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知识梳理   直线运动的规律是物理学的重要基础,其相关知识和方法将逐步渗透到运动和力、匀变速曲线运动、机械能及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等内容之中.本专题主要围绕匀变速直线运动学习描述物体运动的基本方法(物理量、图线等),掌握匀变速直线规律、特点及相关公式,并学会将直线运动知识应用于对实际问题的处理.   ……  相似文献   

2.
谢春 《广东教育》2006,(7):68-71
直线运动的规律是物理学的重要基础,其相关知识和方法将逐步渗透到运动和力、匀变速曲线运动、机械能及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等内容之中,本专题主要围绕匀变速直线运动学习描述物体运动的基本方法(物理量、图线等),掌握匀变速直线规律、特点及相关公式,并学会将直线运动知识应用于对实际问题的处理。  相似文献   

3.
直线运动     
谢春 《广东教育》2007,(7):70-72
知识梳理 直线运动的规律是物理学的重要基础,其知识和方法将逐步渗透到运动和力、匀变速曲线运动、机械能及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等内容之中.本专题主要围绕匀变速直线运动学习描述物体运动的基本方法(物理量、图线等),掌握匀变速直线规律、特点及相关公式,并学会将直线运动知识应用于实际处理问题之中.  相似文献   

4.
知识梳理直线运动的规律是物理学的重要基础,其知识和方法将逐步渗透到运动和力、匀变速曲线运动、机械能及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等内容之中.本专题主要围绕匀变速直线运动学习描述物体运动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一个典型物理问题的讨论,揭示一维情形下匀变速相对运动的规律.并应用匀变速相对运动的规律解答2011年高考全国卷第26题.1一个物理模型设甲、乙两物体沿同一方向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计时开始时,甲、乙在同一地点同时出发,甲物体的初速度为v01、加速度为a1;乙物体的初速度v02、加速度为a2.设两物体都运动了时间t.试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知识讨论其相  相似文献   

6.
一、运动的相关分析追及相遇问题是常见的相关分析问题.追及和相遇问题实质是研究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两个物体的运动关系,所应用的规律是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分析此类问题应注意:(1)特别注意明确两物体的位移关系、时间  相似文献   

7.
1 教材分析 本节是人教版《物理1(必修)》第2章第5节内容.它是在学习“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之后编排的,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例.通过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学生既了解了一种具体的运动,又巩固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也加强了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通过对物理问题的基本思路和科学方法的学习,为今后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一、概念·规律·技能 运动和力的内容主要包括物体运动的规律和牛顿运动定律。 (一)物体运动的规律 物体运动主要有两大类:1、直线运动(如匀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自由落体运动,竖直上抛运动等);2、曲线运动(如平抛运动,匀速圆周运动,简谐振动和波等)。对于这些运动必须掌握表达式(公式如图象)。下面以匀变速直线运动为例说明如下:  相似文献   

9.
直线运动主要包括匀速直线运动和匀变速直线运动.学习直线运动的知识,首先要正确地理解描述直线运动的基本概念,熟练地掌握描述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这是分析解决运动学问题的基础;其次要善于分析物体的运动过程,对问题所涉及的现象建立起清晰的物理情景,找出与该过程相应的物理规律.这是学习运动学知识时要着重培养的能力,下面结合例子作一说明.  相似文献   

10.
李军 《物理教师》2012,(3):14-15
笔者查了一下80年代以来,人教社出版的1983年版高中课本(甲种本)第一册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定义为:在一条直线上运动的物体,如果在相等的时间里速度的变化相等,物体的运动就叫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或者简称为匀变速运动.1991年版高中课本(必修)第一册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定义为: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如果在相等的时  相似文献   

11.
运动的描述和匀变速直线运动是历年高考的必考内容,考查的重点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其中构建物理模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运用运动学知识研究物理学前沿问题,已成为近年高考的热点.对本章知识的单独考查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较多的是将本章知识与牛顿运动定律、电磁场中带电粒子的运动等知识结合起来进行考查.以现实生活、生产和科研实际为背景的直线运动问题,仍是今后高考命题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高中物理第一册(必修)第二章“物体的运动”是高一上学期的重头戏,本章主要讲述运动学的一些基本概念以及匀速直线运动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其中第四单元(6—8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则是全章的重点所在。为使学生熟练掌握以上知识,为进一步学习动力学知识和研究比较复杂的运动打下基础,我在这一单元的教学过程中采取了以下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13.
张西星  王玉景 《物理教师》2003,24(10):29-31
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学生实验中,要求学生通过对纸带打出点的分析,计算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这已成为考试的热点之一. 根据实验数据求物体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依据是:以加速度a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各个连续相等的时间t内的位移分别是s1、s2、s3、……sn,则有:  相似文献   

14.
讲授高一《物理》第三章第七节“匀变速运动规律的应用”时,可以证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时间中间时刻的即时速度。如图所示,若以初速度v。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经2t_1秒后速度变为v_t,这物体运动t_1秒时的即时  相似文献   

15.
本部分内容是研究物体的运动,并且是运动中比较简单的形式——直线运动.而高中研究的直线运动中又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和匀变速直线运动,这部分内容主要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一、本专题高考常考的题型1.通过图象法和运动学公式法结合分析物体的运动;2.利用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求物体的速度、加速度;3.追及相遇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一、直线运动 直线运动的规律是物理学的基础知识.理解和掌握描述直线运动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是赢得高考成功的基础.直线运动的核心考点主要有:运动图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和与直线运动相关的实际问题. 核心考点一、运动图像 例1汽车以10m/s的速度匀速驶向路口,当行驶至距路口停车线20 m处时,绿灯还要亮3 s就要熄灭.而该汽车在绿灯熄灭时刚好停在停车线处,则汽车运动的v-t图像可能是图1中的().  相似文献   

17.
物体做匀变速运动(直线或曲线运动)时,在一段时间t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该段时间中点t/2时刻的瞬时速度.对于这个结论(下称"结论")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的应用大家是熟知的,如果将该结论与匀变速曲线(平抛、斜抛)运动规律结合起来解决抛体运动问题则显得非常简捷方便.  相似文献   

18.
物体运动的规律不仅可以用数学公式描述,还可以用图象法描述。而且图象法更形象、更直观,这是在直线运动教学中引用图象法的目的。在学生掌握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的基本特点,具备了作图、认图与用图的基本能力之后,如果把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一些常用公式及通过计算法得到的结论再用简洁的图象法加以验证,或者直接由图象法推导,将会对这些基本公式及常用结论产生十分深刻的印象。从而加深了理解,有助于应用。特别是从图象中可以更清楚地认清这些公式或结论的使用条件,因此对它们的记忆和应用将不无益处。例1、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公式: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描述物体的机械运动,我们需要选取参考系,在不同的参考系中,对物体运动的描述也是不同的.参考系有两种,惯性参考系和非惯性参考系.惯性参考系是牛顿运动定律成立的参考系,非惯性参考系是牛顿运动定律不成立的参考系.在一切彼此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惯性系中,描述运动的力学规律完全是等价的.这就是力学的相对性原理.而在非惯性参考  相似文献   

20.
物体的"相遇"问题,是运动学中研究同一直线上两物体运动时常常涉及到的问题,是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具体应用,能力要求较高,许多同学碰到这类问题时都觉得很棘手.如果处理方法得当,实际上并不复杂,笔者将这类问题汇总、归类为3种运动情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