有意识地在内容上制造一定的空白,让学生去推测和预计可能的结论,展开思维去推测填补。实施该教学法的主要目的是要提高教学过程的创造性,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9.
徐燕 《中学生电脑》2013,(12):71-71
在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恰当地运用“留白艺术”,可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提高课堂效率;同时还可淡化教育痕迹,增强教学的艺术性。  相似文献   

10.
“留白”是一种教学技巧,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加强实施“留白”手段,不仅可以扩展学生的语文自主学习空间,而且能显著增强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意想象思维。文章主要探讨“留白”技巧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价值,从导入环节的设疑“留白”、新知讲授的恰当“留白”、文本阅读的语意“留白”、语篇延伸的写作补白四方面,论述“留白”技巧具体的实施策略,旨在为广大教育人士改良语文教学方式提供有力的支持,从而借助“留白”强化学生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1.
留白艺术运用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能够活跃学生思维,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通过设置悬念、插入情节、利用插图来实现留白。通过留白艺术的运用全方位地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2.
孙成兰 《学苑教育》2012,(19):38-38
“留白”是从中国山水画中衍发出来的,指的是通过空白,在画面中形成虚实结合之境,给予欣赏者无画处生出妙境的美感享受。同样,教师把留白艺术运用到语文教学中,也能够点燃学生的思维火种,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在运用留自艺术时要注意因“白”利导,并立足于教学实际,巧用教学策略,做到留白有度。  相似文献   

13.
周丽娇 《成长》2020,(4):120-120
本文意在探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发散思维的有效手段——图像留白、文字留白、语言留白,同时提出运用留白手段时的注意点,即铺陈到位、语言支架和教师引导。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笔者认为,在语文教学中巧妙的利用“留白”“补白”艺术。给学生营造一个想象和创新的空间,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能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这种留白的艺术教学中得到真正的提高。就此,我谈谈本人的三点拙见:  相似文献   

15.
卢彩霞 《学周刊C版》2024,(15):131-133
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的讲授“面面俱到”,不分主次,“眉毛胡子一把抓”,这既禁锢了学生的思维,扼杀了学生语文学习的热情,也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留白”艺术,在教学设计、教学解读过程中多给学生留出想象的空间和探索的余地,不仅能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还能发散学生的思维,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文章主要探讨了高中语文教学中“留白”艺术的实施策略,并深入分析其应用方法和教学效果,力争为高中语文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6.
语文教学中的“补白”与“留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梅法宝 《考试》2009,(3):51-52
语文教学要充分利用作家留下的“空白”,让学生理解、掌握并运用这种虚实结合的含蓄表意手法,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本文结合长期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以下经验:合理“补白”,培养学生想象能力;科学“补白”,培养辨证分析能力;运用“补白”,培养审美能力;运用“留白”,学会写作技巧等方法,给学生营造自主创新的空间,让学生的主体意识在“补白”和“留白”中得以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7.
尚玲 《文学教育(上)》2011,(20):144-144
留白是绘画中常用的一种艺术表达方法之一,画家采用留白的艺术,让欣赏者在观看画面时有丰富的想象空间,把自己的情感都融入到画中。同样,文章“留白”也是一种艺术,在语文教学中,通过对文章中的“留白”进行个性化补充,让学生阅读文章更具有创造性。  相似文献   

18.
"留白"艺术在书画中可以创造出无画处皆成妙境的艺术境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留白"艺术可以使学生的学习空间更为广阔,训练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富有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教学。  相似文献   

19.
陈金芝 《现代语文》2008,(12):70-71
语文不同于其他学科,它是语言和文学的艺术。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应该努力做到课堂生动,教法灵活,知识丰富,要让学生喜欢上语文课,不能把鲜活的语文课上死了。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适当的“留白”,给学生的思想留下一个自由驰骋的空间,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20.
留白,其字面意思是指在进行某项工作或活动时留有一定的空白,并通过对空白的填补,将这件事做得更好、更出色。而在小学数学课堂上的留白,则是为了给孩子们更多的思考空间,让他们发挥自身的潜能,提升数学课堂教学的艺术效果和教学水平。正是因为老师巧妙地给学生留下这种暂时性的知识和心理上的空白,才有利于学生启动自己的思维,勤思考,勤交流。这样的课堂,提高了孩子们的兴趣,提升了他们的思维能力;这样的留白,让小学数学课堂更显张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